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电力局争创省一流供电企业纪实
2006-04-13 09:09: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汪国兴 通讯员高慧蓉 张立
在记忆深处,煤油灯和电灯泡曾交替伴随我生活、学习和成长。那时候,家中经常停电,只好用煤油灯代替照明。尤其是寒冷的冬夜,要是一连几天不来电,某一天又突然来电了,我和同伴们都会非常兴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敦煌电力蓬勃发展,城乡用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大小企业生机勃勃,机器欢声不停,夜晚城市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万家灯火,灿若繁星。近日,笔者到敦煌农村采访,住在小康住宅里的农户们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如今电器能正常使用了,电力充足了,灯泡更亮了,城乡电价一样了,刮风下雨也不停电了……"这一变化证明敦煌电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一
在敦煌市区北门,绿树映衬下有一座办公条件一流、服务热情的敦煌电力公司,笔者在该公司会议室看到这样一幕:近年来,由群众自发赠送的82面锦旗、牌匾格外显眼,它们被反拍成照片集中张贴在会议室的显眼位置。可见敦煌电力公司的企业形象在当地群众中的地位。
循着敦煌电力的发展史,“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勤奋努力、以人为本、科技兴起”的24字经营企业战略,无疑是敦煌电力公司艰辛发展的“法宝”。
翻开敦煌电力公司的情况介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公司概况:即承担着全市3个乡镇,9个乡的城乡电力供应,年供电量近1亿千瓦时,所属辖区建成110千伏218.4公里,35千伏线路283.8公里,10千伏线路768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792.3公里,安装配变电压器1387台,有各型变电所10座,全公司有正式职工392人,下属企业有天然气公司、宾馆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几任领导、职工的齐心协力奋战,寒暑往来,披星戴月,他们用实际行动和热情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曲敦煌电力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奉献的凯歌。
在该公司的荣誉榜上笔者看到,2001年敦煌电力公司被省电力局命名为“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集体”;2002年以来连续获得酒泉地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4年被嘉峪关电力公司评为农电管理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敦煌市评为行业民主评议第一名;2004年该公司又顺利通过省电力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验收。供售电量突破1亿元大关。诸多成绩的取得,是敦煌电力公司干部职工,严格履行职责、扎实苦干,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双赢的有力见证。
二
敦煌市电力公司经理韩成这样对笔者说: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首先态度要端正,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班子要团结,企业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于解决的难事、实事,这样的"班子"才是民主,有凝聚力,深得民心的班子。
敦煌电力公司党委书记李吉成则表示,班子团结了,职工思想稳定了,干劲十足了,其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平时的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就是大家的行动指南,今后该公司要力争创建“学习型企业”。
笔者从敦煌电力公司获得这样一组数字:2000年,敦煌电力公司发购电量为9000万千瓦时,完成工业总产值54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2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782元;而到了2004年,该公司全公司供、购电量达到了1.19亿千瓦时,完成工业总产值59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14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39200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敦煌电力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那么,其原动力在哪儿呢?敦煌电力公司干部乔兆瑞做了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企业运转犹如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领导班子是火车头,干部职工是加速器,保证安全是前提,齐心协力出成绩,关键环节上找问题”。
正如这位干部所说的那样,敦煌电力公司一班人团结鼓劲、取长补短,从抓班子建设入手,不断提高了“一班人”和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2003年以来,该公司先后选派28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各级、各类相关学习、培训班,使他们的素质普遍提高。并对11个灌所的供电所所长实行了竞聘上岗,使管理干部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同时还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目前全公司80%的班组是党员。工、青、妇等组织也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以人为本,教育优先”是该公司多年来争创一流的科技兴起战略。连年来,全公司不断打造职工新形象,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组织演讲会,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使职工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该公司80名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还报名参加了
在记忆深处,煤油灯和电灯泡曾交替伴随我生活、学习和成长。那时候,家中经常停电,只好用煤油灯代替照明。尤其是寒冷的冬夜,要是一连几天不来电,某一天又突然来电了,我和同伴们都会非常兴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敦煌电力蓬勃发展,城乡用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大小企业生机勃勃,机器欢声不停,夜晚城市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万家灯火,灿若繁星。近日,笔者到敦煌农村采访,住在小康住宅里的农户们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如今电器能正常使用了,电力充足了,灯泡更亮了,城乡电价一样了,刮风下雨也不停电了……"这一变化证明敦煌电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在敦煌市区北门,绿树映衬下有一座办公条件一流、服务热情的敦煌电力公司,笔者在该公司会议室看到这样一幕:近年来,由群众自发赠送的82面锦旗、牌匾格外显眼,它们被反拍成照片集中张贴在会议室的显眼位置。可见敦煌电力公司的企业形象在当地群众中的地位。
循着敦煌电力的发展史,“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勤奋努力、以人为本、科技兴起”的24字经营企业战略,无疑是敦煌电力公司艰辛发展的“法宝”。
翻开敦煌电力公司的情况介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公司概况:即承担着全市3个乡镇,9个乡的城乡电力供应,年供电量近1亿千瓦时,所属辖区建成110千伏218.4公里,35千伏线路283.8公里,10千伏线路768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792.3公里,安装配变电压器1387台,有各型变电所10座,全公司有正式职工392人,下属企业有天然气公司、宾馆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几任领导、职工的齐心协力奋战,寒暑往来,披星戴月,他们用实际行动和热情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曲敦煌电力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奉献的凯歌。
在该公司的荣誉榜上笔者看到,2001年敦煌电力公司被省电力局命名为“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集体”;2002年以来连续获得酒泉地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4年被嘉峪关电力公司评为农电管理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敦煌市评为行业民主评议第一名;2004年该公司又顺利通过省电力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验收。供售电量突破1亿元大关。诸多成绩的取得,是敦煌电力公司干部职工,严格履行职责、扎实苦干,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双赢的有力见证。
敦煌市电力公司经理韩成这样对笔者说: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首先态度要端正,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班子要团结,企业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于解决的难事、实事,这样的"班子"才是民主,有凝聚力,深得民心的班子。
敦煌电力公司党委书记李吉成则表示,班子团结了,职工思想稳定了,干劲十足了,其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平时的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就是大家的行动指南,今后该公司要力争创建“学习型企业”。
笔者从敦煌电力公司获得这样一组数字:2000年,敦煌电力公司发购电量为9000万千瓦时,完成工业总产值54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2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782元;而到了2004年,该公司全公司供、购电量达到了1.19亿千瓦时,完成工业总产值59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14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39200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敦煌电力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那么,其原动力在哪儿呢?敦煌电力公司干部乔兆瑞做了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企业运转犹如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领导班子是火车头,干部职工是加速器,保证安全是前提,齐心协力出成绩,关键环节上找问题”。
正如这位干部所说的那样,敦煌电力公司一班人团结鼓劲、取长补短,从抓班子建设入手,不断提高了“一班人”和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2003年以来,该公司先后选派28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各级、各类相关学习、培训班,使他们的素质普遍提高。并对11个灌所的供电所所长实行了竞聘上岗,使管理干部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同时还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目前全公司80%的班组是党员。工、青、妇等组织也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以人为本,教育优先”是该公司多年来争创一流的科技兴起战略。连年来,全公司不断打造职工新形象,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组织演讲会,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使职工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该公司80名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还报名参加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