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节能 示范先行 ――沙洋供电公司节能工作纪实
2006-06-16 16:08:58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雷 鹏 何培湘
位于湖北江汉平原腹地的沙洋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创建“农网节能示范县”活动,沙洋县被列为示范县之一。沙洋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制定节能试点方案,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启动节能试点县创建工作。
技术立新功
2005年,沙洋供电公司投入278万元,对农村配网供电半径大、线径细、迂回供电、容载不匹配的台区进行综合治理。为解决“大马拉小车”问题,该公司在部分台区安装了母子变压器。
何为“母子变压器”?在沈集镇王田三组,笔者看到,三根电杆之间,两台变压器共用一条母线,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供农忙季节抗旱使用,另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仅供农闲季节照明使用。遇到抗旱用电高峰,“母子俩”齐上阵。据沈集供电营业所员工陈全新介绍,在沈集供电辖区内,有8个台区安装了母子变压器。负荷高时选用大容量变压器,负荷低时选用小容量变压器,节能效果明显。据测算,8个配电台区全年降损约1.2万千瓦时。
通过节能改造,沙洋供电公司还解决了保护、计量二次回路共用一条线的问题,将所有开关计量和测量回路分开,降低二次压降,解决了计量回路二次压降超差造成的电量流失及考核失真等问题。据测算,改造变电站后,沙洋供电公司年供电量增加156万千瓦时,线损率下降了0.35个百分点。
一次,在10千伏母线上加装5000千乏无功补偿装置时,施工人员按规定在电抗器周围加装了铁丝网安全护栏。运行时,铁丝网发热,有人怀疑该装置的节能性。经分析发现,这一奇怪现象是护栏与电抗器距离太近,电抗器产生的涡流使护栏发热。技术人员仅在护栏上加装了4块绝缘块,两处断开护栏,就解决了护栏发热的问题。该装置使沙洋变110千伏功率因数由0.93上升到0.96,线损率降低了0.3个百分点,每年节电93万千瓦时。
管理有新意
“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管理水平也要提高,否则节能降耗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沙洋供电公司总经理董旭说。
2005年以来,沙洋供电公司开始推行精细化管理。广泛深入开展配电台区设备评级工作,建立配电台区的配变参数、中低压线路参数、计量装置参数、用电户数等基本数据信息库,进行数据集中分析,判定配电台区设备设施的状态级别。该公司建立了各类台区和线路的理论线损数据库,使设备基础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计量管理方面,该公司推行大计量集中管理,实施计量装置精度改造和防窃电设施改造;对台区以下所有用户计量装置进行台号、户号、箱号、表号的数码标识,促进了计量抄、核、收数字化管理。
针对农村临时用电私拉乱接问题,该公司广泛推行“五件套”(电表、刀闸、剩余电流保护器、配电箱、挂锁)装置。给两万多个有小型潜水泵的农户建立临时用电户口,每户安装流动或固定的“五件套”计量保护装置,堵塞电量流失漏洞。
奋斗无止境
在节能降耗的实践中,沙洋供电公司广大职工自主创新,取得了多项成果。
农电工袁甫针对配电网络交流接触器运行噪音大、耗电高、线圈易烧毁问题,研制了“无声节电”交流接触器。经过试运行,线圈噪音消除,寿命延长,节电效果好。这种新型交流接触器的成本仅50元,只有市场上同类接触器价格的1/10。
该公司技术人员还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研制开发了理论线损计算系统和低压智能型综合保护器。其中,低压智能型综合保护器集剩余电流总保护、过流过热保护、远程无线控制、三相数字电流表等多种保护控制和监测功能于一体,智能集成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投运后实现了管理信息共享、遥测遥控和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从大的方面讲,节能有利于新农网的建设,利国利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支撑;从小的方面讲,对当地用电客户和供电企业有百利而无一害。刚开始,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多,困难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步显现,人们的疑虑消失了。”董旭这样说。
