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简政---“宣恩电力现象”探析之二
2006-10-25 14:25:25 来源:湖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周诗泉 邹平
在组织公司员工学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时,宣恩县电力公司总经理胡卫东在“精兵简政”四个字下面划了重重的一杠。
反思起公司的实际情况,胡卫东失眠了:由于自发电量小,公司盈利能力十分有限,而公司员工有近六百号人,其中不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又照拿薪水的冗员。这些人影响了全公司的风气,造成了“搞好搞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格局。公司每年的工资支出就要720万元,根本谈不上发展……
怎么办?也精兵简政?可撤官、夺饭碗,各种矛盾、风波在所难免。在公司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时,就有陌生的好心人写信劝胡卫东不要太认真。
一夜思索,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公司发展,别无他路,只有“精兵简政”。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人性化操作,周密部署。
他的提议在班子成员会议上获得通过。第一步,精简机构;第二步,精简中层干部;第三步,自愿买断工龄。
如何摒除“有位无为、有为无位”的用人弊端?
公司领导班子决定,对正职中层干部实行交流轮岗制,对中层副职实行竞争上岗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大批干部在交流轮岗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文丕锋,原小水电中心主任,但他的特长在于协调,于是被调到经理工作部任主任。上任后,他果然在对外关系处理上打开一片新天地,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立下了功劳。
刘凤珊,原供电所所长,但他的专长在于市场营销业务,于是调到市场营销部任主任。上任后,他迅速制订了“规范化、台区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模拟法人”实施方案、台区竞标实施意见等,有效地推动了供电窗口建设,工作大有起色。
…………随后,一场更大范围的“换位子”行动开始在公司酝酿。
只有全员竞争上岗,才能把“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增强职工危机意识;只有全员竞争上岗,才能实现基层与机关、城与乡的合理流动,才能把个人的理想与公司的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是,胡卫东此话一出,公司内部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放言要杀人放火。
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为了把这项改革实施得更稳妥,公司领导班子集思广益,首先力求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005年11月22日,在充分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先后五易其稿后,《宣恩县电力公司全员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在全体职工大会上经过郑重表决,以237票赞成、92票反对获得通过。
11月29日,29名通过竞争上岗的中层副职干部产生,加上此前公开选聘的25名中层干部,公司中层干部总数由竞争上岗前的68人精简到54人。
2005年12月,公司全员竞争上岗开始。这次改革,不仅在职工及其家属中引起轩然大波,还引起了宣恩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作为全县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县电力公司的稳定于全县至关重要。改革方案的设计固然是好的,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会不会引起一些动荡?眼看年关将近,县委、县政府领导确实有些担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员竞争上岗方案》实施得稳妥而谨慎。县电力公司政工部主任郑祖海全程参与了此次方案的实施,用他的话说,各个环节安排到人、到小时,井然有序。
竞争最为激烈的要数机关的部分岗位。其中,有四十多人参加了机关财务室7个岗位的竞争。结果,获得优胜的是7名基层员工,原有的4名财务人员因考试不合格被调离原岗位。
刘雅琴,作为本次考试的第一名被选调到机关财务部。此前,她在万寨供电所收电费,一干就是上十年。她说,从前,在机关上班的大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因此,她根本没有对考试抱什么希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到机关来上班。当公司政工部电话通知她时,刘雅琴问:“你们开玩笑的吧。”挂了电话,刘雅琴一下哭得像个孩子。
县电力公司担心的还有地处城关的珠山供电所的岗位竞争:原本38人,要降到28人。通过书面考试、竞聘演讲、评委考核等环节,最终有10名员工离开城关,被分配到基层站所。
公开、公平和公正,保障了方案的顺利实施。以书面考试为例,公司对所有出题人实行异地隔离,并将手机等通讯工具收回统一管理。
12月20日,尘埃落定,全员竞争上岗基本完成。
郑祖海说,我们没想到会这样风平浪静。一没有上访的;二没有举报的;三没有闹事的。几乎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在组织公司员工学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时,宣恩县电力公司总经理胡卫东在“精兵简政”四个字下面划了重重的一杠。
反思起公司的实际情况,胡卫东失眠了:由于自发电量小,公司盈利能力十分有限,而公司员工有近六百号人,其中不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又照拿薪水的冗员。这些人影响了全公司的风气,造成了“搞好搞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格局。公司每年的工资支出就要720万元,根本谈不上发展……
怎么办?也精兵简政?可撤官、夺饭碗,各种矛盾、风波在所难免。在公司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时,就有陌生的好心人写信劝胡卫东不要太认真。
一夜思索,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公司发展,别无他路,只有“精兵简政”。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人性化操作,周密部署。
他的提议在班子成员会议上获得通过。第一步,精简机构;第二步,精简中层干部;第三步,自愿买断工龄。
如何摒除“有位无为、有为无位”的用人弊端?
