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钊故里供电人----记河北省乐亭县电力局
赵路明 李冬红
河北省乐亭县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多年来,乐亭电力局全体员工继承大钊遗志,弘扬大钊精神,努力为大钊故乡的发展和腾飞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吹响发展号
乐亭县办电始于1958年。到1960年,全县仅有变电站3座,变电总容量4.35万千伏安,10千伏配电线路642千米,低压线路1459千米,年供电量3237万千瓦时,有65个村未通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20年间,乐亭供电人以“超前发展、服务大局”的开拓精神,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新建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11.29万千伏安,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428千米,全县供电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5倍,通电率达到100%,排灌用电率达到100%,供电可靠率达到99.7%,基本解决了线路简陋、拉闸限电频繁的问题。
1998年,“两改一同价”工程开始实施,乐亭电力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乐亭供电人不等不靠,立足全县大局谋发展,结合电网实际找差距,科学绘制全县电力发展蓝图,认真制定农网改造计划,投入1.278亿元资金,对乐亭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
为搞好这项德政工程,乐亭供电人冒酷暑、斗严寒,克服种种困难,以实际行动实践“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到2001年底,全县680个村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共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4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76千米,低压线路1363千米。据统计,农网改造工程竣工后,乐亭县每年电量损失减少6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285万元,全县的工业用电量比农网改造前提高了20.4%,农业用电量比农网改造前增加了24%。
念好管理经
针对新形势,谋化新思路,制定新措施。乐亭电力局从增强员工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入手,规范企业管理,优化投资环境,挖潜增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推动了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在企业高速发展阶段,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稳定。乐亭电力局不断强化职工安全责任意识,把制定安全目标与建立工作质量标准结合起来,形成制度。引导职工认识到:平时工作到位,维护检修质量高,关键时刻才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该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事故责任人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罚。组织用电营业专项普查,下大力气治理私拉乱接、违章用电和私自转变用电性质等现象。
该局建立行风建设责任制,强化“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制定覆盖各业务流程的考核办法,建立建全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实现优质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唱好服务曲
近几年,乐亭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乐亭电力局始终站在服务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抓大事,办实事,加快电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了县城内路灯建设和改造任务,新安装路灯2000多盏,为乐亭创建全国文明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解决用电高峰时段线路“卡脖子”的问题,乐亭电力局投资1500万元,为蔡各庄110千伏变电站和古河35千伏变电站增容,新建翔云岛35千伏变电站,为南部沿海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供电环境。乐亭电力局为解决农民实际困难,采取“当地政府出一点,村民群众集一点,电力部门帮一点”的办法,先后投资60余万元,为姜各庄镇马庄子、杨庄、王庄3个村新建配电线路11.8千米,新安装配电变压器3台,彻底结束了这几个村50多年来农田灌溉无电用的历史。乐亭县实施沿海稻田改造工程以来,乐亭电力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保证稻田改造用电需要。施工人员深入农户调查摸底,下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测,科学地做好配套电力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该局投资210万元,架设10千伏线路64.6千米,竖立电杆865基,安装配变162台1.08万千伏安,新打机井1000余眼,有效地解决了沿海稻改区用电“卡脖子”的问题。
以服务促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乐亭电力事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目前,乐亭电力局供电辖区内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17.4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9座,变电容量6.05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1186千米,变电容量21.46万千伏安。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充足的电力供应,为乐亭县顺利实施“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兴县”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