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工程、三大系统”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省高密市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综述
2006-09-22 11:18:52 来源:农电在线
A-
A+
电力18讯: 作者:山东省高密市供电公司政治工作部 栾焕聚
近日,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全国16个县市之一、山东省惟一一家全国“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的高密市,总投资7100万元的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项目,在全国首家接受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自动化研究院调研组的调研。该市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六大工程、三大系统”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引起了调研组领导、专家的特别关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大工程”:即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电网优化工程、调度自动化工程、通讯自动化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程
――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历时两年的时间,研制开发了“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考核分析管理、党政工团管理和决策六大子系统共1000余模块,覆盖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发挥了辅助决策、指标自动形成、业务流程控制等多种作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全国一流管理水平的服务型县级供电企业。该系统首开全国县级供电企业信息自动化管理之先河,被评为2005年度“山东企业管理创新奖”、“潍坊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今年,又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列入同业对标创一流最佳实践库。
――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在调整网络布局的同时,新安装环网柜4台,柱上开关9台,将城区未环网的线路通过新增负荷开关和环网柜等设备实现了环网,目前城区5座110千伏变电站32条线路全部实现了环网供电;在主站系统升级后,为更好地发挥主站DA功能,更换了所有的子站光端机和主站光端机,保证了主站与各子站之间的可靠通讯,缩短了故障的判断隔离和非故障段的恢复送电时间,大大提高了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该工程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通过了国电公司的验收及鉴定,整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被国电公司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推广。
――电网优化工程。按照电网坚强的高标准要求,增加变电站站点布局,新建110kV变电站两座;建设双电源线路,变电站双电源率达到了100%;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成了3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的扩建改造,把变电站的老式常规电磁保护更换为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把老式的10kV开关柜更换为阿尔斯通中置开关柜,把老式的110kV少油开关更换为组合电器,实现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率、开关无油化率、变压器有载调压率三个100%;改造和新架10kV线路,10kV线路全部实现了电缆化和绝缘化。全市电网达到了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农村、城区供电可靠率分别由2003年的99.582%、99.911%提高到现在99.879%和99.971%,在全国县级城市处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农电标杆单位”。
――调度自动化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对变电站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广应用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实时图像监控和变电站事故预警等先进技术,在35kV变电站安装了图像、预警系统,使变电站无人值守率达到了100%;在110kV变电站加装了远程红外线成像仪,对设备的异常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实现了“图像监控、事故预警、红外线热成像”三合一功能;在所有变电站加装了物理隔离装置和电源防雷系统,为调度主站更换了SCADA服务器、监控工作站显示器,同时进行了软件升级。目前,全市22座公用变电站全部达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其中19座变电站还具备了“遥视”功能。
――通讯自动化工程。在干线传输方面积极采用光纤通信,共建设SDH光纤通信站24座,架设ADSS光缆245公里,完成了程控数字行政交换机组网工程,安装1台中心交换机和17台远端模块,将公司所有办公和生产场所全部联入内部电话网中,并与中国网通等各大通信商进行了联网,实现双向直拨,大大降低了通信费用。“基于CDMA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备用通道系统”,利用CDMA无线数据传输网,建立了公司与中国联通之间的VPDN专用通道,将CDMA无线数据终端接收到的自动化数据传输到公司中心的CDMA无线数据处理平台,从而解决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与公司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备用通道问题,实现了调度自动化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
――信息化建设工程。与潍坊供电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供电企业超前控制行为违章管理系统”,将供电企业与安全有关的8000多项行为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进行微机自动化管理,对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根据人的思维和工作顺序自动生成反违章措施票,对作业人员进行提醒和警示,实施违章现象的事前、事中控制,实现了事故、障碍的超前防范。该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并获科技成果三等
近日,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全国16个县市之一、山东省惟一一家全国“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的高密市,总投资7100万元的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建设项目,在全国首家接受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自动化研究院调研组的调研。该市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六大工程、三大系统”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引起了调研组领导、专家的特别关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大工程”:即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电网优化工程、调度自动化工程、通讯自动化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程
――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历时两年的时间,研制开发了“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考核分析管理、党政工团管理和决策六大子系统共1000余模块,覆盖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发挥了辅助决策、指标自动形成、业务流程控制等多种作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全国一流管理水平的服务型县级供电企业。该系统首开全国县级供电企业信息自动化管理之先河,被评为2005年度“山东企业管理创新奖”、“潍坊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今年,又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列入同业对标创一流最佳实践库。
――城区配网自动化工程。在调整网络布局的同时,新安装环网柜4台,柱上开关9台,将城区未环网的线路通过新增负荷开关和环网柜等设备实现了环网,目前城区5座110千伏变电站32条线路全部实现了环网供电;在主站系统升级后,为更好地发挥主站DA功能,更换了所有的子站光端机和主站光端机,保证了主站与各子站之间的可靠通讯,缩短了故障的判断隔离和非故障段的恢复送电时间,大大提高了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该工程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通过了国电公司的验收及鉴定,整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被国电公司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推广。
――电网优化工程。按照电网坚强的高标准要求,增加变电站站点布局,新建110kV变电站两座;建设双电源线路,变电站双电源率达到了100%;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成了3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的扩建改造,把变电站的老式常规电磁保护更换为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把老式的10kV开关柜更换为阿尔斯通中置开关柜,把老式的110kV少油开关更换为组合电器,实现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率、开关无油化率、变压器有载调压率三个100%;改造和新架10kV线路,10kV线路全部实现了电缆化和绝缘化。全市电网达到了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农村、城区供电可靠率分别由2003年的99.582%、99.911%提高到现在99.879%和99.971%,在全国县级城市处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农电标杆单位”。
――调度自动化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对变电站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广应用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实时图像监控和变电站事故预警等先进技术,在35kV变电站安装了图像、预警系统,使变电站无人值守率达到了100%;在110kV变电站加装了远程红外线成像仪,对设备的异常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实现了“图像监控、事故预警、红外线热成像”三合一功能;在所有变电站加装了物理隔离装置和电源防雷系统,为调度主站更换了SCADA服务器、监控工作站显示器,同时进行了软件升级。目前,全市22座公用变电站全部达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其中19座变电站还具备了“遥视”功能。
――通讯自动化工程。在干线传输方面积极采用光纤通信,共建设SDH光纤通信站24座,架设ADSS光缆245公里,完成了程控数字行政交换机组网工程,安装1台中心交换机和17台远端模块,将公司所有办公和生产场所全部联入内部电话网中,并与中国网通等各大通信商进行了联网,实现双向直拨,大大降低了通信费用。“基于CDMA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备用通道系统”,利用CDMA无线数据传输网,建立了公司与中国联通之间的VPDN专用通道,将CDMA无线数据终端接收到的自动化数据传输到公司中心的CDMA无线数据处理平台,从而解决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与公司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备用通道问题,实现了调度自动化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
――信息化建设工程。与潍坊供电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供电企业超前控制行为违章管理系统”,将供电企业与安全有关的8000多项行为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进行微机自动化管理,对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根据人的思维和工作顺序自动生成反违章措施票,对作业人员进行提醒和警示,实施违章现象的事前、事中控制,实现了事故、障碍的超前防范。该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并获科技成果三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