三大工程助推新农村腾飞淅川县电业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2006-12-07 10:04:40 来源:河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以建设坚强农村电网为目标,加大农网建设改造力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制订搞好供电工作的方案,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倾力为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电建工程助民富
淅川县有73万人口,是农业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自1999年以来,淅川县电业局投资1.4亿元进行农网改造,改造面涉及全县17个乡镇、348个行政村,基本建成一个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农村电网,为该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
近几年来,淅川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金河、荆关等乡镇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对电力的需求大幅上升。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该局建设了110千伏板桥、薛岗输变电工程,对110千伏荆关变电站、香花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新建了110千伏淇河变电站、35千伏大石桥变电站及35千伏西簧变电站。今年,该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一是建设了楚都至荆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设楚都至荆关220千伏输电线路58.5千米,总投资4700万元;二是建设110千伏厚坡输变电工程,总投资2700万元;三是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扫尾工程,加快城网改造工程,实施江沟、淇河、薛岗等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四是积极申报南水北调专项补偿资金,做好滔河、陶岔等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淅川电网结构,满足该县未来20年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金桥工程”解民忧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局大力开展“金桥工程”,架起电力企业与电力客户紧密相连的“金桥”,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大力开展建设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工作。2001年,该局领导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和向国家大型企业迈进的奋斗目标。5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该局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继2005年6月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之后,10月又被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评为国家大型工业企业。第二,推行承诺服务。该局先后出台《供电服务承诺》、《“三个十条”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编印了《供电员工服务规范》、《“三公”调度暨供电优质服务读本》等资料发至系统各单位,强化学习督导工作,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第三,大力开展“光明服务”、“便民服务”活动。该局电力光明服务队、共产党员便民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城乡,开展个性化服务,深化了优质服务的内涵;四是开展规范化供电窗口建设活动。该局以规范供电所管理为重点,加强农村电工管理和线损管理,围绕四个主线(抓安全、抓管理、抓服务、带队伍),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五是健全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优质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加大优质服务工作督察力度。通过召开用电客户座谈会、上门走访客户等形式,征求电力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由于服务到位,2005年,在河南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调查中,客户对该局的满意率达99%。
爱心工程暖民心
“电力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反哺社会,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淅川县电业局局长严君国如是说。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该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公益事业的发展、弱势群体及山区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上,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实施光亮工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了体育场光亮工程、城乡主要街道路灯改造工程、灌河大桥美化亮化工程、东环路及淅西路路灯安装工程。这些工程既扮靓了山城夜晚,又改善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环境。
――支持群众文化建设。一是投资17万元,成立了百人威风锣鼓队,锣鼓队先后参加了南阳市庆祝建党83周年文艺汇演和淅川县一系列重大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每逢重大节日,该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办文艺演出,并赞助县里组织灯展,为淅川人民的节日生活增光添彩;三是为繁荣地方文艺事业,2005年3月,该局投资12万元,与南阳艺校淅曲教学部组建了电与社会艺术团,精心编排了歌舞、戏曲、小品等雅俗共赏的节目,在全县17个乡镇巡回演出,观众达8.6万人次。
――实施电力扶贫工程。近年来,派出多个扶贫工作队,深入各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工作队每到一处,便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促膝谈心,寻找贫困症结所在,为他们出主意、找门路。2000年以来,该局投入资金800万元,解决了大石桥乡荆扒岭村村民吃水难、香花镇南山群众出行难问
题,改善了滔河乡刘伙、杨伙村、西簧乡黑马庄村校舍条件,为马蹬镇余沟村建设希望小学一所。2005年,为解决香花镇南山群众通信不便问题,该局投资5万元,专门安装了变压器,架设了高低压配电线路,并配合南阳移动公司在南山建成一座信号发射接收基站。此举深深
电建工程助民富
淅川县有73万人口,是农业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自1999年以来,淅川县电业局投资1.4亿元进行农网改造,改造面涉及全县17个乡镇、348个行政村,基本建成一个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农村电网,为该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电力支撑。
近几年来,淅川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金河、荆关等乡镇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对电力的需求大幅上升。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该局建设了110千伏板桥、薛岗输变电工程,对110千伏荆关变电站、香花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新建了110千伏淇河变电站、35千伏大石桥变电站及35千伏西簧变电站。今年,该局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一是建设了楚都至荆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设楚都至荆关220千伏输电线路58.5千米,总投资4700万元;二是建设110千伏厚坡输变电工程,总投资2700万元;三是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扫尾工程,加快城网改造工程,实施江沟、淇河、薛岗等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四是积极申报南水北调专项补偿资金,做好滔河、陶岔等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淅川电网结构,满足该县未来20年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金桥工程”解民忧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局大力开展“金桥工程”,架起电力企业与电力客户紧密相连的“金桥”,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大力开展建设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工作。2001年,该局领导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和向国家大型企业迈进的奋斗目标。5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该局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继2005年6月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之后,10月又被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评为国家大型工业企业。第二,推行承诺服务。该局先后出台《供电服务承诺》、《“三个十条”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编印了《供电员工服务规范》、《“三公”调度暨供电优质服务读本》等资料发至系统各单位,强化学习督导工作,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第三,大力开展“光明服务”、“便民服务”活动。该局电力光明服务队、共产党员便民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城乡,开展个性化服务,深化了优质服务的内涵;四是开展规范化供电窗口建设活动。该局以规范供电所管理为重点,加强农村电工管理和线损管理,围绕四个主线(抓安全、抓管理、抓服务、带队伍),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五是健全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优质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加大优质服务工作督察力度。通过召开用电客户座谈会、上门走访客户等形式,征求电力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由于服务到位,2005年,在河南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调查中,客户对该局的满意率达99%。
爱心工程暖民心
“电力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反哺社会,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淅川县电业局局长严君国如是说。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该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公益事业的发展、弱势群体及山区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上,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实施光亮工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了体育场光亮工程、城乡主要街道路灯改造工程、灌河大桥美化亮化工程、东环路及淅西路路灯安装工程。这些工程既扮靓了山城夜晚,又改善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环境。
――支持群众文化建设。一是投资17万元,成立了百人威风锣鼓队,锣鼓队先后参加了南阳市庆祝建党83周年文艺汇演和淅川县一系列重大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每逢重大节日,该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办文艺演出,并赞助县里组织灯展,为淅川人民的节日生活增光添彩;三是为繁荣地方文艺事业,2005年3月,该局投资12万元,与南阳艺校淅曲教学部组建了电与社会艺术团,精心编排了歌舞、戏曲、小品等雅俗共赏的节目,在全县17个乡镇巡回演出,观众达8.6万人次。
――实施电力扶贫工程。近年来,派出多个扶贫工作队,深入各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工作队每到一处,便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促膝谈心,寻找贫困症结所在,为他们出主意、找门路。2000年以来,该局投入资金800万元,解决了大石桥乡荆扒岭村村民吃水难、香花镇南山群众出行难问
题,改善了滔河乡刘伙、杨伙村、西簧乡黑马庄村校舍条件,为马蹬镇余沟村建设希望小学一所。2005年,为解决香花镇南山群众通信不便问题,该局投资5万元,专门安装了变压器,架设了高低压配电线路,并配合南阳移动公司在南山建成一座信号发射接收基站。此举深深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