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制度----“宣恩电力现象”探析之三
2006-10-25 13:49:35 来源:湖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周诗泉 邹平
10月9日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宣恩县电力公司办公楼时,看到员工们正快节奏地在各自办公室里做着卫生;7点45分,国歌响起,全体机关职工列队集合,升国旗,奏国歌;7点50分,广播体操的乐曲响起,机关职工开始做广播体操……
而这样的情形,在宣恩县电力公司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宣恩县电力公司规定,职工上班时间一律穿工作服,挂牌上岗。而记者在随机采访3座电站、4个供电所时,即使是最偏远的站所,也看到了这则规定的令行禁止。
新班子上任后,各种新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如《员工行为规范》、《早操制度》等。记者在公司经理胡卫东的办公桌上,还看到了最新的《每周办公楼卫生检查通报》。
用环境育人,是新班子的思路之一。环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二战期间,巴顿转战北非时,军队士气低落,看来败仗在所难免。巴顿下令:所有士兵每天必须把自己的皮鞋擦亮。要知道在非洲的沙漠里坚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但一个星期坚持下来,军队士气大增,战斗也取得了胜利。
宣恩县电力公司新班子到任后,把一些军事化的管理办法移植了过来。
军队的管理是否适用于企业,适用于机关?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胡卫东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以营业额计,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
这说明军队管理的理念及模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于是,一种军营的氛围在宣恩县电力公司悄然形成。
一是早操。刚开始,很多职工不习惯。事实上,一年半坚持下来,职工受益匪浅。年过半百的公司政工部主任郑祖海说,现在如果哪天不做操倒还真不习惯。做操不仅增强组织纪律性,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二是军训。新班子到任后,请武警部队帮助机关员工军训。军训最直接的效果是,让“令行禁止”深入员工内心。
三是组建公司“百人合唱团”。刚开始职工们也并不理解,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张口唱歌是件难为情的事情,但每周末的合唱坚持下来后,用职工的话说,打麻将的少了,夫妻吵架的少了。更重要的是,唱出了自信,唱出了凝聚力。
如何让机关员工树立为基层服务的观念?新班子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角色体验。
2005年“十一”假期,公司机关员工是到全县最偏远的凉风洞电站度过的。
这个电站,周围5平方公里内荒无人烟,职工自己种菜,冬天蔬菜不多时,职工常常只能一天三顿地吃面条。
2006年“五一”假期,机关员工又来到了龙头沟电站。山路陡峭难走,只能由电站职工帮忙,牵一根长长的麻绳,机关员工们前前后后抓紧绳子,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摸索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电站。
每一次体验,都带来了内心的震撼。在体验结束后所写的体会文章里,机关员工李红艳写道:“从龙头沟回来后唯有一个想法,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好好服务于基层。”
两年来,宣恩县电力公司机关效能建设引起了全县和州电力总公司的瞩目。今年9月15日,恩施州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简报,专题推介宣恩县电力公司多措并举抓效能建设的经验。随之,其经验开始在全州电力系统推广。
要说这两年的效益从哪里来,机关管理只是“冰山一角”,财务、营销、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才是“冰山主体”。这些管理体系的理顺,铸就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
就财务管理而言,记者了解到:以前,公司开出去的发票几乎从来不兑,想开多少就开多少,收了多少根本不知道;有些财务人员,根本不会做账……
针对这一现状,一场财务大整顿在该公司迅速展开。
首先在全公司招考财务人员。40多人参加考试,7名基层员工被选上,原有的4名财务人员因考试不合格被调离原岗位。
接着,对10个基层站所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监管;全面实行刚性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执行发票管理、财务报账五级会签制、物资进出流程管理等财务制度。
为了让员工明白财务纪律的严肃性,公司对长潭河供电所私分国有资产案等经济问题一查到底,不留情<
10月9日早上7点半,记者来到宣恩县电力公司办公楼时,看到员工们正快节奏地在各自办公室里做着卫生;7点45分,国歌响起,全体机关职工列队集合,升国旗,奏国歌;7点50分,广播体操的乐曲响起,机关职工开始做广播体操……
而这样的情形,在宣恩县电力公司已经持续了一年半。
宣恩县电力公司规定,职工上班时间一律穿工作服,挂牌上岗。而记者在随机采访3座电站、4个供电所时,即使是最偏远的站所,也看到了这则规定的令行禁止。
新班子上任后,各种新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如《员工行为规范》、《早操制度》等。记者在公司经理胡卫东的办公桌上,还看到了最新的《每周办公楼卫生检查通报》。
用环境育人,是新班子的思路之一。环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二战期间,巴顿转战北非时,军队士气低落,看来败仗在所难免。巴顿下令:所有士兵每天必须把自己的皮鞋擦亮。要知道在非洲的沙漠里坚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但一个星期坚持下来,军队士气大增,战斗也取得了胜利。
宣恩县电力公司新班子到任后,把一些军事化的管理办法移植了过来。
军队的管理是否适用于企业,适用于机关?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胡卫东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或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以营业额计,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
这说明军队管理的理念及模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于是,一种军营的氛围在宣恩县电力公司悄然形成。
一是早操。刚开始,很多职工不习惯。事实上,一年半坚持下来,职工受益匪浅。年过半百的公司政工部主任郑祖海说,现在如果哪天不做操倒还真不习惯。做操不仅增强组织纪律性,我们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二是军训。新班子到任后,请武警部队帮助机关员工军训。军训最直接的效果是,让“令行禁止”深入员工内心。
三是组建公司“百人合唱团”。刚开始职工们也并不理解,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张口唱歌是件难为情的事情,但每周末的合唱坚持下来后,用职工的话说,打麻将的少了,夫妻吵架的少了。更重要的是,唱出了自信,唱出了凝聚力。
如何让机关员工树立为基层服务的观念?新班子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角色体验。
2005年“十一”假期,公司机关员工是到全县最偏远的凉风洞电站度过的。
这个电站,周围5平方公里内荒无人烟,职工自己种菜,冬天蔬菜不多时,职工常常只能一天三顿地吃面条。
2006年“五一”假期,机关员工又来到了龙头沟电站。山路陡峭难走,只能由电站职工帮忙,牵一根长长的麻绳,机关员工们前前后后抓紧绳子,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摸索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电站。
每一次体验,都带来了内心的震撼。在体验结束后所写的体会文章里,机关员工李红艳写道:“从龙头沟回来后唯有一个想法,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好好服务于基层。”
两年来,宣恩县电力公司机关效能建设引起了全县和州电力总公司的瞩目。今年9月15日,恩施州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简报,专题推介宣恩县电力公司多措并举抓效能建设的经验。随之,其经验开始在全州电力系统推广。
要说这两年的效益从哪里来,机关管理只是“冰山一角”,财务、营销、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才是“冰山主体”。这些管理体系的理顺,铸就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
就财务管理而言,记者了解到:以前,公司开出去的发票几乎从来不兑,想开多少就开多少,收了多少根本不知道;有些财务人员,根本不会做账……
针对这一现状,一场财务大整顿在该公司迅速展开。
首先在全公司招考财务人员。40多人参加考试,7名基层员工被选上,原有的4名财务人员因考试不合格被调离原岗位。
接着,对10个基层站所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监管;全面实行刚性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执行发票管理、财务报账五级会签制、物资进出流程管理等财务制度。
为了让员工明白财务纪律的严肃性,公司对长潭河供电所私分国有资产案等经济问题一查到底,不留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