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写丹心――两锦供电公司服务锦州经济发展大局纪实
2006-08-04 08:44:29 来源:锦州日报
A-
A+
电力18讯: 从使用电的那天起,神秘的电就带给人们很多惊喜。而“摆弄”电的那些人,就像掌控了能驯服孙悟空的“紧箍咒”,让人们钦佩、敬畏。
几十年来,因为供电企业的独一无二和兼具政府职能,所以,在“电”问题上始终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几十年来,人们形容操控电的人为“电老虎”。
而近年来,锦州人眼中的这只老虎却少了许多虎威,多了一些“牛”性――孺子牛。于是,一个新的亲切的称谓覆盖了原来的霸气――“电黄牛”。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个称谓的改变是简单的,但它背后凝结的却是两锦供电人的汗水和心血,留给人们的是一串“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扎实脚印。
“履行社会职责是我们的责任”――身为中省直企业的两锦供电公司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当做自己的职责,关键时刻做到了让政府放心
作为中省直企业,两锦供电公司具有三个特性:该企业“顶头上司”是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对他们没有直接的行政领导权;虽然是市场经济,但由于“电”的特殊性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自然垄断”;因为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
但是,这些,并没有成为他们凭优势只顾利润的“利器”,而是将这种自然垄断的“天性”化作“助燃剂”来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助地方经济迅跑。
尽量配合、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是两锦供电公司始终恪守的原则。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稳定放在首位。
在第二届锦州笔架山海会筹备阶段,两锦供电公司承担着海会开幕式暨大型综艺晚会――《潮涌锦州湾》的临时送电工程。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自备发电车、制定可靠的保供电方案,完善配电设备,投入资金40余万元,以确保海会的电力需求。接到任务后,开发区供电分公司的干部职工从全市大局出发,加班加点进行施工,确保开幕式主会场8个电源线路按时接通。开幕式上,绚丽的舞台灯光、出色的音响效果,为海会制造了浓烈的气氛。
为支持市政府关于锦州南扩的发展战略,2006年两锦供电公司投资3471万元,建设一座66KV经贸变电所以及4条10KV配电线路,另外还投资2600万元进行66KV输电线路的改造,为小凌河以南的城市用电负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电保障。
在市府广场改造中,两锦供电公司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周密制定方案,组织精干力量施工,不但高质量地改造了市府路的配电线路、美化了环境,还为市政府节省资金100余万元。
市政府为了解决汉口街交通问题,修建立交桥,需要配电线路电杆移位,改变输电路径,两锦供电公司积极配合,精心研究方案、优化设计方案,为政府节约资金600余万元。
为配合我市的修建外环路工程,两锦供电公司自行筹集资金150万元,改建了钟屯段220KV沙洲线,保证了外环路直线畅通,极大地支持了市政工程的完美施工,同时也为市里节省了大笔工程款项。
在渤海大道及凌南道路网建设中,两锦供电公司主动介入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为工程节约资金2500余万元。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方略,两锦供电公司对锦州港30万吨油码头工程特事特办。优化66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方案,打破常规,集中力量,日夜兼程,交叉作业,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电力的配套工程,为锦州港大干快上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另外,两锦供电公司还特别重视每年一度的高考保供电工作,成立专门的保供电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供电畅通。其他例如锦州市召开的“两会”等重要的会议及活动,两锦供电公司均出钱出力,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服务工作是我们的生命线”――太多的服务故事感动着锦州人,人们把过去的“电老虎”誉为如今的“电黄牛”,两锦公司真正做到了让人民满意
以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以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两锦供电公司把优质服务提高到“生命线”的战略高度,为建设滨海新锦州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用电保障。
在一次“行风零距离”活动中,两锦供电公司总经理刘向东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太和区新民乡孙家湾村及新民村部分村民正常用电困难。因为电压不稳,水泵抽不出水,100瓦的电灯泡点起来就像40瓦的,点日光灯根本不亮,点电视“没人”。百姓的难题牵动了他们的心。勘察后得知,这地段线路属于村里自维线路,已经几十年了,不仅接户线老化、线径小,而且线路外皮许多都已经脱落,不安全隐患极大。再加上老百姓在田间、地头新建很多房屋,自己从居住地点的返表线私自拉电,造成电压降低。由于资金紧张,村里一直也没有维修。怎么办?在百姓的难题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两锦公司领导决定出资为其重修、新建线路。古塔<
