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唱新曲――凤阳供电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郑友良 连德胜
在安徽省东北部的淮河之滨有座山叫凤凰山,山的南面有个小城,叫凤阳。这里是著名的花鼓之乡。
多年来,凤阳供电公司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推进凤阳快速发展,使花鼓之乡声名远扬。凤阳人民在凤阳花鼓中,唱出了他们的心声:淮河弯弯千里长,明帝故里披新装,农网建设结硕果,电力为民谱新章……
网改引来凤凰栖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凤阳大地焕发了生机,党的富农政策,使凤阳迎来了美丽的凤凰。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凤阳县副县长林福江形象地说:“凤凰起飞靠翅膀,凤阳发展靠电网。”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凤阳供电人积极制定电网规划,大力加强电网建设,经过不断努力,改变了凤阳电网结构不合理,网架薄弱,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状况。电网结构日趋合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强。目前,凤阳县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3座,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
曾在凤阳工业局工作过17年的赵永康,是凤阳经济发展的见证人。他说,凤阳这几年的财政收入连年翻番,去年突破2亿元。提起供电部门的服务来,赵永康直竖大拇指:他们真是立了大功了。有了电力的可靠保障,凤阳县建材、水泥等行业迅速发展。长江矿业、韩国大宇石英玻璃公司、三立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凤阳,同时也带动了建材、轻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凤凰如今真的展翅了。百姓新编花鼓词唱道:“凤凰酣舞喜若狂,凤阳处处好风光。电力职工织电网,发展经济有保障。桂树兰花吐芬芳,天上人间好景象。党的恩情记心上,百鸟朝凤凤朝阳。”
服务助力凤高翔
在凤阳县龙阳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晶莹剔透的玻璃砖在传送带上缓缓向前移动。生产线尽头,工人们熟练地测量长度,用玻璃刀拉线,再用橡胶锤轻轻一敲,一块合乎规格的光学玻璃原材成品就诞生了。接着把玻璃砖冷却、装箱,销往海内外。
该公司总经理王大成介绍说,他们公司生产的光学玻璃技术含量很高。目前,全国能生产这种特殊玻璃的企业只有几家,产品十分畅销。当问及当初为何把工厂建在凤阳时,王大成笑着说:“这里盛产制造玻璃的石英砂,就地取材能大大减少成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电力服务好。”他说,生产这种玻璃对电的要求非常高。龙阳玻璃有限公司使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瓷铂连熔炉,如果电压达不到要求,光学玻璃中就会产生气泡,成为废品。并且,开炉后不能停电,一旦停电,就会改变玻璃溶液的黏稠度,不仅全炉产品报废,而且还会对熔炉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有可靠的电力保障。说到这里,王大成真诚地说:“电力部门做得非常好。平时常派人上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免费检查用电线路。遇到计划停电,还派人上门通知。在迎峰度夏期间,虽然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但他们还是千方百计保障供电。”王大成还讲了一个“三套方案”的故事。去年,他准备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在县工业园区新建厂房。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但是在电力线路设计上遇到了困难。凤阳供电公司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该公司免费设计线路,并提出了三套方案,供企业选择。
凤阳变成金凤凰
官塘乡淮安村距县城60多千米,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两年前,凤阳供电公司与淮安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从此,淮安村在奔小康的路上得以迈开大步前进。该村党支部书记钟承法说:“供电部门为了俺村奔小康费尽了心。”
他清楚地记得供电部门为淮安村做过的每一件事:架设了1条3千米的10千伏线路,安装了3台电动水泵,保证全村的灌溉用电,使全村3600多亩地旱涝保收;新修建了一条1.8千米的公路,使闭塞的山村与外界联系更加方便;新建了一处村民活动室,添置了新的桌椅板凳,使村民活动有了新的场所;购置了1000多元钱的科技图书,为村民科学致富提供了知识动力。
今年,凤阳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25支新农村建设电力服务队,走村串户,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村民家中。指导农民科学用电,安全用电,为农民排查电力线路,消除隐患。重点保障农业、乡镇企业的用电,使农民在致富的路上阔步前行。
如今,一首《凤阳变成金凤凰》唱出了过上好日子的凤阳人的心声:“淮河弯弯泛银浪,遍地稻谷金黄黄,高梁红哟花果香,家家户户粮满仓。花鼓越敲越响亮,歌儿越唱心越爽,凤阳变成金凤凰,胜似江南鱼米乡……”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