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心系农民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
2006-06-15 09:15: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农电无小事 事事总关情 佛山供电局心系农民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
“农民利益无小事,越是缺电越要做好供电服务,助推佛山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保驾护航我们不仅责无旁贷,还要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时时心系农民用电、关注佛山农村发展的佛山供电局领导班子大会小会常说的一句话。
佛山供电局“农电无小事、事事总关情”的农电管理、服务理念,让佛山农民受益匪浅。这些年来,经过大规模的农网建设改造,佛山农村电网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对现在的佛山农民来说,“家有电灯灯不亮”早已成记忆中的陈年旧事,优质的供电,不仅让家里的灯亮了,更助推了他们生产的发展,电好用了,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据统计,佛山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5204元,提高到了2005年的7575元。这样的增长,离不开电力的支撑。2005年佛山市总供电量308.64亿千瓦时,其中农村用电量约275亿千瓦时,占了近90%,农村电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8%,客户满意率99.94%。
农网改造,农民用上放心电
过去,由于农村用电管理体制上的桎梏,落后的农村电网不但得不到更新改善,而且越来越残旧,电能质量差,供电不正常让农民苦不堪言,农业生产也大受影响。佛山供电人对这种现状看在眼里,痛在心头,1994年,佛山毅然开始了艰难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接管由村管理的电管站,开始全面规划和高标准整治农村电网,农村用电走向规范管理、规范服务。到1998年底,佛山53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四到户”、“五统一”。根据国家“两改一同价”的总体部署,1999年开始,佛山供电局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到2002年的四年间,就投入高达24.7亿元的资金用于农网改造,接近于佛山市建国以来几十年在农村电网上的总投资。接下来的每一年,佛山供电局都投入巨资用于农网建设改造,今年投入配网的预算资金就有4亿多元。
十年磨一剑,农电两重天。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农网改造,佛山市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有了质的改变。记者在佛山三水白泥镇欧阳村了解到,在农村电网改造前,电网的线径小、供电半径长,电能质量低,一到晚上,有的人家连光管都启动不了,更不用说看电视、开空调了;处于边远的鱼塘,想开抽水机开不了,想开增氧机也开不了;而边远的稻田也由于没有足够的电源,在枯水期不能抽水灌溉,秋后产量也大受影响。经过对农村电网线路的改造,农民们用上了安全放心电,他们可以同时开灯、看电视、享受空调了,家里传出的都是欢声笑语;电力供应有了保障,生产也有了发展,水稻增产了,鱼塘有了高产量;有的农民甚至办起了小工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科学规划,配网汇就新蓝图
袁懋振董事长强调要把配电网建设纳入规范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2005年,佛山供电局在广东省率先开始了深入到镇一级配电网的统一规划工作,以实现主配网同步发展,描绘佛山配电网的新蓝图。目前已完成了佛山各区配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顺德“十一五”配网规划》以其内容深度、适应性、可操作性方面的大突破,被定为广东省配网规划范本在全省推广。通过统一规划,佛山供电局将配电网纳入正常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工程全过程管理,建立配网建设“四控制”指标考核体系,使工程建设流程化、管理规范化。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佛山供电局建立了科学的配网工程项目库,组织专家对1800多项配网项目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年度配网项目库,对所有项目按紧急程度进行排序,打破以往层层分块的资金分配模式,实行按需分配,保证了全市配网的协调发展。
据悉,根据初步的总体规划,佛山供电局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80多亿元进行配电网建设,全市配电网改造覆盖率将达85%。
用心服务,点滴之间见真情
农民利益无小事,农民用电无小事,为了佛山农村的更快更好发展,佛山供电局总是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鱼塘养殖业是一些乡镇的支柱产业。高密度的鱼塘养殖,时刻离不开电力增氧,突然的停电往往给养殖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现在,佛山农民在这方面是越来越放心。“今年以来,我们村还没有发生过一起由于错峰用电导致的死鱼事件。”佛山九江镇河清村委会刘主任说。近几年来,当地供电所密切做好与养殖户的沟通,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合理调配错峰用电,负荷允许时第一时间给鱼塘养殖户恢复供电,使养殖用电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佛山供电局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针对线路跌落式熔断器单相跌落影响容易引起鱼塘增氧机损坏的现象,该局采购了新式的熔断器并在鱼塘养殖客户供电线路上进行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使<
