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守护神”――平山局西柏坡供电所记事
2006-08-09 09:43:56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在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柏坡岭上,驻守着一支弘扬西柏坡精神、文明服务、敢打硬仗的供电队伍,它就是被誉为圣地“守护神”的河北省平山县供电局西柏坡供电所。
信念不变
西柏坡供电所现有8名职工,20名农电工,管辖西柏坡、苏家庄和宅北三个乡镇54个行政村、照明客户9850户、西柏坡纪念馆、中央七二三台、河北第一和第二机械厂等企事业单位117家和10千伏线路250公里、低压线路570公里、变台246个。多年来西柏坡供电所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信念,年年把对人民的爱撒遍柏坡岭上的千家万户:西柏坡员工义务照顾孤寡、残疾人12名,义务植树3万余株,向贫困灾区和特困户捐款近万元,帮助客户解决用电故障3200多人(次),义务为旅游参观团上传统课300余场、做好人好事568件。
2005年8月16日下午,西柏坡森林公园南侧发生山洪,16名游客被洪水围困。接到救援电话后,所长崔志勇立即带队赶到现场。要想救人,必须探到对岸,可水流湍急,稍有不慎,别说救人,就连自己也会被洪水冲走。“没有时间了,同志们跟我上!”崔所长一马当先,带领6名员工,脱下衣服和鞋子,利用安全绳摸索前进,直至靠近游客。在崔志勇的指挥下,供电员工成功地将16名游客安全救出。
哪里有困难、有险情,哪里就有西柏坡供电员工的身影。近年来,西柏坡供电所参加抗洪救灾和灭火救援30余次,解救遇险群众82人,抢救财产价值360万元,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价值600万元。
本色不变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的国家和省、市领导及游客络绎不绝。西柏坡供电所秉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弘扬西柏坡精神,坚持扎根圣地、艰苦创业、服务圣地、奉献社会的方针,为西柏坡纪念馆架设专线、铺设电缆,实现了双电源供电;为纪念馆的中共中央旧址、影视厅、展览馆、石刻园、办公区和供水处等供电点,新建改造电缆3500米,架设10千伏线路12000米,低压线路26800米,新上了630千伏安和315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2004年县局投资500万元建成了西柏坡35千伏变电站,对提高西柏坡的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和政治保电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又新架了西柏坡35千伏变电站二回线路,为保障西柏坡可靠供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走进西柏坡供电所,只见场地宽阔、树木葱茏、鲜花斗艳,生活设施应有尽有,所内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平山局的基层所中数一数二。但无论供电所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如何改善,员工们艰苦奋斗、服务圣地的本色始终不变。
精神不变
危难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遇到险情总是第一个上―――西柏坡供电所多年来传承的西柏坡精神始终不变。
2003年初,平山县委、县政府在西柏坡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试点工作,为了配合这项工作,西柏坡供电所施工人员早起晚归、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为西柏坡村新建线路1680米,搬迁线路680米,安装旅游路路灯46基,低压配电盘4个,新上50千伏安变压器2台,购置垃圾箱15个,果皮桶26个,为西柏坡创建全省文明生态示范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为支持和帮助西柏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西柏坡供电所又冲在前面,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搞好西柏坡村养殖业、发展水果业的供电服务工作,先后为兴达养猪场和果品开发园区架设电力线路35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4台。
去年8月6日,正是星期六,年过七旬的王军生、邓淑贤夫妇从河南省周口市乘车来西柏坡参观旅游。当他们走到石刻园景点时,老太太邓淑贤突然犯了胃病,只见她脸色煞白,脸上流下豆大的汗珠,还不停呕吐着黄水,老伴对此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此时,西柏坡供电所员工闫兰玉正陪着广西一兄弟单位参观从这里路过,见此情景,她立即叫来所里的车将老太太送到西柏坡医院救治。到医院后老太太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们夫妇含着眼泪,向闫兰玉致谢。他俩紧紧拉着闫兰玉的手说:“你们不愧是当代的活雷锋,圣地的守护神……”