截至2005年底,沙洋供电公司综合线损率为9.88%,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节电1075万千瓦时,降损收益370万元。目前,湖北省电力公司借鉴沙洋县示范先行的有益探索,已将农网高能耗改造工程纳入三年降损节能规划。湖北全省的农网节能降耗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位于湖北江汉平原腹地的沙洋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创建“农网节能示范县”活动,沙洋县被列为示范县之一。沙洋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制定节能试点方案,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启动节能试点县创建工作。
2005年,沙洋供电公司投入278万元,对农村配网供电半径大、线径细、迂回供电、容载不匹配的台区进行综合治理。为解决“大马拉小车”问题,该公司在部分台区安装了母子变压器。
何为“母子变压器”?在沈集镇王田三组,笔者看到,三根电杆之间,两台变压器共用一条母线,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供农忙季节抗旱使用,另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仅供农闲季节照明使用。遇到抗旱用电高峰,“母子俩”齐上阵。据沈集供电营业所员工陈全新介绍,在沈集供电辖区内,有8个台区安装了母子变压器。负荷高时选用大容量变压器,负荷低时选用小容量变压器,节能效果明显。据测算,8个配电台区全年降损约1.2万千瓦时。
通过节能改造,沙洋供电公司还解决了保护、计量二次回路共用一条线的问题,将所有开关计量和测量回路分开,降低二次压降,解决了计量回路二次压降超差造成的电量流失及考核失真等问题。据测算,改造变电站后,沙洋供电公司年供电量增加156万千瓦时,线损率下降了0.35个百分点。
一次,在10千伏母线上加装5000千乏无功补偿装置时,施工人员按规定在电抗器周围加装了铁丝网安全护栏。运行时,铁丝网发热,有人怀疑该装置的节能性。经分析发现,这一奇怪现象是护栏与电抗器距离太近,电抗器产生的涡流使护栏发热。技术人员仅在护栏上加装了4块绝缘块,两处断开护栏,就解决了护栏发热的问题。该装置使沙洋变110千伏功率因数由0.93上升到0.96,线损率降低了0.3个百分点,每年节电93万千瓦时。
“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管理水平也要提高,否则节能降耗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沙洋供电公司总经理董旭说。
2005年以来,沙洋供电公司开始推行精细化管理。广泛深入开展配电台区设备评级工作,建立配电台区的配变参数、中低压线路参数、计量装置参数、用电户数等基本数据信息库,进行数据集中分析,判定配电台区设备设施的状态级别。该公司建立了各类台区和线路的理论线损数据库,使设备基础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计量管理方面,该公司推行大计量集中管理,实施计量装置精度改造和防窃电设施改造;对台区以下所有用户计量装置进行台号、户号、箱号、表号的数码标识,促进了计量抄、核、收数字化管理。
针对农村临时用电私拉乱接问题,该公司广泛推行“五件套”(电表、刀闸、剩余电流保护器、配电箱、挂锁)装置。给两万多个有小型潜水泵的农户建立临时用电户口,每户安装流动或固定的“五件套”计量保护装置,堵塞电量流失漏洞。
在节能降耗的实践中,沙洋供电公司广大职工自主创新,取得了多项成果。
农电工袁甫针对配电网络交流接触器运行噪音大、耗电高、线圈易烧毁问题,研制了“无声节电”交流接触器。经过试运行,线圈噪音消除,寿命延长,节电效果好。这种新型交流接触器的成本仅50元,只有市场上同类接触器价格的1/10。
该公司技术人员还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研制开发了理论线损计算系统和低压智能型综合保护器。其中,低压智能型综合保护器集剩余电流总保护、过流过热保护、远程无线控制、三相数字电流表等多种保护控制和监测功能于一体,智能集成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投运后实现了管理信息共享、遥测遥控和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从大的方面讲,节能有利于新农网的建设,利国利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支撑;从小的方面讲,对当地用电客户和供电企业有百利而无一害。刚开始,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多,困难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步显现,人们的疑虑消失了。”董旭这样说。
截至2005年底,沙洋供电公司综合线损率为9.88%,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节电1075万千瓦时,降损收益370万元。目前,湖北省电力公司借鉴沙洋县示范先行的有益探索,已将农网高能耗改造工程纳入三年降损节能规划。湖北全省的农网节能降耗工作正在全面铺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