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为“仙境”送“光明”----记山东蓬莱市电业公司
2006-09-01 09:07:55 来源:人民网-华东新闻
A-
A+
电力18讯: 山东蓬莱市电业公司多年来凝心聚力,忘我拼搏,企业固定资产由1990年的27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4.9亿元;年供电量由2.07亿千瓦时增加到9.66亿千瓦时。2005年,全市城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86%;电压合格率达99.4%;10千伏线损率完成3.37%,低压线损率完成7.49%;多种经济收入达2200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先后荣获市、省、国家级荣誉称号近百个;公司经理战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城乡电网――
困难再大也改造
上世纪90年代,蓬莱经济飞速发展,供电量年均增长达20%左右,电力市场供求矛盾不断加大。1990年,素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蓬莱,面临着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严峻局面。蓬莱市电业公司及时调整电网发展规划,提出“苦干五年,实现电网大改观;加快发展,促进蓬莱大开放”的口号。当时,全国已经取消电力发展专项基金;而电网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采取职工集资、发展三产,谁投资、谁受益等办法,多渠道、多角度筹集资金,保证电网建设顺利进行。
在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蓬莱市电业公司加大电网建设,先后投资1.1亿元,新购变压器7台,架设110千伏线路4条、35千伏线路7条,使全市所有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双主变、手拉手环网供电;完成老城区的配网自动化改造,将城区主干道的所有架空线路全部改造为地下电缆,使整个城区配网形成网格式供电格局;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以蓬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东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和西配网建设改造工程。
截至2005年底,蓬莱市共安装环网柜11台,46条10千伏线路实现配电自动化,占全市10千伏线路总数的40%;全市有5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32条10kV线路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做到闭环结线、开环运行。同时,通过实施两期农网改造、逐级安装自动有载调压变压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高新科技手段,保证了全市电压的平稳可靠。采取新建与改造并举方针,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不仅实现遥调、遥控、遥测、遥信,而且达到遥视,全市22座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
2001年,蓬莱市电业公司首批跨入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并于同年6月作为惟一一家县级供电企业,在全国农电科技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信息化建设――
系统联网显神威
近年来,蓬莱市电业公司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MIS、生产MI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共八大系统的联网运行,信息化管理深入到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电网调度、后勤保障等方面。
1994年,公司开发的广域网农电管理信息系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以来,公司先后两次对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做到本地主站与分站快速联网,还实现了与山东省、烟台市电力信息网及互联网+的联网运行。目前,全公司所有供电所、生产班组及电工组全部实现电脑网络化管理。
蓬莱市电业公司率先在县供电企业建设光纤通信系统,整个网络由主环、子环、多条支路组成,联系公司所有部室、供电所、变电站、电工组及企业,总长300公里,可为话音、远程信息传输、计算机联网、图象监控提供通道,不仅方便了农电管理,还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公司还新开发网络拓扑、潮流分析、线损统计、电压无功优化等配网高级应用软件,实现故障自动判断、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送电,大幅度提高自动化应用程度。
企业管理――
“多”促发展“严”当头
为不断提高指标管理水平,蓬莱市电业公司狠抓同业对标工作,在全公司推行基础指标承包管理办法,把线损、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平均电价、售电量、电费回收率等分解到部室,落实到人头,实行严格奖惩,使经济指标管理与职工的收入紧密相关,极大调动职工积极性。
蓬莱市电业公司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安全生产同经济利益、评先创优挂钩。严查各类违章,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连续15年保持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并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公司还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兴建海洋生物工业园、电力果蔬工业园、电力电子工业园,形成以兴源公司为龙头,以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为骨干,以电力工程安装处、电力器材厂、果蔬公司、建筑公司等为支撑的坚强的公司框架,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的发展格局。
服务质量――
“规范”与“热诚”并重
1999年以来,蓬莱市电业公司积极推进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全市19处乡镇供电所全部达到规范
城乡电网――
困难再大也改造
上世纪90年代,蓬莱经济飞速发展,供电量年均增长达20%左右,电力市场供求矛盾不断加大。1990年,素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蓬莱,面临着电力供求矛盾突出的严峻局面。蓬莱市电业公司及时调整电网发展规划,提出“苦干五年,实现电网大改观;加快发展,促进蓬莱大开放”的口号。当时,全国已经取消电力发展专项基金;而电网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采取职工集资、发展三产,谁投资、谁受益等办法,多渠道、多角度筹集资金,保证电网建设顺利进行。
在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蓬莱市电业公司加大电网建设,先后投资1.1亿元,新购变压器7台,架设110千伏线路4条、35千伏线路7条,使全市所有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双主变、手拉手环网供电;完成老城区的配网自动化改造,将城区主干道的所有架空线路全部改造为地下电缆,使整个城区配网形成网格式供电格局;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以蓬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东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和西配网建设改造工程。
截至2005年底,蓬莱市共安装环网柜11台,46条10千伏线路实现配电自动化,占全市10千伏线路总数的40%;全市有5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32条10kV线路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做到闭环结线、开环运行。同时,通过实施两期农网改造、逐级安装自动有载调压变压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高新科技手段,保证了全市电压的平稳可靠。采取新建与改造并举方针,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不仅实现遥调、遥控、遥测、遥信,而且达到遥视,全市22座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
2001年,蓬莱市电业公司首批跨入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并于同年6月作为惟一一家县级供电企业,在全国农电科技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信息化建设――
系统联网显神威
近年来,蓬莱市电业公司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MIS、生产MI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共八大系统的联网运行,信息化管理深入到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电网调度、后勤保障等方面。
1994年,公司开发的广域网农电管理信息系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以来,公司先后两次对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做到本地主站与分站快速联网,还实现了与山东省、烟台市电力信息网及互联网+的联网运行。目前,全公司所有供电所、生产班组及电工组全部实现电脑网络化管理。
蓬莱市电业公司率先在县供电企业建设光纤通信系统,整个网络由主环、子环、多条支路组成,联系公司所有部室、供电所、变电站、电工组及企业,总长300公里,可为话音、远程信息传输、计算机联网、图象监控提供通道,不仅方便了农电管理,还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公司还新开发网络拓扑、潮流分析、线损统计、电压无功优化等配网高级应用软件,实现故障自动判断、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送电,大幅度提高自动化应用程度。
企业管理――
“多”促发展“严”当头
为不断提高指标管理水平,蓬莱市电业公司狠抓同业对标工作,在全公司推行基础指标承包管理办法,把线损、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平均电价、售电量、电费回收率等分解到部室,落实到人头,实行严格奖惩,使经济指标管理与职工的收入紧密相关,极大调动职工积极性。
蓬莱市电业公司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安全生产同经济利益、评先创优挂钩。严查各类违章,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连续15年保持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并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公司还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兴建海洋生物工业园、电力果蔬工业园、电力电子工业园,形成以兴源公司为龙头,以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为骨干,以电力工程安装处、电力器材厂、果蔬公司、建筑公司等为支撑的坚强的公司框架,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的发展格局。
服务质量――
“规范”与“热诚”并重
1999年以来,蓬莱市电业公司积极推进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全市19处乡镇供电所全部达到规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