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供电情系三农共谱光明曲
2006-08-01 11:40:3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7月18日上午,浙江新昌县县长夏久传、副县长罗国安来到新昌县供电局,给新昌县供电局送来了一份贵重的礼物:为表彰新昌县供电局在电力保障和支持三农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近日,新昌县政府对新昌县供电局进行通报嘉奖。
近三年来,在浙江全省电力制约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新昌县供电局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一手抓电网建设,一手抓用电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拉闸限电,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针对回山、双彩两个乡镇名茶炒制机大幅增加,用电量急剧上升的情况,投资2100余万元,于2005年底建成“10千伏制茶专线”,同时对茶区各村进行了大面积配变增容,低压线改造、电能表调换,在今年制茶高峰期间,两个乡镇没有停过一次电,不仅确保了茶农制茶用电,实现茶农稳定增收,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受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
新昌县供电局保农为农的意识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就提出了“不因电而烂掉一斤茶,不因电而插不下一亩田”的口号,曾在1995年被原电力工业部授予“三为”服务达标企业的荣誉称号。20多年过去了,供电局的这句口号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内容变了,但是精神却历久弥新。
新昌县是全国著名的“名茶之乡”,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值源自名茶生产,茶叶产业链总产值超过7亿元。2005年,新昌县实现茶叶总产值3.39亿元,其中名茶产值3.16亿元。回山镇,上世纪80年代,农民人均年收入才300多元。随着名茶产业的普及,该镇在1996年被绍兴市政府授予“名茶第一镇”称号。其中的重点名茶村在安丁一片,有雅里、植林、前丁、上西岭、渡河等村,名茶收入占农民人均净收入的60~70%左右;约有2000多户的茶叶年收入超万元。近年来,随着制茶工艺的改进,村民纷纷采用机械炒茶,我县各地炒茶机数量翻了几番,制茶用电量猛增。据雅里村村委主任杨镇介绍,该村总共420户人家,有茶机272台,光2005年就增加了40台茶机。近几年来,回山镇、双彩乡的制茶用电负荷及用电量成倍增长。就春茶季节的用电量比较,回山镇2005年4月份电量为117万千瓦时,而2004年同期为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5%;双彩乡2005年4月份电量为64万千瓦时,而2004年同期为3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0%。
去年春茶期间,供电局主供回山镇、双彩乡的中彩变电所的供电负荷已达12600千瓦,两台80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已接近满载,同时供上述乡镇的两条10千伏线路回山线和藏潭线均已大幅度超过线路输送限额。根据回山镇、双彩乡茶叶发展的趋势,茶机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还将进一步增长。自2005年起,中彩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和线路在春茶期间均已无法满足回山镇、双彩乡制茶负荷增长的需求。 一项“不计成本”的为民工程茶农特殊的用电需求深深牵动着新昌县供电局领导的心,他们想方设法地为茶农的发展创造条件。据新昌县供电局统计,从2005年到2006年3月,该局共投资1238万元对新昌县茶区239个村配网进行了改造,配变增容148台,容量1.9417万千伏安,改造高低压线路及接户线1069千米。此外,他们还投资267.53万元,对表计进行了调换。2005年春茶期间,回山镇长虬村的用电负荷节节攀升,而他们村的变压器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由原先的30千伏安增容为50千伏安、125千伏安直至200千伏安。村支书王永贤说:“为了咱村的电,供电局可真是花了血本了!”
2005年春茶一结束,供电局就组织人员对如何解决明年回山镇、双彩乡的春茶用电进行调研分析,为了更好地履行电力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切实保障广大茶农的经济利益,进一步解决制茶用电,该局决定投资630万元,其中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对中彩变电所主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同时新建10千伏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并对中采变的其他出线进行改造。谈起该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供电局的职工们摇了摇头说:“说实话,这是一个365天里只会用100个小时的工程。”但大家知道,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工程寄托了县委、县政府对茶农利益的关心,也凝聚着两个镇乡老百姓的期待和信任,对此,他们高度重视,从调查研究到项目讨论、立项、审批、设计,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专门召开了四次专题会议和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这个工程也是新昌县供电局第一次凭信誉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建设的工程,也是他们把社会效益摆在绝对首位而不计企业利益的为民工程。
在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的工程开工仪式上,新昌供电局局长娄兴江动情地说:“我们要告诉全县的农民朋友,我们新昌县供电局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信念不会动摇,我们将尽心尽力地为茶农提供服务和便利!”
