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谋发展 创新和谐探新路――在贫困县中崛起的淅川县电业局
2006-07-24 17:26:37 来源:证券日报
A-
A+
电力18讯: 严君国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县的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属于国有大型供电企业。该局于1993年组建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局在经营管理上立足高起点,确立高目标,实现高效益,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一强三优”作为构建和谐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把“三抓一创”作为实现途径,整合内外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强化资本运营,开拓新市场,瞩目高科技,以发展奠定实力,以管理激发活力,以人才提供动力,以文化凝聚合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锻造精品“淅电”,走出了一条具有“淅电”特色的发展之路。总资产6.9亿元,2005年供电量20.35亿千瓦时,销售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5297万元,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在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位居前茅。曾先后获得 “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等荣誉,连续15年保持了“河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那么,淅川电力快速发展及取得优异业绩的奥秘在哪里呢―――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企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一辈淅电人给该局留下的光荣传统,并逐渐形成了“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服务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铸造了淅川电力事业一座座闪光的丰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该局都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企业精神,使之成为精神支柱、不竭的动力。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政治合格的管理者团队和综合人才储备库
该局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拥有一支优秀的领导干部队伍。30多年来,企业始终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学习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打造了一个团结进取、科学决策、勇于开拓、务实高效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了淅川电业领导班子特有的战斗力、凝聚力,也形成了淅电员工特有的向心力和创造力,带领全局员工实现着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大量实践表明,该局花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培养,按“梯度”全方位建立人才储备库,在充分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筑巢引凤,加大引进优秀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力度,尽快形成人才资本和技术资本优势,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打造企校合作办学平台,组织青工到外地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现场实地指导,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目前形成了具有淅电特色的“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育人机制和“精干高效、竞争有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淅川电力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协调有序的人才支持。
着力构建坚强电网,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供电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的和谐事关社会的和谐。构建坚强电网,正是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多年来该局坚持把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要摆在工作的第一位,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超前思维,科学规划,抢抓机遇,使淅川县电网建设得到了跨跃式的大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宁西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确立和实施,给淅川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自2001年以来,该局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5亿元,是建局以来前28年电网投资总额的5倍,相继实施了江铝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江沟110KV变电站技术改造、郦淅220KV输电线路等一大批工程建设项目,使其工程形成了南依靠丹江电厂,东依托华中电网,西联结西北电网的多源供电、安全可靠、稳定灵活的网架结构。近几年,该局不但没有出现“电荒”,而且近三年的供电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得到了广大用户和当地政府的好评。最近立项申报再建两座220KV和三座110KV变电站,不仅从根本上完善了淅川电网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了城区 “环网”供电,而且为全县未来经济发展和南水北调源头经济开发,备足了强大的电力能源支撑。
建设具有“淅电”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背景下,该局敏锐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审视企业价值链的演绎趋向,立足发展实际,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实现途径。因此,该局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着力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人本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给企业的技术、信息、管理、人力等生产要素一个宽广的平台,使之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首先锻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品牌意识;其次缔造全新文化理念,突出适应市场、开拓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县的河南省淅川县电业局,属于国有大型供电企业。该局于1993年组建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局在经营管理上立足高起点,确立高目标,实现高效益,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一强三优”作为构建和谐县级供电企业的目标,把“三抓一创”作为实现途径,整合内外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强化资本运营,开拓新市场,瞩目高科技,以发展奠定实力,以管理激发活力,以人才提供动力,以文化凝聚合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锻造精品“淅电”,走出了一条具有“淅电”特色的发展之路。总资产6.9亿元,2005年供电量20.35亿千瓦时,销售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5297万元,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在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位居前茅。曾先后获得 “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等荣誉,连续15年保持了“河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那么,淅川电力快速发展及取得优异业绩的奥秘在哪里呢―――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企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一辈淅电人给该局留下的光荣传统,并逐渐形成了“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服务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铸造了淅川电力事业一座座闪光的丰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该局都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企业精神,使之成为精神支柱、不竭的动力。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政治合格的管理者团队和综合人才储备库
该局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拥有一支优秀的领导干部队伍。30多年来,企业始终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学习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打造了一个团结进取、科学决策、勇于开拓、务实高效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了淅川电业领导班子特有的战斗力、凝聚力,也形成了淅电员工特有的向心力和创造力,带领全局员工实现着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大量实践表明,该局花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培养,按“梯度”全方位建立人才储备库,在充分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筑巢引凤,加大引进优秀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力度,尽快形成人才资本和技术资本优势,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打造企校合作办学平台,组织青工到外地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现场实地指导,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目前形成了具有淅电特色的“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育人机制和“精干高效、竞争有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为淅川电力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协调有序的人才支持。
着力构建坚强电网,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供电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的和谐事关社会的和谐。构建坚强电网,正是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多年来该局坚持把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要摆在工作的第一位,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超前思维,科学规划,抢抓机遇,使淅川县电网建设得到了跨跃式的大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宁西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确立和实施,给淅川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自2001年以来,该局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5亿元,是建局以来前28年电网投资总额的5倍,相继实施了江铝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江沟110KV变电站技术改造、郦淅220KV输电线路等一大批工程建设项目,使其工程形成了南依靠丹江电厂,东依托华中电网,西联结西北电网的多源供电、安全可靠、稳定灵活的网架结构。近几年,该局不但没有出现“电荒”,而且近三年的供电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得到了广大用户和当地政府的好评。最近立项申报再建两座220KV和三座110KV变电站,不仅从根本上完善了淅川电网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了城区 “环网”供电,而且为全县未来经济发展和南水北调源头经济开发,备足了强大的电力能源支撑。
建设具有“淅电”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背景下,该局敏锐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审视企业价值链的演绎趋向,立足发展实际,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的主要实现途径。因此,该局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着力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人本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给企业的技术、信息、管理、人力等生产要素一个宽广的平台,使之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首先锻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品牌意识;其次缔造全新文化理念,突出适应市场、开拓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