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瓦时的效益 ――四平供电公司实现服务、效益双赢的调查
2006-05-23 18:07:32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今年初,吉林省四平供电公司在职代会上提出“少停一次电、多卖一度电”、“不让客户无电可用”的营销理念。那么,如何实施增供扩销策略,开拓电力市场,抓住“一千瓦时”的效益,实现企业服务与效益双赢呢?针对这一课题,笔者在四平供电系统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
改出来的效益
今年,四平供电公司双辽农电公司为扶持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农改资金398.9万元,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91千米、1183基。通过农网改造,网架结构得到优化,线损率下降了1.73个百分点,供电可靠率提高了0.24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用电需求。农民家用电器再也不是摆设了,彩电、电饭煲、洗衣机等电器都能正常使用,村里还添了抽水机、脱麦机、磨面机等农用机具,还有人办起了小型加工厂。在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该公司售电量也在大幅度攀升,2006年一季度,双辽农电公司完成售电量1777.2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售7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53个百分点。
管出来的效益
线损率和售电量是决定供电企业经营效益的两个关键指标。当地国有企业正处在改制的进程中,很难依靠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企业增供扩销。四平供电公司从细微处着眼,牢牢掌控“两个关键指标”不撒手。在走访铁西供电分公司时,笔者了解到:该公司所辖新华线20―390台区在“三级利润”承包前,线损率平均在20%左右,分公司按照上级公司的统一部署,实行“营配合一”的新型承包方式后,该台区4月份的线损率降为4.88%。新的承包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承包组成员的积极性。新华线承包组人员针对台区线损率忽高忽低的问题,对台区进行了反复检查,发现台区内有一居民客户越表用电,根据该客户用电容量估算出本月用电量后,还原到台区售电量中重新进行计算,发现台区线损率仍然高达20%。他们马上对台区进行了第二次彻底检查,结果发现某电讯企业的电能表严重超差,两个症结找到了,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开拓电力市场方面,四平供电公司更是从实际出发,将工作重点聚焦在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和故障检修时间上。除了在生产系统倡导员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缩短检修工作时间、同时间争效益外,还在营销中,实行“营配合一”的承包方式,建立专项奖金。将配电维护人员列入营销承包队伍,按照故障修复时间长短,计算考核奖金。现在,该公司员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企业的利益就是员工最大的效益。”赶时间、增效益的大营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找出来的效益
在走访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梨树县的梨树农电公司时,笔者了解到,该公司多年来一直把支农服务作为电量增长的突破口。每年春耕伊始,他们及时派出支农服务小分队,帮助农户架设线路,解决打井、抗旱等用电问题。工作中,他们发现大房身乡苗圃2社40多户菜农大多用柴油机抽水浇地,便主动深入菜农当中,和他们拉家常,帮助菜农算经济账,使他们认识到,使用柴油机抽水灌溉,不仅维护起来麻烦,而且费用也高。入情入理的交谈,启发了菜农们用电的积极性。今年开春,该公司领导亲自现场办公,和菜农们商定供电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安装了一台3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低压水泥杆38级,帮助40多户菜农将灌溉方式由柴油机灌溉改为电灌。
从“牙缝”里挤效益的做法,为企业寻求到了新的用电增长点,从细微处入手,抓住一点一滴的售电机遇,让更多的电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积跬步致千里,向“一千瓦时”要效益,不仅使四平供电公司赢得了电力客户的信赖,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完成售电量71091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售电38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72%;地区线损率3.92%,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57%,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9.864%,实现了企业服务与效益的双赢。(常雨明 王 淼)
改出来的效益
今年,四平供电公司双辽农电公司为扶持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农改资金398.9万元,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91千米、1183基。通过农网改造,网架结构得到优化,线损率下降了1.73个百分点,供电可靠率提高了0.24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用电需求。农民家用电器再也不是摆设了,彩电、电饭煲、洗衣机等电器都能正常使用,村里还添了抽水机、脱麦机、磨面机等农用机具,还有人办起了小型加工厂。在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该公司售电量也在大幅度攀升,2006年一季度,双辽农电公司完成售电量1777.2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售77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53个百分点。
管出来的效益
线损率和售电量是决定供电企业经营效益的两个关键指标。当地国有企业正处在改制的进程中,很难依靠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企业增供扩销。四平供电公司从细微处着眼,牢牢掌控“两个关键指标”不撒手。在走访铁西供电分公司时,笔者了解到:该公司所辖新华线20―390台区在“三级利润”承包前,线损率平均在20%左右,分公司按照上级公司的统一部署,实行“营配合一”的新型承包方式后,该台区4月份的线损率降为4.88%。新的承包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承包组成员的积极性。新华线承包组人员针对台区线损率忽高忽低的问题,对台区进行了反复检查,发现台区内有一居民客户越表用电,根据该客户用电容量估算出本月用电量后,还原到台区售电量中重新进行计算,发现台区线损率仍然高达20%。他们马上对台区进行了第二次彻底检查,结果发现某电讯企业的电能表严重超差,两个症结找到了,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开拓电力市场方面,四平供电公司更是从实际出发,将工作重点聚焦在缩短停电检修时间和故障检修时间上。除了在生产系统倡导员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缩短检修工作时间、同时间争效益外,还在营销中,实行“营配合一”的承包方式,建立专项奖金。将配电维护人员列入营销承包队伍,按照故障修复时间长短,计算考核奖金。现在,该公司员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企业的利益就是员工最大的效益。”赶时间、增效益的大营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找出来的效益
在走访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梨树县的梨树农电公司时,笔者了解到,该公司多年来一直把支农服务作为电量增长的突破口。每年春耕伊始,他们及时派出支农服务小分队,帮助农户架设线路,解决打井、抗旱等用电问题。工作中,他们发现大房身乡苗圃2社40多户菜农大多用柴油机抽水浇地,便主动深入菜农当中,和他们拉家常,帮助菜农算经济账,使他们认识到,使用柴油机抽水灌溉,不仅维护起来麻烦,而且费用也高。入情入理的交谈,启发了菜农们用电的积极性。今年开春,该公司领导亲自现场办公,和菜农们商定供电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安装了一台3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低压水泥杆38级,帮助40多户菜农将灌溉方式由柴油机灌溉改为电灌。
从“牙缝”里挤效益的做法,为企业寻求到了新的用电增长点,从细微处入手,抓住一点一滴的售电机遇,让更多的电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积跬步致千里,向“一千瓦时”要效益,不仅使四平供电公司赢得了电力客户的信赖,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完成售电量71091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售电38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72%;地区线损率3.92%,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57%,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9.864%,实现了企业服务与效益的双赢。(常雨明 王 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