“农民利益无小事,越是缺电越要做好供电服务,助推佛山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保驾护航我们不仅责无旁贷,还要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时时心系农民用电、关注佛山农村发展的佛山供电局领导班子大会小会常说的一句话。
佛山供电局“农电无小事、事事总关情”的农电管理、服务理念,让佛山农民受益匪浅。这些年来,经过大规模的农网建设改造,佛山农村电网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对现在的佛山农民来说,“家有电灯灯不亮”早已成记忆中的陈年旧事,优质的供电,不仅让家里的灯亮了,更助推了他们生产的发展,电好用了,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据统计,佛山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5204元,提高到了2005年的7575元。这样的增长,离不开电力的支撑。2005年佛山市总供电量308.64亿千瓦时,其中农村用电量约275亿千瓦时,占了近90%,农村电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8%,客户满意率99.94%。
农网改造,农民用上放心电
过去,由于农村用电管理体制上的桎梏,落后的农村电网不但得不到更新改善,而且越来越残旧,电能质量差,供电不正常让农民苦不堪言,农业生产也大受影响。佛山供电人对这种现状看在眼里,痛在心头,1994年,佛山毅然开始了艰难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接管由村管理的电管站,开始全面规划和高标准整治农村电网,农村用电走向规范管理、规范服务。到1998年底,佛山53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四到户”、“五统一”。根据国家“两改一同价”的总体部署,1999年开始,佛山供电局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到2002年的四年间,就投入高达24.7亿元的资金用于农网改造,接近于佛山市建国以来几十年在农村电网上的总投资。接下来的每一年,佛山供电局都投入巨资用于农网建设改造,今年投入配网的预算资金就有4亿多元。
十年磨一剑,农电两重天。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农网改造,佛山市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有了质的改变。记者在佛山三水白泥镇欧阳村了解到,在农村电网改造前,电网的线径小、供电半径长,电能质量低,一到晚上,有的人家连光管都启动不了,更不用说看电视、开空调了;处于边远的鱼塘,想开抽水机开不了,想开增氧机也开不了;而边远的稻田也由于没有足够的电源,在枯水期不能抽水灌溉,秋后产量也大受影响。经过对农村电网线路的改造,农民们用上了安全放心电,他们可以同时开灯、看电视、享受空调了,家里传出的都是欢声笑语;电力供应有了保障,生产也有了发展,水稻增产了,鱼塘有了高产量;有的农民甚至办起了小工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科学规划,配网汇就新蓝图
袁懋振董事长强调要把配电网建设纳入规范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2005年,佛山供电局在广东省率先开始了深入到镇一级配电网的统一规划工作,以实现主配网同步发展,描绘佛山配电网的新蓝图。目前已完成了佛山各区配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顺德“十一五”配网规划》以其内容深度、适应性、可操作性方面的大突破,被定为广东省配网规划范本在全省推广。通过统一规划,佛山供电局将配电网纳入正常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工程全过程管理,建立配网建设“四控制”指标考核体系,使工程建设流程化、管理规范化。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佛山供电局建立了科学的配网工程项目库,组织专家对1800多项配网项目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年度配网项目库,对所有项目按紧急程度进行排序,打破以往层层分块的资金分配模式,实行按需分配,保证了全市配网的协调发展。
据悉,根据初步的总体规划,佛山供电局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80多亿元进行配电网建设,全市配电网改造覆盖率将达85%。
用心服务,点滴之间见真情
农民利益无小事,农民用电无小事,为了佛山农村的更快更好发展,佛山供电局总是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鱼塘养殖业是一些乡镇的支柱产业。高密度的鱼塘养殖,时刻离不开电力增氧,突然的停电往往给养殖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现在,佛山农民在这方面是越来越放心。“今年以来,我们村还没有发生过一起由于错峰用电导致的死鱼事件。”佛山九江镇河清村委会刘主任说。近几年来,当地供电所密切做好与养殖户的沟通,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合理调配错峰用电,负荷允许时第一时间给鱼塘养殖户恢复供电,使养殖用电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佛山供电局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针对线路跌落式熔断器单相跌落影响容易引起鱼塘增氧机损坏的现象,该局采购了新式的熔断器并在鱼塘养殖客户供电线路上进行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