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满山城――通化供电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2006-07-24 14:52:22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吕 静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通化供电公司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电力先行的作用,积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给山城大地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打造强网:助力新农村
通化供电公司管辖5个农电有限公司,为86个乡镇供电。随着地区地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用电市场的扩大,截至2005年底,通化供电公司新建了6座66千伏变电站(塔),扩建和改造66千伏变电站(塔)4座,新增主变容量21.6兆伏安,新增和改造台区16个,新建66伏线路42.25千米,同时,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33座变电站具备了“五遥”功能。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完成,农村供电可靠率由2004年的97.07%提高到99.52%。为满足通化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月26日,66千伏向阳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另外两个66千伏变电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今年,通化农村电网将新建10千伏线路23.5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20公里;新投入主变压器4台,变电总容量16.3兆伏安。该公司结合农网改造后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电网的巡视检查和负荷测试,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隐患,确保了全市的生产生活用电。
奉献爱心:倾情无电户
家住辉南县金川镇龙湾卜村南社的李则修老人是五保户,由于贫困,家里从来没用过电。辉南县农电公司金川供电所所长宗波个人出钱为老人购买了电表、电线和灯具等,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1月23日,离2006年春节还有一个星期,70多岁的李老汉第一次点亮了电灯……
为彻底解决农民用电问题,通化供电公司在今年初对无电户进行了集中调查,截至4月底,已经完成供电区域内无电户的摸底建档、资料收集工作。在调查中,针对特困户、五保户以及军烈属因经济条件无法用电的情况,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勘测设计,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爱心活动”,对无电户进行无偿捐赠,在6月底前对无电户进行了用电安装。
服务民企:勇当先行官
电力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软环境。说起通化供电公司,企业的负责人感受更多……
从今年3月1日开始,该公司总经理带领设计、营销等部门人员走访了所属四个区域的县政府,对所属的经济开发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的用电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及时掌握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和大型企业发展中负荷增长情况。
梅河口市李炉工业集中园区有26家民营企业,以工业、制造、木材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供电设备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用电需求。今年,梅河口农电公司投资720万元,新建了李炉输变电工程,新建主变两台3150千伏安,送电线路2.7公里。工程将在8月份竣工,投运后将有足够的能力满足附近新建企业的用电需求。
富霞种子培育基地是全国人大代表郝富霞同志为了引导当地农民科学种粮投资兴建的企业,可以解决20多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梅河口市农电公司给予用电优惠政策的同时,组织员工到现场勘测、设计,新装两台容量为28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线路400余米,满足了企业的扩大生产。该企业老总郝富霞动情地说:“电力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立了大功,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真诚、高效、体贴的服务让人心暖。”
在推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通化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新篇章。
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民政策的实施,通化供电公司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电力先行的作用,积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给山城大地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打造强网:助力新农村
通化供电公司管辖5个农电有限公司,为86个乡镇供电。随着地区地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用电市场的扩大,截至2005年底,通化供电公司新建了6座66千伏变电站(塔),扩建和改造66千伏变电站(塔)4座,新增主变容量21.6兆伏安,新增和改造台区16个,新建66伏线路42.25千米,同时,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33座变电站具备了“五遥”功能。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的完成,农村供电可靠率由2004年的97.07%提高到99.52%。为满足通化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月26日,66千伏向阳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另外两个66千伏变电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今年,通化农村电网将新建10千伏线路23.5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20公里;新投入主变压器4台,变电总容量16.3兆伏安。该公司结合农网改造后的实际情况,加强了对电网的巡视检查和负荷测试,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隐患,确保了全市的生产生活用电。
奉献爱心:倾情无电户
家住辉南县金川镇龙湾卜村南社的李则修老人是五保户,由于贫困,家里从来没用过电。辉南县农电公司金川供电所所长宗波个人出钱为老人购买了电表、电线和灯具等,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1月23日,离2006年春节还有一个星期,70多岁的李老汉第一次点亮了电灯……
为彻底解决农民用电问题,通化供电公司在今年初对无电户进行了集中调查,截至4月底,已经完成供电区域内无电户的摸底建档、资料收集工作。在调查中,针对特困户、五保户以及军烈属因经济条件无法用电的情况,他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勘测设计,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爱心活动”,对无电户进行无偿捐赠,在6月底前对无电户进行了用电安装。
服务民企:勇当先行官
电力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软环境。说起通化供电公司,企业的负责人感受更多……
从今年3月1日开始,该公司总经理带领设计、营销等部门人员走访了所属四个区域的县政府,对所属的经济开发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的用电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及时掌握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和大型企业发展中负荷增长情况。
梅河口市李炉工业集中园区有26家民营企业,以工业、制造、木材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供电设备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用电需求。今年,梅河口农电公司投资720万元,新建了李炉输变电工程,新建主变两台3150千伏安,送电线路2.7公里。工程将在8月份竣工,投运后将有足够的能力满足附近新建企业的用电需求。
富霞种子培育基地是全国人大代表郝富霞同志为了引导当地农民科学种粮投资兴建的企业,可以解决20多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梅河口市农电公司给予用电优惠政策的同时,组织员工到现场勘测、设计,新装两台容量为28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线路400余米,满足了企业的扩大生产。该企业老总郝富霞动情地说:“电力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立了大功,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真诚、高效、体贴的服务让人心暖。”
在推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通化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新篇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