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玉溪大营街供电所创新供电服务 树立行业新风
2006-07-05 13:27:38 来源:云电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作者:丁鹏 张俊玮
作为一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公用事业,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水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乡镇供电所作为整个农村供电体系的前沿窗口,其供电优质服务的地位更加重要。多年来,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大营街供电所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服务创造价值、服务永无终止”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使供电所优质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玉溪供电局大营街供电所坐落于玉溪市红塔区西南部的大营街镇,距玉溪市红塔区中心城区5.5公里。大营街镇从兴办乡镇企业起家,自行积累建设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因率先在全省建设了新农村,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而迅速崛起。新型的工业化与高效生态农业相结合,使大营街获得了“云南第一村”的美誉。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动力支持,服务于“云南第一村”的大营街供电所,以农电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窗口建设为指导方向,深入贯彻南方电网公司“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坚持“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深入开展“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优质服务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家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大营街供电所是玉溪供电局供电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全所共有工作人员38人,下设所长1名,技安员1名,出纳1名,农电工35名,设有抄收、业扩装表、检查维护三个班组,担负着大营街镇、高仓镇17个村(居委会、办事处),91个自然村,172个社(组),22000余户的各种用电业务的办理和一户一表、0.4千伏电网的运行维护、事故抢修等工作。截止2006年6月,用电客户有22636户。其中一户一表18583户,动力用户4053户。辖区内共有10千伏线路19 条,10千伏配电变压器359台,容量为65208千伏安;农网低压400伏线路总长320余千米。
自2002年起,大营街供电所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本着“服务无时限,服务无小事,服务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开展了针对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五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特殊对象的供电优质服务活动。供电所为他们提供免收工时费、材料费、无偿上门服务等供电优质服务。同时,大营街供电所建立了《供电特殊服务对象档案》,档案中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后续服务,服务对象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2002年至今,已先后为大营街镇16户孤寡老人、31位残疾人、29户困难户和五保户提供特殊对象供电优质服务。
随着活动的开展,参与服务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除了供电所员工外,玉溪供电局各部门的党员队伍、青年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的不断加入,使这项活动的开展从开始至今从未间断过。活动的组织者也从大营街供电所扩展到了玉溪供电局六个供电所。几年间,玉溪供电局特殊对象优质服务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已达2000余人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众多客户和广大市民的好评。
1999年至2001年,玉溪供电局开展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随着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实施,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取消了困扰农村用电客户多年的“三电”、“三乱”现象,使广大供电客户能够“亮亮堂堂 点灯、明明白白交费”。按照“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规范管理要求,以前一个村委会使用一块总表的用电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户一表直接进入用户家中,村民们用上了更方便、更便宜的电力能源。但同时,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结束,以一家一户为对象的抄、核、收工作大大加重了乡镇供电所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难度。特别在一些地理条件特殊、电力用户分布零散的山区,更加大了供电所员工的工作难度。在大营街供电所的供电服务区内,有些村委会道路狭窄险恶,汽车无法进入,抄收人员只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去工作;还有一些村寨,例如灵秀村委会和龙潭村委会距离供电所路途遥远,要完全抄完这两个村的电表,抄收人员两地一个来回就要走两百多公里的路程。
虽然全所员工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数员工只有初中文凭,面对严峻的工作条件,大营街供电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加强教育,规范行为,定期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安全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转变农村电工的工作作风,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供电企业员工应具备的“优质服务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号召全体员工深入学习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经营型、服务型、现代化、一体化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而不断努力。
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大营街供电所积极创新电费收取办法,在收费期间派出抄收人员到各村委会设立收费点<
作为一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公用事业,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水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乡镇供电所作为整个农村供电体系的前沿窗口,其供电优质服务的地位更加重要。多年来,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大营街供电所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牢固树立“服务创造价值、服务永无终止”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使供电所优质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玉溪供电局大营街供电所坐落于玉溪市红塔区西南部的大营街镇,距玉溪市红塔区中心城区5.5公里。大营街镇从兴办乡镇企业起家,自行积累建设了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因率先在全省建设了新农村,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而迅速崛起。新型的工业化与高效生态农业相结合,使大营街获得了“云南第一村”的美誉。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动力支持,服务于“云南第一村”的大营街供电所,以农电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窗口建设为指导方向,深入贯彻南方电网公司“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坚持“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深入开展“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优质服务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家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大营街供电所是玉溪供电局供电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全所共有工作人员38人,下设所长1名,技安员1名,出纳1名,农电工35名,设有抄收、业扩装表、检查维护三个班组,担负着大营街镇、高仓镇17个村(居委会、办事处),91个自然村,172个社(组),22000余户的各种用电业务的办理和一户一表、0.4千伏电网的运行维护、事故抢修等工作。截止2006年6月,用电客户有22636户。其中一户一表18583户,动力用户4053户。辖区内共有10千伏线路19 条,10千伏配电变压器359台,容量为65208千伏安;农网低压400伏线路总长320余千米。
自2002年起,大营街供电所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本着“服务无时限,服务无小事,服务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开展了针对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五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特殊对象的供电优质服务活动。供电所为他们提供免收工时费、材料费、无偿上门服务等供电优质服务。同时,大营街供电所建立了《供电特殊服务对象档案》,档案中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后续服务,服务对象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2002年至今,已先后为大营街镇16户孤寡老人、31位残疾人、29户困难户和五保户提供特殊对象供电优质服务。
随着活动的开展,参与服务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除了供电所员工外,玉溪供电局各部门的党员队伍、青年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的不断加入,使这项活动的开展从开始至今从未间断过。活动的组织者也从大营街供电所扩展到了玉溪供电局六个供电所。几年间,玉溪供电局特殊对象优质服务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已达2000余人次,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众多客户和广大市民的好评。
1999年至2001年,玉溪供电局开展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随着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实施,理顺了农电管理体制,取消了困扰农村用电客户多年的“三电”、“三乱”现象,使广大供电客户能够“亮亮堂堂 点灯、明明白白交费”。按照“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规范管理要求,以前一个村委会使用一块总表的用电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户一表直接进入用户家中,村民们用上了更方便、更便宜的电力能源。但同时,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结束,以一家一户为对象的抄、核、收工作大大加重了乡镇供电所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难度。特别在一些地理条件特殊、电力用户分布零散的山区,更加大了供电所员工的工作难度。在大营街供电所的供电服务区内,有些村委会道路狭窄险恶,汽车无法进入,抄收人员只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去工作;还有一些村寨,例如灵秀村委会和龙潭村委会距离供电所路途遥远,要完全抄完这两个村的电表,抄收人员两地一个来回就要走两百多公里的路程。
虽然全所员工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数员工只有初中文凭,面对严峻的工作条件,大营街供电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加强教育,规范行为,定期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安全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转变农村电工的工作作风,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供电企业员工应具备的“优质服务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号召全体员工深入学习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经营型、服务型、现代化、一体化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而不断努力。
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大营街供电所积极创新电费收取办法,在收费期间派出抄收人员到各村委会设立收费点<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