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管理创新激发活力
2006-09-26 10:01:50 来源:佛山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9月22日,广东省佛山市210多万用电客户迎来了一件盼望已久的开心事:佛山供电局组织开发全市统一的大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正式通过实用化验收。该系统应用系统统一、数据结构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规范统一、全市营销数据集中,意味着以往因为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公司,五个区局营销管理各有千秋的旧模式将成为过去。今后,用电客户的业扩报装、银行扣费、短信服务、电话服务、停电管理、投诉处理、抢修急修等全部业务实现全市统一,佛山市210多万城乡客户将可能享受到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服务。
透过佛山局此次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从区局分割走向全市统一,迈向“数字供电”这一侧面,佛山局近一年来大力推进一体化改革,实施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成效得以窥斑见豹。2005年底始,该局强力推进一体化改革,大刀阔斧地减少了35个部门,砍掉了19个供电所,交流、提拔干部259人,并推行电网、财务、物流、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全方位的统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革?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佛山供电局局长赖佳栋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换言之,如果仅仅停留在原有的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的管理层面和水平,那么佛山局就没办法在“提高”上下功夫,不可能有更大作为。
旧有管理模式弊端渐显
佛山供电人尤记去年7月8日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在佛山局进行迎峰度夏工作现场办公时对其提出的殷切要求:“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要认真思考,结合实际认真去做。具体到佛山供电局,还要搞好电力规划建设、电力发展和电力供应等,为佛山服务。”
袁懋振董事长提出的要求,正是佛山供电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经济迅猛发展,“十一五”期间,GDP每年增速高达19%以上,随着南海市、三水市、顺德市撤市并入佛山,包括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域在内的佛山一体化进程加速。这种发展背景下,佛山电网的迅猛发展和设备的急剧增加,佛山供电局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与网公司提出的“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到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就是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区供电局各自按属地管理,各自的管理制度、模式有差异,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型号各不相同。 由于管理界面不清,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传递慢、管理成本上升,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如果把整个佛山电网比作一盘棋,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这盘棋可谓大而不活。
改革自然有阻力。2005年7月,佛山局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正式提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受到了一些习惯于旧有管理模式的人的怀疑。但是佛山供电局党委意志已坚:整合资源,提升管理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毫不迟疑快速推进
改革毫不迟疑,动作迅速。2005年11月中旬,佛山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大佛山、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一体化的管理思路。12月5日,广东电网公司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佛山供电局“大佛山、一体化”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调整总体方案。
12月6日,该局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正式开始了一体化改革。2006年1月6日,全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层干部任职名单;1月12日8:30,进行了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党风廉政三大责任的交接工作,各项工作按照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并确定2006年1-4月为改革过渡期。
一体化改革总体思路是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分别从市、区、镇三个层面对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统一和规范。
改革突出六大亮点:一是建立了扁平化组织机构,有效激活了团队,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共减少部门35个,砍掉了19个供电所,交流、提拔干部259人;改革后佛山局本部设职能部门10个、党群部门3个,二级生产部门7个,区局内设部门统一设置为6个,同时对30个镇级供电所进行了规范化设置。
二是强化了对电网统一规划管理,对主、配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配网项目库,全面推行主配网典型设计,对全市主配网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和农网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以及各类物资的集中采购。
三是电网生产业务管理链条明显缩短,输电、变电、调度、通信、信息等业务集中管理,变电采用了运检合一模式,建立巡检中心站,加快了事故的快速响应速度,同时按新模式对变电站保卫、物业管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节约管理成本近500万元。
四是规范了营销管理,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通过大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改变了城乡供电服务差别,为全市210万客户提供统一、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将过去的5个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整合成1个,工
透过佛山局此次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从区局分割走向全市统一,迈向“数字供电”这一侧面,佛山局近一年来大力推进一体化改革,实施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成效得以窥斑见豹。2005年底始,该局强力推进一体化改革,大刀阔斧地减少了35个部门,砍掉了19个供电所,交流、提拔干部259人,并推行电网、财务、物流、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全方位的统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革?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佛山供电局局长赖佳栋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换言之,如果仅仅停留在原有的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的管理层面和水平,那么佛山局就没办法在“提高”上下功夫,不可能有更大作为。
旧有管理模式弊端渐显
佛山供电人尤记去年7月8日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在佛山局进行迎峰度夏工作现场办公时对其提出的殷切要求:“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要认真思考,结合实际认真去做。具体到佛山供电局,还要搞好电力规划建设、电力发展和电力供应等,为佛山服务。”
袁懋振董事长提出的要求,正是佛山供电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经济迅猛发展,“十一五”期间,GDP每年增速高达19%以上,随着南海市、三水市、顺德市撤市并入佛山,包括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域在内的佛山一体化进程加速。这种发展背景下,佛山电网的迅猛发展和设备的急剧增加,佛山供电局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与网公司提出的“提高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到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就是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区供电局各自按属地管理,各自的管理制度、模式有差异,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型号各不相同。 由于管理界面不清,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传递慢、管理成本上升,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如果把整个佛山电网比作一盘棋,在旧的管理模式下,这盘棋可谓大而不活。
改革自然有阻力。2005年7月,佛山局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正式提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受到了一些习惯于旧有管理模式的人的怀疑。但是佛山供电局党委意志已坚:整合资源,提升管理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毫不迟疑快速推进
改革毫不迟疑,动作迅速。2005年11月中旬,佛山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大佛山、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一体化的管理思路。12月5日,广东电网公司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佛山供电局“大佛山、一体化”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调整总体方案。
12月6日,该局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正式开始了一体化改革。2006年1月6日,全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中层干部任职名单;1月12日8:30,进行了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党风廉政三大责任的交接工作,各项工作按照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并确定2006年1-4月为改革过渡期。
一体化改革总体思路是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分别从市、区、镇三个层面对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统一和规范。
改革突出六大亮点:一是建立了扁平化组织机构,有效激活了团队,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共减少部门35个,砍掉了19个供电所,交流、提拔干部259人;改革后佛山局本部设职能部门10个、党群部门3个,二级生产部门7个,区局内设部门统一设置为6个,同时对30个镇级供电所进行了规范化设置。
二是强化了对电网统一规划管理,对主、配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配网项目库,全面推行主配网典型设计,对全市主配网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和农网工程实行统一招投标以及各类物资的集中采购。
三是电网生产业务管理链条明显缩短,输电、变电、调度、通信、信息等业务集中管理,变电采用了运检合一模式,建立巡检中心站,加快了事故的快速响应速度,同时按新模式对变电站保卫、物业管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节约管理成本近500万元。
四是规范了营销管理,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通过大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改变了城乡供电服务差别,为全市210万客户提供统一、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将过去的5个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整合成1个,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