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供电用汗水谱写和谐电力新乐章
2006-09-27 09:29:00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阜宁县供电公司优质服务侧记
炎热高温,热浪袭人,暴风骤雨,狂风闪电,在苏北老区阜宁,一支风驰电掣般的队伍在行动,他们24小时整装待发,用一颗真诚的心,谱写和谐的光明曲,受到广大用电客户的普遍称赞,这就是阜宁县供电公司优质服务的真实写照。
锦旗讲述的故事
以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支持,这是阜宁县供电员工的一贯工作作风。今年,该公司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细致服务”活动,使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起“服务至上”的观念。
一点一滴的小事,能折射出供电企业从“用户求我”到“客户至上”思想作风转变的深刻内涵,众多的锦旗为我们讲述着一段又一段故事。
一次,在对台资权琦丰服装公司走访时,该企业负责人反映:办厂时上了一台变压器,由于资金周转缘故,原本上马的二期工程又要长期推迟。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立即反复核对,核定每月实际用电量仅为总容量的3分之2,确显“过剩”。建议其改变电费计算方法,一年就为该用户节约电费成本5、88万元。为表感激之情,权琦丰公司老总王登顶专程赠送一面写有“细致服务、无微不至”8个金字的锦旗,以表示对该公司优质服务的肯定和赞赏。
县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宿舍楼住户属于粮食局专用变压器下用户,缴费时一直由粮食局代为管理。但在1999年粮食局改制后,每月电费结算时只能靠自己手工核算,这给他们生活带了极大的不便。供电公司接到反映后,迅即与有关部分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线路改造,还想方设法争取改造资金,最终以每户280元的最低价格帮助他们改造成功。住户集体送上“实事实办实心人,为公为民为光明”的锦旗。
忙碌的电力110
阜宁县供电公司电力抢修队就像一支风驰电掣般的队伍在行动,他们24小时整装待发,用一颗真诚的心,在广大的用电客户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我们这里没电了。”8月25日中午12点,阜宁大关路新阜小区1、2#楼的居民焦急地打来电话。报修后5分钟,电力抢修车就赶到现场。停电原因是用电过量,接户线的接头烧坏了。看到楼下的电表恢复了转动,居民们脸上绽开了笑容:“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这么热的天,谢谢你们了!”
这边刚通了电,又有百盛花园25号楼报修。原来是总保险丝断了,没了电,6分钟赶到现场的抢修队即刻处理完毕。晚上9点50分,又有居民被老鼠咬断了进户线。不一会,居民家里的电灯重新亮了,而抢修人员的衣服却被汗水浸透得快能挤出水来。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居民感动不已。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抢修班的师傅们几乎每天都超时工作,有时甚至忙通宵,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初秋变电检修忙
9月1日,下午3点20分,烈日当空,尽管已入初秋,但温度计显示着室外温度为35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阜宁县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的一班员工顶着烈日对110kV阜宁变电站进行着35kV电容器组的安装。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但这只是他们很平常的一天。
设备修试班在班长戴春成的带领下,每天从事着艰辛的工作,作为一名“老”班长,戴春成每时每刻都鼓励着班里的年轻成员。紫外线在全班人员的脸上留下明显的印记,皮肤黝黑是他们的共同点,外面的人员都戏称他们是“非洲部落”。就是这样的“非洲部落”每天不到7点出门上班,身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对设备安装和调试。烈日当空,汗水沿着他们的脸颊流淌下来,汗如雨淋,在他们中途休息的时候,脱下已被汗水渗透的工作服,用双手一拧就是一摊水。
继电保护班几位年轻人在技术专职陶建民的带领下,在进行电缆头的的核对,他们承担着电容器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整定和调试,为了抢进度,加班到晚上8、9点钟是常有的事。新郎官胡铭洲,休息日与大家一样,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改造之中。他说:“看到大家都这么辛苦,千万不能因为我,而影响工程的进度。”
随着秋季黄金检修期的到来,设备检修工作量将大大提高,但他们有信心完成好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
像这样很平凡的工作,在阜宁县供电公司不胜枚举,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诺着“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为构建和谐电力企业, 用真诚细致的服务,在广大的用电客户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杨亚)