像这样倾力帮扶西柏坡、竭诚解救遇难群众的事,仅今年以来这个所就不下30件。“有困难,找供电”已成为圣地西柏坡的一句流行语。 (韩文成)
信念不变
西柏坡供电所现有8名职工,20名农电工,管辖西柏坡、苏家庄和宅北三个乡镇54个行政村、照明客户9850户、西柏坡纪念馆、中央七二三台、河北第一和第二机械厂等企事业单位117家和10千伏线路250公里、低压线路570公里、变台246个。多年来西柏坡供电所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信念,年年把对人民的爱撒遍柏坡岭上的千家万户:西柏坡员工义务照顾孤寡、残疾人12名,义务植树3万余株,向贫困灾区和特困户捐款近万元,帮助客户解决用电故障3200多人(次),义务为旅游参观团上传统课300余场、做好人好事568件。
2005年8月16日下午,西柏坡森林公园南侧发生山洪,16名游客被洪水围困。接到救援电话后,所长崔志勇立即带队赶到现场。要想救人,必须探到对岸,可水流湍急,稍有不慎,别说救人,就连自己也会被洪水冲走。“没有时间了,同志们跟我上!”崔所长一马当先,带领6名员工,脱下衣服和鞋子,利用安全绳摸索前进,直至靠近游客。在崔志勇的指挥下,供电员工成功地将16名游客安全救出。
哪里有困难、有险情,哪里就有西柏坡供电员工的身影。近年来,西柏坡供电所参加抗洪救灾和灭火救援30余次,解救遇险群众82人,抢救财产价值360万元,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价值600万元。
本色不变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的国家和省、市领导及游客络绎不绝。西柏坡供电所秉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弘扬西柏坡精神,坚持扎根圣地、艰苦创业、服务圣地、奉献社会的方针,为西柏坡纪念馆架设专线、铺设电缆,实现了双电源供电;为纪念馆的中共中央旧址、影视厅、展览馆、石刻园、办公区和供水处等供电点,新建改造电缆3500米,架设10千伏线路12000米,低压线路26800米,新上了630千伏安和315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2004年县局投资500万元建成了西柏坡35千伏变电站,对提高西柏坡的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和政治保电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又新架了西柏坡35千伏变电站二回线路,为保障西柏坡可靠供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走进西柏坡供电所,只见场地宽阔、树木葱茏、鲜花斗艳,生活设施应有尽有,所内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平山局的基层所中数一数二。但无论供电所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如何改善,员工们艰苦奋斗、服务圣地的本色始终不变。
精神不变
危难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遇到险情总是第一个上―――西柏坡供电所多年来传承的西柏坡精神始终不变。
2003年初,平山县委、县政府在西柏坡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试点工作,为了配合这项工作,西柏坡供电所施工人员早起晚归、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为西柏坡村新建线路1680米,搬迁线路680米,安装旅游路路灯46基,低压配电盘4个,新上50千伏安变压器2台,购置垃圾箱15个,果皮桶26个,为西柏坡创建全省文明生态示范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为支持和帮助西柏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西柏坡供电所又冲在前面,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搞好西柏坡村养殖业、发展水果业的供电服务工作,先后为兴达养猪场和果品开发园区架设电力线路35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4台。
去年8月6日,正是星期六,年过七旬的王军生、邓淑贤夫妇从河南省周口市乘车来西柏坡参观旅游。当他们走到石刻园景点时,老太太邓淑贤突然犯了胃病,只见她脸色煞白,脸上流下豆大的汗珠,还不停呕吐着黄水,老伴对此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此时,西柏坡供电所员工闫兰玉正陪着广西一兄弟单位参观从这里路过,见此情景,她立即叫来所里的车将老太太送到西柏坡医院救治。到医院后老太太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们夫妇含着眼泪,向闫兰玉致谢。他俩紧紧拉着闫兰玉的手说:“你们不愧是当代的活雷锋,圣地的守护神……”
像这样倾力帮扶西柏坡、竭诚解救遇难群众的事,仅今年以来这个所就不下30件。“有困难,找供电”已成为圣地西柏坡的一句流行语。 (韩文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