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供电公司服务新农村建设纪事
2006-06-02 09:27: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05年,吴江市与苏南其他5个县级市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各项指标要求,迈入了首批全面小康县行列。吴江市供电公司抢抓地方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坚强电网,努力创造优质供用电环境,为该市实现小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构建一流电网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把建设坚强电网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规划先行,按照市场需求,统盘考虑电网布局,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该公司一方面组织职能部门和供电所进行分镇、分行业的用电需求调研,另一方面,公司领导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市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主动上门到重点镇、村和重要客户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和用电需求。紧紧围绕全市各地用电负荷增长趋势,滚动修改“十五”电网发展规划,并完成了两期农网改造工程。
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市新建投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7个,完成220千伏扩建工程2个、110千伏扩建工程4个和一批35千伏扩建工程,新增主变总容量达286.42万千伏安。至2005年底,该市已经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站47座,主变总容量达402.28万千伏安,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为解决农村电网负荷不均衡,用电设施老化,损耗较高等问题,该公司计划完成投资8900万元,建设和改造全市配电网,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用电环境。
助力城镇建设
走进该市芦墟镇莘塔社区的莘东新村,笔者看到,1000多幢漂亮别墅整齐划一,伴随着乡间清新的空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苏南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这里就是该市临沪经济区农民动迁户的集中居住地之一。
走进该村庞志明的家,他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从老房子搬进新房子的整个过程中,供电人员真的帮了他很大忙。原来,一个动迁户由原住房搬进新居,要经过“拆掉原住房线路和电表―――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电表―――安装入住新房的线路和电表”这样一个“动迁用电三步曲”。庞志明说,他平时在外做生意,回家的时间很短,供电人员为了不影响他的生意,当他提交老宅断电和新宅通电申请时,他们立即安排,当天予以解决。更让他感动的是,一天夜晚下起了大雨,老母亲独自在家,家中跳闸停电,老母亲试着拨打了供电抢修电话,15分钟后,维修人员即冒着风雨赶来,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庞志明说,直到现在,他家里的线路再没出现过故障。
像庞志明这样,享受到供电优质服务的动迁户还有很多。撇开供电人员重复1500多次演奏“动迁用电三步曲”的辛劳不讲,诸多的细节服务,更是感动着这些处在动迁之中的居民。居民要在申请批复上签字,供电人员才能施工,而不少居民白天都要外出工作,供电人员就在他们下班后拿着批复等在他们的家门口,有时要等到晚上八九点钟。居民装修新房,遇到电路故障,一个电话,维修人员半小时内必到现场,再在半小时内排除故障。为防止居民装修时出现漏电危险,供电人员在安装临时用电线路时,也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确保了整个动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用电事故。
助推民企发展
该市七都镇群幸村村民孙根明以前在外地开办企业,生产漆包线。去年,他想扩大投资,村里希望他将企业生产基地迁回家乡,为了表示诚意,承诺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可原来的企业所在地也极力留他,并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孙根明提出,每个人都有家乡观念,我回家乡来发展是应该的,只不过我投产比较急,能否在一个月之内通电。
一个颇具规模的生产企业,一个月之内通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村党支部书记崔金根找到了吴江市供电公司七都供电所所长卢雪生。卢雪生一口答应:“一定尽全力。”随后该所抽调人力,加班加点,施工接线,终于实现了承诺。现在,孙根明的企业产销两旺,每每提起这件事,他就会乐滋滋地说,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位于该市临沪经济开发区黎里工业园的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是该园较大的民营企业。去年底,该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啤酒生产工艺要求高,需要连续性用电,为此,这家企业在今年年初提出,希望供电公司提供双电源供电。该公司得知后,立即派人上门听取厂方意见,为其当好用电参谋。通过仔细研究广东一家设计公司为该厂设计厂内配电设施后,他们认为从设计施工来看,该设计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长,随后他们从降低客户成本出发,提出了可行性方案,被该企业采纳。