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信州区供电创建一流县级企业
2006-11-01 17:24:34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发展是永恒的,一流是动态的,我们的创新和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对企业来说,在任何时候,工作只有中心点,而没有终点。”谈到江西上饶公司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向创建江西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目标冲刺时,信州区供电公司经理韩肖峰这样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
信州区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门户”、“八省通衢”之誉,自东汉建安年间置县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浙赣铁路和320国道横贯市境东西,311梨温高速公路绕城而行,交通便利。供电面积330平方公里,辖区6个乡(镇),总人口36.1万人,81个行政村。主要承担供应全区农电和信江以南供区(含上饶县茶亭镇)的供电任务。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凝炼出信州供电人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拼搏进取精神。
2006年,以韩肖峰为经理、吕晓梅为党委书记的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明确提出:围绕“一强三优”,落实“三抓一创”,在任期内把信州区供电公司建设成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认识篇
以韩肖峰为班长的信州区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有个共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也同时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增强了信心。而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则是贯彻落实“一强三优”和“三抓一创”的一个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为此,公司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公司不仅全力加强了创一流工作常态机制建设,形成了“工作有目标,办事有程序,指标有考核,考核有依据”的动态闭环管理体系。而且成立了以经理、书记为组长,以公司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一流领导小组,并下设创一流办公室和四个专业管理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经营管理、文明生产、设备与生产管理等十个必备条件和八个方面的工作组织、实施,把创建工作作为公司各项工作的载体,建立了常态工作机制并纳入了日常工作议程。为给创一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该公司还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调“三个意识”,而这“三个意识”也随之成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创建意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信州区供电公司创建学习型、效益型、服务型企业的需要,是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举措。几年来,该公司被先后授予江西省第九届、第十届文明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后,公司对员工进行再动员、再鼓励、并多次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组织现场经验交流会,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创建积极性,更加坚定了全员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意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不是上级指派的任务,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形势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需要。创建工作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领导班子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是全员、全方位、全面工作的事。为此,公司建立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责任体系,目标和责任明确,任务层层细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全员参与、共同完成的良好局面。同时又制定了相应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创一流责任追究制,明确提出把创一流工作纳入基层单位和部室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并与其任用直接挂钩。
创新意识。建设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要突出一个″创″字。一要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二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三要推进电网管理创新;四要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五要推进用人机制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信州区公司才能从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才能从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中解放出来。创建工作才能脱颖而出。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领导和部室创一流联系包点责任制的责任保障体系。组建了巡查督办专班、专业指导专班的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加大创一流指导、督办力度和密度,促进创建工作的稳步进展。
经营篇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根本目的。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近年来,信州区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制定了“内挖潜力强管理,外重服务拓市场”的经营管理方针,实行了四大创新。
一是实行“大财务”管理模式。以盘活资产和资产保值增值为经营管理平台,加强了预算和成本管理,建立了财务风险机制,将各供电所和二级单位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做到有效地提高公司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是全面推行“承包兑现”经营管理模式。以10千伏馈线为单位,将线损、电费回收、优质服
信州区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门户”、“八省通衢”之誉,自东汉建安年间置县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浙赣铁路和320国道横贯市境东西,311梨温高速公路绕城而行,交通便利。供电面积330平方公里,辖区6个乡(镇),总人口36.1万人,81个行政村。主要承担供应全区农电和信江以南供区(含上饶县茶亭镇)的供电任务。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凝炼出信州供电人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拼搏进取精神。
2006年,以韩肖峰为经理、吕晓梅为党委书记的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明确提出:围绕“一强三优”,落实“三抓一创”,在任期内把信州区供电公司建设成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认识篇
以韩肖峰为班长的信州区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有个共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也同时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增强了信心。而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则是贯彻落实“一强三优”和“三抓一创”的一个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为此,公司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公司不仅全力加强了创一流工作常态机制建设,形成了“工作有目标,办事有程序,指标有考核,考核有依据”的动态闭环管理体系。而且成立了以经理、书记为组长,以公司其他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一流领导小组,并下设创一流办公室和四个专业管理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经营管理、文明生产、设备与生产管理等十个必备条件和八个方面的工作组织、实施,把创建工作作为公司各项工作的载体,建立了常态工作机制并纳入了日常工作议程。为给创一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该公司还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调“三个意识”,而这“三个意识”也随之成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创建意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信州区供电公司创建学习型、效益型、服务型企业的需要,是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举措。几年来,该公司被先后授予江西省第九届、第十届文明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后,公司对员工进行再动员、再鼓励、并多次组织中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组织现场经验交流会,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创建积极性,更加坚定了全员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意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不是上级指派的任务,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形势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需要。创建工作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领导班子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是全员、全方位、全面工作的事。为此,公司建立了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责任体系,目标和责任明确,任务层层细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全员参与、共同完成的良好局面。同时又制定了相应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创一流责任追究制,明确提出把创一流工作纳入基层单位和部室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并与其任用直接挂钩。
创新意识。建设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要突出一个″创″字。一要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二要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三要推进电网管理创新;四要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五要推进用人机制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信州区公司才能从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才能从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中解放出来。创建工作才能脱颖而出。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领导和部室创一流联系包点责任制的责任保障体系。组建了巡查督办专班、专业指导专班的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加大创一流指导、督办力度和密度,促进创建工作的稳步进展。
经营篇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根本目的。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近年来,信州区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制定了“内挖潜力强管理,外重服务拓市场”的经营管理方针,实行了四大创新。
一是实行“大财务”管理模式。以盘活资产和资产保值增值为经营管理平台,加强了预算和成本管理,建立了财务风险机制,将各供电所和二级单位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做到有效地提高公司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是全面推行“承包兑现”经营管理模式。以10千伏馈线为单位,将线损、电费回收、优质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