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这里燃烧――记团中央青年文明号获得者贵阳市北供电局息烽分局
2006-07-31 10:37:29 来源:贵州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息烽分局是贵阳市北供电局和息烽县至今惟一的团中央“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全局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0%,局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只有35岁。几年来,在电网建设和对客户的优质服务工作中,息烽分局很多青年职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智慧与热情献给了企业的发展。
1998年前,息烽是国家典型的山区县和贫困县。全县电网结构很差,供电能力薄弱,特别是农村用电管理非常混乱,中间环节多,电价普遍高达每千瓦时0.8元以上。由于电价太高和管理不善,有的地方每千瓦时电价高达一、二元,用电贵如油,农民非常心疼。
薄弱的电网设施和供电能力严重制约了息烽经济的发展,很多厂家想到息烽投资也“望电止步”。1996年,在息烽县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息烽分局庄严地向全县人民承诺:用一年的时间消灭全县无电村,让息烽每户人家用上电。而此时的息烽分局是贵阳市北供电局中职工人数最少的一个县级供电局,有技术有特长的老师傅和熟练工只有10多名,大多数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学生,小伙子们刚到单位报到,便被安排到农村一线负责无电村的通电任务。山高路远,崎岖难行,由于很多村组不通公路,要将笨重的电杆、导线、横担等架线材料和工具运到村里,只能依靠人抬马驮。面对困难,全局青年职工与当地村民们一道,硬是用肩膀将一根根电杆扛到村寨,将一条条银线架往乡村。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青年职工几乎是几个月没回一次家,皮肤晒黑了,手变粗糙了,可从没有人叫一声苦,说一声累。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息烽县于当年12月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为息烽经济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实现村村通电后,由于农村电力的发展缺少资金投入,电网供电能力仍然薄弱,农村用电质量仍然不好,电线老化、线径细、损耗大、灯黄价高仍然是息烽农村用电存在的严重问题。1999年,息烽分局总投资650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面对机遇,全局青年职工团结一心,抢时间、赶进度,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便将息烽县161个村的电网改造工程图纸全部设计完毕。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青年职工积极请战一线,有的主动将自己的婚期推迟,有的主动放弃休息,服从集体安排,长期奋战在一线。面对一条条整齐而规范的新建电力线路,农民们将一幅幅锦旗、一封封感谢送到息烽分局,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之情。经过三年的奋战,息烽分局青年、团员们出色地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任务,工程项目共计500多个。
如今,息烽分局是人员59售电8.5亿,而且还涌现很多技术能手,他们在市北局、省公司举行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为企业争得了荣誉和称号。
董辉是该局一个有8年厂龄的小伙子,8年的时间内他先后干过外线工、装表工、校表工、核算员、驾驶员、报装员等6个工种。在装表班工作3年,董辉为客户安装的表计不下千块,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客户反映电能表安装质量的问题。去年11月,在贵州省电网公司举行的“全省配电营业工”技能比武中,董辉代表市北局参加,在全省各家供电局选送参加比武的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用电营业组”比武第一名,为贵阳市北供电局荣获团体第一名立下功劳,争得了荣誉。
今年7月,省公司再次与贵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红枫举行全省“农村供电所长规范化管理”技能竞赛,息烽分局再次抽选底寨供电所的陈星合所长和永靖供电所的周丛波所长参加,他俩在比赛中经过顽强拼搏,分别夺得配电线路部分第三名和营业用电部分第二名,再次为市北局争得了荣誉。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四届省公司青年文明号和团中央青年文明号单位,息烽分局非常重视团员青年的技术练兵活动,每年该局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配电比武、变电比武、装表接电比武活动,以此来提高全局青年职工的技术水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有人说马拉松之战是希腊文明的转折点,是希腊人民首次点燃自己的信心。这种信心最终为西方文明塑造了最初的轮廓。同样,对于贵阳市北供电局息烽分局来说,“青年文明号”的不断创建和不断攀登,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培育了根基,成为领跑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电力同行的先行军。
1998年前,息烽是国家典型的山区县和贫困县。全县电网结构很差,供电能力薄弱,特别是农村用电管理非常混乱,中间环节多,电价普遍高达每千瓦时0.8元以上。由于电价太高和管理不善,有的地方每千瓦时电价高达一、二元,用电贵如油,农民非常心疼。
薄弱的电网设施和供电能力严重制约了息烽经济的发展,很多厂家想到息烽投资也“望电止步”。1996年,在息烽县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息烽分局庄严地向全县人民承诺:用一年的时间消灭全县无电村,让息烽每户人家用上电。而此时的息烽分局是贵阳市北供电局中职工人数最少的一个县级供电局,有技术有特长的老师傅和熟练工只有10多名,大多数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学生,小伙子们刚到单位报到,便被安排到农村一线负责无电村的通电任务。山高路远,崎岖难行,由于很多村组不通公路,要将笨重的电杆、导线、横担等架线材料和工具运到村里,只能依靠人抬马驮。面对困难,全局青年职工与当地村民们一道,硬是用肩膀将一根根电杆扛到村寨,将一条条银线架往乡村。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青年职工几乎是几个月没回一次家,皮肤晒黑了,手变粗糙了,可从没有人叫一声苦,说一声累。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息烽县于当年12月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为息烽经济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实现村村通电后,由于农村电力的发展缺少资金投入,电网供电能力仍然薄弱,农村用电质量仍然不好,电线老化、线径细、损耗大、灯黄价高仍然是息烽农村用电存在的严重问题。1999年,息烽分局总投资650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面对机遇,全局青年职工团结一心,抢时间、赶进度,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便将息烽县161个村的电网改造工程图纸全部设计完毕。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青年职工积极请战一线,有的主动将自己的婚期推迟,有的主动放弃休息,服从集体安排,长期奋战在一线。面对一条条整齐而规范的新建电力线路,农民们将一幅幅锦旗、一封封感谢送到息烽分局,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之情。经过三年的奋战,息烽分局青年、团员们出色地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任务,工程项目共计500多个。
如今,息烽分局是人员59售电8.5亿,而且还涌现很多技术能手,他们在市北局、省公司举行技能比武中脱颖而出,为企业争得了荣誉和称号。
董辉是该局一个有8年厂龄的小伙子,8年的时间内他先后干过外线工、装表工、校表工、核算员、驾驶员、报装员等6个工种。在装表班工作3年,董辉为客户安装的表计不下千块,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客户反映电能表安装质量的问题。去年11月,在贵州省电网公司举行的“全省配电营业工”技能比武中,董辉代表市北局参加,在全省各家供电局选送参加比武的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用电营业组”比武第一名,为贵阳市北供电局荣获团体第一名立下功劳,争得了荣誉。
今年7月,省公司再次与贵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红枫举行全省“农村供电所长规范化管理”技能竞赛,息烽分局再次抽选底寨供电所的陈星合所长和永靖供电所的周丛波所长参加,他俩在比赛中经过顽强拼搏,分别夺得配电线路部分第三名和营业用电部分第二名,再次为市北局争得了荣誉。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四届省公司青年文明号和团中央青年文明号单位,息烽分局非常重视团员青年的技术练兵活动,每年该局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配电比武、变电比武、装表接电比武活动,以此来提高全局青年职工的技术水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有人说马拉松之战是希腊文明的转折点,是希腊人民首次点燃自己的信心。这种信心最终为西方文明塑造了最初的轮廓。同样,对于贵阳市北供电局息烽分局来说,“青年文明号”的不断创建和不断攀登,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培育了根基,成为领跑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电力同行的先行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