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在创新纪录中诠释责任
2006-11-09 10:12:39 来源:佛山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2006年6月28日,一个值得让人关注的日子――220千伏顺德藤沙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比省计划提前了足足4个月,全部建设时间仅用了5个半月,创造了全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速度记录。
藤沙站建设创新纪录,只是佛山供电局在创新管理、主动担责,为更好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铸造坚强电网中连串佳绩的一点。
今年以来,佛山电网建设在困难中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佛山电网“十一五”规划》得到大力推进,上半年就开展了24项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在全省率先编制出版了所有镇级“十一五”配网规划审定稿,统一了全市镇级配网规划的标准、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广东电网公司的要求。列入计划的各项主配网建设工程按期推进,建设计划完成率走在全省前列,除藤沙站建设速度创新纪录,其它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也纷纷提前竣工投产――被列为南方电网公司2006年迎峰度夏及年度重点工程项目的220千伏丹桂输变电工程提前一个月竣工投产; 110千伏东平输变电工程比计划提前近三个月竣工投产......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佛山供电局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入近9亿元,其中主网建设资金近7亿元,共有4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139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93.74公里,220千伏线路19公里。电网建设按照“五年再造一个佛山电网”的目标大步推进。
电网建设能够连创佳绩,是佛山供电局大胆改革,创新管理,上下同欲,协同作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
创新管理 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去年7月8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在佛山局进行迎峰度夏工作现场办公时殷切要求:“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要认真思考,结合实际认真去做。具体到佛山供电局,还要搞好电力规划建设、电力发展和电力供应等,为佛山服务。”袁董事长的一席话,时刻鞭策着佛山供电人。同时,这也正是佛山供电局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南海市、三水市、顺德市撤市并入佛山,包括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域在内的佛山一体化进程加速。这种背景下,佛山电网的迅猛发展和设备的急剧增加,佛山供电局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区供电局各自按属地管理,管理制度与模式各有差异,其中的弊端逐渐暴露:管理界面不清,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传递慢、管理成本上升,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整合资源,提升管理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12月6日正式开始的一体化改革,按照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思路,分别从市、区、镇三个层面对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统一和规范。改革后扁平化组织机构的建立,全局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效率大大提高,在电网建设上的效果更是立竿见影。一体化管理强化了对电网统一规划管理,对主、配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配网项目库,全面推行主配网典型设计,对全市主配网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和农网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以及各类物资的集中采购。
一体化改革,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电网建设资金切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资金、人力、物力统一调配,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充分、科学、合理配置。同时,五区资源的整合,全局协同作战能力大大提升,站在大佛山的角度,大家的大局意识,特别是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大局意识不断提升。每一项电网工程的建设,都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共同目标。
劲往一处使就能无往而不胜。工程部主任阮绵晖说,电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与速度。一体化改革后全局的资源整合,专业化分工和归口管理,为电网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协同作战提供了更好条件。为了加快电网建设,各部门都争相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如生产运行部门和基建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动密切配合,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分阶段验收,就为工程投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藤沙站建设中,由于涉及不少运行中110千伏线路的调整,如果按照常规施工,需要长达20多天时间,如此施工带来的停电影响可想而知。为了尽量减少停电,在调度、变电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制定了长达数十页的周密施工方案,使各个施工环节严谨科学、环环相扣,最后仅停电两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腾沙站能这么快地完成投产,主管工程建设的副局长肖建荣道出其中的真谛:“是佛山供电全体员工真正把责任南网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贯彻于电力事业中,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追求。佛山供电一体化管理的平台,让我们大展拳脚;政府、供电部门的密切配合,为高速建设电网提<
藤沙站建设创新纪录,只是佛山供电局在创新管理、主动担责,为更好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铸造坚强电网中连串佳绩的一点。
今年以来,佛山电网建设在困难中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佛山电网“十一五”规划》得到大力推进,上半年就开展了24项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在全省率先编制出版了所有镇级“十一五”配网规划审定稿,统一了全市镇级配网规划的标准、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广东电网公司的要求。列入计划的各项主配网建设工程按期推进,建设计划完成率走在全省前列,除藤沙站建设速度创新纪录,其它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也纷纷提前竣工投产――被列为南方电网公司2006年迎峰度夏及年度重点工程项目的220千伏丹桂输变电工程提前一个月竣工投产; 110千伏东平输变电工程比计划提前近三个月竣工投产......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佛山供电局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入近9亿元,其中主网建设资金近7亿元,共有4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139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93.74公里,220千伏线路19公里。电网建设按照“五年再造一个佛山电网”的目标大步推进。
电网建设能够连创佳绩,是佛山供电局大胆改革,创新管理,上下同欲,协同作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
创新管理 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去年7月8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在佛山局进行迎峰度夏工作现场办公时殷切要求:“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要认真思考,结合实际认真去做。具体到佛山供电局,还要搞好电力规划建设、电力发展和电力供应等,为佛山服务。”袁董事长的一席话,时刻鞭策着佛山供电人。同时,这也正是佛山供电局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南海市、三水市、顺德市撤市并入佛山,包括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域在内的佛山一体化进程加速。这种背景下,佛山电网的迅猛发展和设备的急剧增加,佛山供电局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区供电局各自按属地管理,管理制度与模式各有差异,其中的弊端逐渐暴露:管理界面不清,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传递慢、管理成本上升,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整合资源,提升管理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12月6日正式开始的一体化改革,按照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思路,分别从市、区、镇三个层面对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统一和规范。改革后扁平化组织机构的建立,全局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效率大大提高,在电网建设上的效果更是立竿见影。一体化管理强化了对电网统一规划管理,对主、配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配网项目库,全面推行主配网典型设计,对全市主配网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和农网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以及各类物资的集中采购。
一体化改革,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电网建设资金切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资金、人力、物力统一调配,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充分、科学、合理配置。同时,五区资源的整合,全局协同作战能力大大提升,站在大佛山的角度,大家的大局意识,特别是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大局意识不断提升。每一项电网工程的建设,都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共同目标。
劲往一处使就能无往而不胜。工程部主任阮绵晖说,电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与速度。一体化改革后全局的资源整合,专业化分工和归口管理,为电网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协同作战提供了更好条件。为了加快电网建设,各部门都争相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如生产运行部门和基建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动密切配合,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分阶段验收,就为工程投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藤沙站建设中,由于涉及不少运行中110千伏线路的调整,如果按照常规施工,需要长达20多天时间,如此施工带来的停电影响可想而知。为了尽量减少停电,在调度、变电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制定了长达数十页的周密施工方案,使各个施工环节严谨科学、环环相扣,最后仅停电两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腾沙站能这么快地完成投产,主管工程建设的副局长肖建荣道出其中的真谛:“是佛山供电全体员工真正把责任南网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贯彻于电力事业中,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追求。佛山供电一体化管理的平台,让我们大展拳脚;政府、供电部门的密切配合,为高速建设电网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