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的种子――走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企业吉林通化供电公司
2006-05-31 17:51:31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吕 静
“拥有凌云志,誓揽明月归。”“五一”前夕,吉林通化供电公司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国家电网”品牌闪耀山城
通化又被称为山城。多年来,通化供电公司把企业和电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山城百姓心中树立起“国家电网”的闪亮品牌。“十五”期间,该公司相继完成了3.3亿元的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4.59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和12项超千万元的输变电工程。通化电网日渐坚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入夜,通化的大街上,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繁华都市的景象。采访中,一位家住通化市金属制品厂附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生活的小区有5栋楼房,住着300多户居民,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抄表原本都属于物业公司管理,但物业公司没有能力维护。1994年以来,居民的电灯经常亮不起来,每度电也比其他城市居民高出近一角。去年9月,小区居民无奈之下,拨打95598热线电话向通化供电公司求助。第二天,通化供电公司出面与物业公司协调,从广大客户的利益出发,特事特办,为小区安装了一台变压器,架设了1000余米的线路,改造线路由通化供电公司直接管理。困扰该小区居民11年的用电难题得到了解决。
在今年的“真情服务日”活动中,通化供电公司服务队成员再一次来到居住在通化市龙泉街的75岁朝鲜族老人文英子的家,了解生活和用电困难。文英子无儿无女,没有生活来源的她仅靠低保金生活。2000年,通化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职工进行用电宣传时,了解到她的状况,立即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6年来,客户服务中心职工每月拿出部分工资为其交纳电费和购买生活用品,累计金额6000余元。
在“爱心送光明”活动中,来自各个专业的200多名职工成立了17个服务组,每月定期到社区、乡村、大厂矿客户中开展代缴电费、节电宣传、故障修理、低压报装等便民服务。在“爱心送温馨”活动中,团员和青年志愿者为敬老院、福利院捐款捐物,为贫困学生购买生活学习用品……通化供电公司职工用真诚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个客户,使山城大地爱心涌动,“国家电网”品牌深入人心。
“平安工程”架起长治久安桥梁
近年来,通化供电公司以电网安全、员工平安、队伍稳定、企业和谐为目标,教育全体员工以良好的公司形象、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通化公司将“平安工程”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载体。通过建立“平安机制”、打造“平安文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推出48项具体措施和主题活动,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通过出台安全生产管理从严、行风建设管理从严、领导干部管理从严的三条“高压线”,强化员工遵章守规的责任意识;通过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以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文章、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上一堂党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通过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以上党课、座谈会和演讲的形式,使职工知荣明耻;通过在广大中层及以上干部中推行《领导干部工作手册》,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以“保护人的生命、杜绝责任事故”为主题的千人签名、安全警句、安全标语征集等活动,使平安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通过在施工现场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活动,号召团员和青年为企业作贡献,将“平安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真情服务倾情“三农”
通化供电公司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本地区农电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他们提出把做好农电工作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为振兴通化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该公司新建66千伏变电站(塔)6座,扩建和改造66千伏变电站(塔)4座,新增主变容量2.16万千伏安,新增和改造台区16个,新建66伏线路42.25千米。同时,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33座变电站具备了“五遥”功能,149条10千伏配电线路实现了“拉手”联络供电。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完成,农电管理体制得到理顺,供电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农村供电可靠率由2004年的97.07%提高到99.52%。为满足通化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创新农电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用电服务水平。他们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三个十条”,在区域内212个村安装了便民服务箱,公开了报修和投诉电话;为120户100千伏安以上的大客户建立了服务档案,建
“拥有凌云志,誓揽明月归。”“五一”前夕,吉林通化供电公司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国家电网”品牌闪耀山城
通化又被称为山城。多年来,通化供电公司把企业和电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山城百姓心中树立起“国家电网”的闪亮品牌。“十五”期间,该公司相继完成了3.3亿元的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4.59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和12项超千万元的输变电工程。通化电网日渐坚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入夜,通化的大街上,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繁华都市的景象。采访中,一位家住通化市金属制品厂附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生活的小区有5栋楼房,住着300多户居民,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抄表原本都属于物业公司管理,但物业公司没有能力维护。1994年以来,居民的电灯经常亮不起来,每度电也比其他城市居民高出近一角。去年9月,小区居民无奈之下,拨打95598热线电话向通化供电公司求助。第二天,通化供电公司出面与物业公司协调,从广大客户的利益出发,特事特办,为小区安装了一台变压器,架设了1000余米的线路,改造线路由通化供电公司直接管理。困扰该小区居民11年的用电难题得到了解决。
在今年的“真情服务日”活动中,通化供电公司服务队成员再一次来到居住在通化市龙泉街的75岁朝鲜族老人文英子的家,了解生活和用电困难。文英子无儿无女,没有生活来源的她仅靠低保金生活。2000年,通化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职工进行用电宣传时,了解到她的状况,立即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6年来,客户服务中心职工每月拿出部分工资为其交纳电费和购买生活用品,累计金额6000余元。
在“爱心送光明”活动中,来自各个专业的200多名职工成立了17个服务组,每月定期到社区、乡村、大厂矿客户中开展代缴电费、节电宣传、故障修理、低压报装等便民服务。在“爱心送温馨”活动中,团员和青年志愿者为敬老院、福利院捐款捐物,为贫困学生购买生活学习用品……通化供电公司职工用真诚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个客户,使山城大地爱心涌动,“国家电网”品牌深入人心。
“平安工程”架起长治久安桥梁
近年来,通化供电公司以电网安全、员工平安、队伍稳定、企业和谐为目标,教育全体员工以良好的公司形象、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通化公司将“平安工程”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载体。通过建立“平安机制”、打造“平安文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推出48项具体措施和主题活动,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通过出台安全生产管理从严、行风建设管理从严、领导干部管理从严的三条“高压线”,强化员工遵章守规的责任意识;通过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以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文章、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上一堂党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通过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以上党课、座谈会和演讲的形式,使职工知荣明耻;通过在广大中层及以上干部中推行《领导干部工作手册》,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以“保护人的生命、杜绝责任事故”为主题的千人签名、安全警句、安全标语征集等活动,使平安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通过在施工现场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活动,号召团员和青年为企业作贡献,将“平安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真情服务倾情“三农”
通化供电公司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本地区农电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他们提出把做好农电工作与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为振兴通化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该公司新建66千伏变电站(塔)6座,扩建和改造66千伏变电站(塔)4座,新增主变容量2.16万千伏安,新增和改造台区16个,新建66伏线路42.25千米。同时,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33座变电站具备了“五遥”功能,149条10千伏配电线路实现了“拉手”联络供电。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完成,农电管理体制得到理顺,供电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农村供电可靠率由2004年的97.07%提高到99.52%。为满足通化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创新农电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用电服务水平。他们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三个十条”,在区域内212个村安装了便民服务箱,公开了报修和投诉电话;为120户100千伏安以上的大客户建立了服务档案,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