3月37日,新昌县供电局召开春茶保供电工作新闻发布会,确定从4月1日至5月15日为春茶用电重点保证时期,并对制茶负荷较大的34条10千伏线路实行保供电。这已经是该局实施春茶保供电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
近三年来,在浙江全省电力制约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新昌县供电局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一手抓电网建设,一手抓用电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拉闸限电,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针对回山、双彩两个乡镇名茶炒制机大幅增加,用电量急剧上升的情况,投资2100余万元,于2005年底建成“10千伏制茶专线”,同时对茶区各村进行了大面积配变增容,低压线改造、电能表调换,在今年制茶高峰期间,两个乡镇没有停过一次电,不仅确保了茶农制茶用电,实现茶农稳定增收,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受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
新昌县供电局保农为农的意识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就提出了“不因电而烂掉一斤茶,不因电而插不下一亩田”的口号,曾在1995年被原电力工业部授予“三为”服务达标企业的荣誉称号。20多年过去了,供电局的这句口号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内容变了,但是精神却历久弥新。
新昌县是全国著名的“名茶之乡”,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值源自名茶生产,茶叶产业链总产值超过7亿元。2005年,新昌县实现茶叶总产值3.39亿元,其中名茶产值3.16亿元。回山镇,上世纪80年代,农民人均年收入才300多元。随着名茶产业的普及,该镇在1996年被绍兴市政府授予“名茶第一镇”称号。其中的重点名茶村在安丁一片,有雅里、植林、前丁、上西岭、渡河等村,名茶收入占农民人均净收入的60~70%左右;约有2000多户的茶叶年收入超万元。近年来,随着制茶工艺的改进,村民纷纷采用机械炒茶,我县各地炒茶机数量翻了几番,制茶用电量猛增。据雅里村村委主任杨镇介绍,该村总共420户人家,有茶机272台,光2005年就增加了40台茶机。近几年来,回山镇、双彩乡的制茶用电负荷及用电量成倍增长。就春茶季节的用电量比较,回山镇2005年4月份电量为117万千瓦时,而2004年同期为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5%;双彩乡2005年4月份电量为64万千瓦时,而2004年同期为3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0%。
去年春茶期间,供电局主供回山镇、双彩乡的中彩变电所的供电负荷已达12600千瓦,两台80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已接近满载,同时供上述乡镇的两条10千伏线路回山线和藏潭线均已大幅度超过线路输送限额。根据回山镇、双彩乡茶叶发展的趋势,茶机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还将进一步增长。自2005年起,中彩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和线路在春茶期间均已无法满足回山镇、双彩乡制茶负荷增长的需求。 一项“不计成本”的为民工程茶农特殊的用电需求深深牵动着新昌县供电局领导的心,他们想方设法地为茶农的发展创造条件。据新昌县供电局统计,从2005年到2006年3月,该局共投资1238万元对新昌县茶区239个村配网进行了改造,配变增容148台,容量1.9417万千伏安,改造高低压线路及接户线1069千米。此外,他们还投资267.53万元,对表计进行了调换。2005年春茶期间,回山镇长虬村的用电负荷节节攀升,而他们村的变压器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由原先的30千伏安增容为50千伏安、125千伏安直至200千伏安。村支书王永贤说:“为了咱村的电,供电局可真是花了血本了!”
2005年春茶一结束,供电局就组织人员对如何解决明年回山镇、双彩乡的春茶用电进行调研分析,为了更好地履行电力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切实保障广大茶农的经济利益,进一步解决制茶用电,该局决定投资630万元,其中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对中彩变电所主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同时新建10千伏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并对中采变的其他出线进行改造。谈起该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供电局的职工们摇了摇头说:“说实话,这是一个365天里只会用100个小时的工程。”但大家知道,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工程寄托了县委、县政府对茶农利益的关心,也凝聚着两个镇乡老百姓的期待和信任,对此,他们高度重视,从调查研究到项目讨论、立项、审批、设计,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专门召开了四次专题会议和三次党政联席会议。这个工程也是新昌县供电局第一次凭信誉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建设的工程,也是他们把社会效益摆在绝对首位而不计企业利益的为民工程。
在双彩至回山制茶专线的工程开工仪式上,新昌供电局局长娄兴江动情地说:“我们要告诉全县的农民朋友,我们新昌县供电局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信念不会动摇,我们将尽心尽力地为茶农提供服务和便利!”
3月37日,新昌县供电局召开春茶保供电工作新闻发布会,确定从4月1日至5月15日为春茶用电重点保证时期,并对制茶负荷较大的34条10千伏线路实行保供电。这已经是该局实施春茶保供电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