新方案不但节约投资成本20万元,而且为该企业日后节约用电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该工业园震洲喷气织造厂董事长王震洲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我们民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供电企业及时主动的服务,特别是随着企业的扩大,新建项目上马和电气安装工程遇到困难时,供电企业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解决用电问题。”董侠 章政英 高建新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把建设坚强电网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规划先行,按照市场需求,统盘考虑电网布局,为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该公司一方面组织职能部门和供电所进行分镇、分行业的用电需求调研,另一方面,公司领导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了解市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主动上门到重点镇、村和重要客户了解经济发展情况和用电需求。紧紧围绕全市各地用电负荷增长趋势,滚动修改“十五”电网发展规划,并完成了两期农网改造工程。
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市新建投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7个,完成220千伏扩建工程2个、110千伏扩建工程4个和一批35千伏扩建工程,新增主变总容量达286.42万千伏安。至2005年底,该市已经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站47座,主变总容量达402.28万千伏安,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为解决农村电网负荷不均衡,用电设施老化,损耗较高等问题,该公司计划完成投资8900万元,建设和改造全市配电网,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用电环境。
走进该市芦墟镇莘塔社区的莘东新村,笔者看到,1000多幢漂亮别墅整齐划一,伴随着乡间清新的空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苏南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这里就是该市临沪经济区农民动迁户的集中居住地之一。
走进该村庞志明的家,他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从老房子搬进新房子的整个过程中,供电人员真的帮了他很大忙。原来,一个动迁户由原住房搬进新居,要经过“拆掉原住房线路和电表―――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电表―――安装入住新房的线路和电表”这样一个“动迁用电三步曲”。庞志明说,他平时在外做生意,回家的时间很短,供电人员为了不影响他的生意,当他提交老宅断电和新宅通电申请时,他们立即安排,当天予以解决。更让他感动的是,一天夜晚下起了大雨,老母亲独自在家,家中跳闸停电,老母亲试着拨打了供电抢修电话,15分钟后,维修人员即冒着风雨赶来,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庞志明说,直到现在,他家里的线路再没出现过故障。
像庞志明这样,享受到供电优质服务的动迁户还有很多。撇开供电人员重复1500多次演奏“动迁用电三步曲”的辛劳不讲,诸多的细节服务,更是感动着这些处在动迁之中的居民。居民要在申请批复上签字,供电人员才能施工,而不少居民白天都要外出工作,供电人员就在他们下班后拿着批复等在他们的家门口,有时要等到晚上八九点钟。居民装修新房,遇到电路故障,一个电话,维修人员半小时内必到现场,再在半小时内排除故障。为防止居民装修时出现漏电危险,供电人员在安装临时用电线路时,也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确保了整个动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用电事故。
该市七都镇群幸村村民孙根明以前在外地开办企业,生产漆包线。去年,他想扩大投资,村里希望他将企业生产基地迁回家乡,为了表示诚意,承诺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可原来的企业所在地也极力留他,并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孙根明提出,每个人都有家乡观念,我回家乡来发展是应该的,只不过我投产比较急,能否在一个月之内通电。
一个颇具规模的生产企业,一个月之内通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村党支部书记崔金根找到了吴江市供电公司七都供电所所长卢雪生。卢雪生一口答应:“一定尽全力。”随后该所抽调人力,加班加点,施工接线,终于实现了承诺。现在,孙根明的企业产销两旺,每每提起这件事,他就会乐滋滋地说,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位于该市临沪经济开发区黎里工业园的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是该园较大的民营企业。去年底,该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啤酒生产工艺要求高,需要连续性用电,为此,这家企业在今年年初提出,希望供电公司提供双电源供电。该公司得知后,立即派人上门听取厂方意见,为其当好用电参谋。通过仔细研究广东一家设计公司为该厂设计厂内配电设施后,他们认为从设计施工来看,该设计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长,随后他们从降低客户成本出发,提出了可行性方案,被该企业采纳。新方案不但节约投资成本20万元,而且为该企业日后节约用电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该工业园震洲喷气织造厂董事长王震洲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我们民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供电企业及时主动的服务,特别是随着企业的扩大,新建项目上马和电气安装工程遇到困难时,供电企业都会主动上门,帮助解决用电问题。”董侠 章政英 高建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