炎热高温,热浪袭人,暴风骤雨,狂风闪电,在苏北老区阜宁,一支风驰电掣般的队伍在行动,他们24小时整装待发,用一颗真诚的心,谱写和谐的光明曲,受到广大用电客户的普遍称赞,这就是阜宁县供电公司优质服务的真实写照。
锦旗讲述的故事
以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支持,这是阜宁县供电员工的一贯工作作风。今年,该公司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细致服务”活动,使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起“服务至上”的观念。
一点一滴的小事,能折射出供电企业从“用户求我”到“客户至上”思想作风转变的深刻内涵,众多的锦旗为我们讲述着一段又一段故事。
一次,在对台资权琦丰服装公司走访时,该企业负责人反映:办厂时上了一台变压器,由于资金周转缘故,原本上马的二期工程又要长期推迟。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立即反复核对,核定每月实际用电量仅为总容量的3分之2,确显“过剩”。建议其改变电费计算方法,一年就为该用户节约电费成本5、88万元。为表感激之情,权琦丰公司老总王登顶专程赠送一面写有“细致服务、无微不至”8个金字的锦旗,以表示对该公司优质服务的肯定和赞赏。
县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宿舍楼住户属于粮食局专用变压器下用户,缴费时一直由粮食局代为管理。但在1999年粮食局改制后,每月电费结算时只能靠自己手工核算,这给他们生活带了极大的不便。供电公司接到反映后,迅即与有关部分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线路改造,还想方设法争取改造资金,最终以每户280元的最低价格帮助他们改造成功。住户集体送上“实事实办实心人,为公为民为光明”的锦旗。
忙碌的电力110
阜宁县供电公司电力抢修队就像一支风驰电掣般的队伍在行动,他们24小时整装待发,用一颗真诚的心,在广大的用电客户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我们这里没电了。”8月25日中午12点,阜宁大关路新阜小区1、2#楼的居民焦急地打来电话。报修后5分钟,电力抢修车就赶到现场。停电原因是用电过量,接户线的接头烧坏了。看到楼下的电表恢复了转动,居民们脸上绽开了笑容:“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这么热的天,谢谢你们了!”
这边刚通了电,又有百盛花园25号楼报修。原来是总保险丝断了,没了电,6分钟赶到现场的抢修队即刻处理完毕。晚上9点50分,又有居民被老鼠咬断了进户线。不一会,居民家里的电灯重新亮了,而抢修人员的衣服却被汗水浸透得快能挤出水来。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居民感动不已。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抢修班的师傅们几乎每天都超时工作,有时甚至忙通宵,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初秋变电检修忙
9月1日,下午3点20分,烈日当空,尽管已入初秋,但温度计显示着室外温度为35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阜宁县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的一班员工顶着烈日对110kV阜宁变电站进行着35kV电容器组的安装。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但这只是他们很平常的一天。
设备修试班在班长戴春成的带领下,每天从事着艰辛的工作,作为一名“老”班长,戴春成每时每刻都鼓励着班里的年轻成员。紫外线在全班人员的脸上留下明显的印记,皮肤黝黑是他们的共同点,外面的人员都戏称他们是“非洲部落”。就是这样的“非洲部落”每天不到7点出门上班,身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对设备安装和调试。烈日当空,汗水沿着他们的脸颊流淌下来,汗如雨淋,在他们中途休息的时候,脱下已被汗水渗透的工作服,用双手一拧就是一摊水。
继电保护班几位年轻人在技术专职陶建民的带领下,在进行电缆头的的核对,他们承担着电容器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整定和调试,为了抢进度,加班到晚上8、9点钟是常有的事。新郎官胡铭洲,休息日与大家一样,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改造之中。他说:“看到大家都这么辛苦,千万不能因为我,而影响工程的进度。”
随着秋季黄金检修期的到来,设备检修工作量将大大提高,但他们有信心完成好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
像这样很平凡的工作,在阜宁县供电公司不胜枚举,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诺着“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为构建和谐电力企业, 用真诚细致的服务,在广大的用电客户心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杨亚)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