公司领导班子决定,对正职中层干部实行交流轮岗制,对中层副职实行竞争上岗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大批干部在交流轮岗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文丕锋,原小水电中心主任,但他的特长在于协调,于是被调到经理工作部任主任。上任后,他果然在对外关系处理上打开一片新天地,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立下了功劳。
刘凤珊,原供电所所长,但他的专长在于市场营销业务,于是调到市场营销部任主任。上任后,他迅速制订了“规范化、台区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模拟法人”实施方案、台区竞标实施意见等,有效地推动了供电窗口建设,工作大有起色。
…………随后,一场更大范围的“换位子”行动开始在公司酝酿。
只有全员竞争上岗,才能把“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增强职工危机意识;只有全员竞争上岗,才能实现基层与机关、城与乡的合理流动,才能把个人的理想与公司的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是,胡卫东此话一出,公司内部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放言要杀人放火。
这个结果在他预料之中。为了把这项改革实施得更稳妥,公司领导班子集思广益,首先力求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005年11月22日,在充分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先后五易其稿后,《宣恩县电力公司全员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在全体职工大会上经过郑重表决,以237票赞成、92票反对获得通过。
11月29日,29名通过竞争上岗的中层副职干部产生,加上此前公开选聘的25名中层干部,公司中层干部总数由竞争上岗前的68人精简到54人。
2005年12月,公司全员竞争上岗开始。这次改革,不仅在职工及其家属中引起轩然大波,还引起了宣恩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作为全县最重要的国有企业之一,县电力公司的稳定于全县至关重要。改革方案的设计固然是好的,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会不会引起一些动荡?眼看年关将近,县委、县政府领导确实有些担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员竞争上岗方案》实施得稳妥而谨慎。县电力公司政工部主任郑祖海全程参与了此次方案的实施,用他的话说,各个环节安排到人、到小时,井然有序。
竞争最为激烈的要数机关的部分岗位。其中,有四十多人参加了机关财务室7个岗位的竞争。结果,获得优胜的是7名基层员工,原有的4名财务人员因考试不合格被调离原岗位。
刘雅琴,作为本次考试的第一名被选调到机关财务部。此前,她在万寨供电所收电费,一干就是上十年。她说,从前,在机关上班的大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因此,她根本没有对考试抱什么希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到机关来上班。当公司政工部电话通知她时,刘雅琴问:“你们开玩笑的吧。”挂了电话,刘雅琴一下哭得像个孩子。
县电力公司担心的还有地处城关的珠山供电所的岗位竞争:原本38人,要降到28人。通过书面考试、竞聘演讲、评委考核等环节,最终有10名员工离开城关,被分配到基层站所。
公开、公平和公正,保障了方案的顺利实施。以书面考试为例,公司对所有出题人实行异地隔离,并将手机等通讯工具收回统一管理。
12月20日,尘埃落定,全员竞争上岗基本完成。
郑祖海说,我们没想到会这样风平浪静。一没有上访的;二没有举报的;三没有闹事的。几乎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