几十年来,因为供电企业的独一无二和兼具政府职能,所以,在“电”问题上始终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几十年来,人们形容操控电的人为“电老虎”。
而近年来,锦州人眼中的这只老虎却少了许多虎威,多了一些“牛”性――孺子牛。于是,一个新的亲切的称谓覆盖了原来的霸气――“电黄牛”。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个称谓的改变是简单的,但它背后凝结的却是两锦供电人的汗水和心血,留给人们的是一串“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扎实脚印。
作为中省直企业,两锦供电公司具有三个特性:该企业“顶头上司”是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对他们没有直接的行政领导权;虽然是市场经济,但由于“电”的特殊性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自然垄断”;因为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
但是,这些,并没有成为他们凭优势只顾利润的“利器”,而是将这种自然垄断的“天性”化作“助燃剂”来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助地方经济迅跑。
尽量配合、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是两锦供电公司始终恪守的原则。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稳定放在首位。
在第二届锦州笔架山海会筹备阶段,两锦供电公司承担着海会开幕式暨大型综艺晚会――《潮涌锦州湾》的临时送电工程。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自备发电车、制定可靠的保供电方案,完善配电设备,投入资金40余万元,以确保海会的电力需求。接到任务后,开发区供电分公司的干部职工从全市大局出发,加班加点进行施工,确保开幕式主会场8个电源线路按时接通。开幕式上,绚丽的舞台灯光、出色的音响效果,为海会制造了浓烈的气氛。
为支持市政府关于锦州南扩的发展战略,2006年两锦供电公司投资3471万元,建设一座66KV经贸变电所以及4条10KV配电线路,另外还投资2600万元进行66KV输电线路的改造,为小凌河以南的城市用电负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用电保障。
在市府广场改造中,两锦供电公司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周密制定方案,组织精干力量施工,不但高质量地改造了市府路的配电线路、美化了环境,还为市政府节省资金100余万元。
市政府为了解决汉口街交通问题,修建立交桥,需要配电线路电杆移位,改变输电路径,两锦供电公司积极配合,精心研究方案、优化设计方案,为政府节约资金600余万元。
为配合我市的修建外环路工程,两锦供电公司自行筹集资金150万元,改建了钟屯段220KV沙洲线,保证了外环路直线畅通,极大地支持了市政工程的完美施工,同时也为市里节省了大笔工程款项。
在渤海大道及凌南道路网建设中,两锦供电公司主动介入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为工程节约资金2500余万元。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方略,两锦供电公司对锦州港30万吨油码头工程特事特办。优化66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方案,打破常规,集中力量,日夜兼程,交叉作业,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电力的配套工程,为锦州港大干快上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另外,两锦供电公司还特别重视每年一度的高考保供电工作,成立专门的保供电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供电畅通。其他例如锦州市召开的“两会”等重要的会议及活动,两锦供电公司均出钱出力,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以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以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两锦供电公司把优质服务提高到“生命线”的战略高度,为建设滨海新锦州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用电保障。
在一次“行风零距离”活动中,两锦供电公司总经理刘向东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太和区新民乡孙家湾村及新民村部分村民正常用电困难。因为电压不稳,水泵抽不出水,100瓦的电灯泡点起来就像40瓦的,点日光灯根本不亮,点电视“没人”。百姓的难题牵动了他们的心。勘察后得知,这地段线路属于村里自维线路,已经几十年了,不仅接户线老化、线径小,而且线路外皮许多都已经脱落,不安全隐患极大。再加上老百姓在田间、地头新建很多房屋,自己从居住地点的返表线私自拉电,造成电压降低。由于资金紧张,村里一直也没有维修。怎么办?在百姓的难题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两锦公司领导决定出资为其重修、新建线路。古塔<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