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临颍县电业局全面服务南街村发展侧记
2006-04-21 18:42:40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夏占民
这是一个只有1.78平方公里土地、800余户3000多口人的小村子。从1984年到2006年的22年间,这个小村子从实际出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循环封闭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解决了1万余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个村与其他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始终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是如今闻名海内外的“红色亿元村”――河南南街村。
多年来,河南临颍县电业局始终坚持为南街村的高速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证,站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最前沿,使南街村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银线架起致富路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前三强中,南街村是唯一的内地农村。与长三角的华西村和环渤海的大邱庄相比,中原农村南街村没有太多的地缘优势;与地处沿海并享有各种开放政策的华西村和大邱庄相比,地处中部的南街村政策优势也显单薄。南街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除了依托中原农业优势,靠南街村人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南街村。
这里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南街村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新建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更好地对学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进行教育。
但是,昔日的南街村简直不堪回首。“南街村贫穷,而且是共同贫穷。”从1963年到1984年当了21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刘坤岭老人一提起过去就心酸不已。“60%的村民住的是破草房,人均8分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只能挣一口饭吃。就连生产队牲口棚里点灯用油的钱,也要靠群众凑,村集体买不起7分钱1斤的平价煤油。”
1977年,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大胆突破,东拼西凑了3万元钱建起了面粉厂。厂房建起来了,设备拉回来了,但是没钱办电怎么办?正在王宏斌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起了临颍县电业局。了解到情况后,临颍县电业局没有丝毫犹豫,抽出精兵强将,冒严寒、战风雪,克服种种困难,仅用13天时间就从临颍变电站为南街村架设起了一条4公里的10千伏专用线路,还为南街村增添3台2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南街村向小康社会迈出第一步铺平了道路。
用电上没有后顾之忧,南街村村办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目前,南街村已经形成年生产能力为10.6万吨的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之一,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下设26个企业,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就有5家,产品有22个系列200个品种,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国。
电力引来金凤凰
为支持南街村更快更好地发展,临颍县电业局先后帮助南街村建起了35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保证了南街村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南街村实现一个又一个重大转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对南街村进一步招商引资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内田贸易株式会社总裁到南街村考察后对王宏斌说:“南街村先进的电力设施、充足的电力供应是一大优势。我们决定在南街村投资办厂。”不到一个月,内田贸易株式会社与南街村正式签订了联合建立麦恩食品有限公司的协议。随后,日本TOM株式会社等外资企业也相继投巨资在南街村办厂,使南街村的麦恩食品、鲜湿面、拉拉面等迅速在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登陆。
村办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南街村用电量的激增。2005年南街村全村用电量达到4976.7万千瓦时,与2004年4127.1万千瓦时相比增长了21%。实现供电可靠率99.72%,综合电压合格率97.12%,综合线损率5.1%,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明显提高。
新形势下,在南街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临颍县电业局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以“电网坚强、持续发展、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供用和谐”为目标,不断加强对南街村的电力支持,当好南街村发展的先行官。目前,一座占地140亩,投资2.766亿元,年发电量为1.44亿千瓦时的秸秆发电厂即将落户南街村。电厂建成后,将以玉米、小麦秸秆为燃料,年节约标准煤5万吨,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灰渣还可为农田提供优质钾肥,从而大大减轻秸秆废料的污染。临颍县电业局积极为电厂电量的送出做好准备,加紧电网规划与建设,为南街村早日用上绿色电作出新贡献。
采访临近结束时,我们向全国人大代表、南街村党委
这是一个只有1.78平方公里土地、800余户3000多口人的小村子。从1984年到2006年的22年间,这个小村子从实际出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循环封闭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200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解决了1万余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个村与其他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始终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是如今闻名海内外的“红色亿元村”――河南南街村。
多年来,河南临颍县电业局始终坚持为南街村的高速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证,站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最前沿,使南街村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银线架起致富路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前三强中,南街村是唯一的内地农村。与长三角的华西村和环渤海的大邱庄相比,中原农村南街村没有太多的地缘优势;与地处沿海并享有各种开放政策的华西村和大邱庄相比,地处中部的南街村政策优势也显单薄。南街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除了依托中原农业优势,靠南街村人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南街村。
这里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南街村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新建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更好地对学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进行教育。
但是,昔日的南街村简直不堪回首。“南街村贫穷,而且是共同贫穷。”从1963年到1984年当了21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刘坤岭老人一提起过去就心酸不已。“60%的村民住的是破草房,人均8分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只能挣一口饭吃。就连生产队牲口棚里点灯用油的钱,也要靠群众凑,村集体买不起7分钱1斤的平价煤油。”
1977年,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斌大胆突破,东拼西凑了3万元钱建起了面粉厂。厂房建起来了,设备拉回来了,但是没钱办电怎么办?正在王宏斌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起了临颍县电业局。了解到情况后,临颍县电业局没有丝毫犹豫,抽出精兵强将,冒严寒、战风雪,克服种种困难,仅用13天时间就从临颍变电站为南街村架设起了一条4公里的10千伏专用线路,还为南街村增添3台2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南街村向小康社会迈出第一步铺平了道路。
用电上没有后顾之忧,南街村村办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目前,南街村已经形成年生产能力为10.6万吨的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之一,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下设26个企业,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就有5家,产品有22个系列200个品种,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国。
电力引来金凤凰
为支持南街村更快更好地发展,临颍县电业局先后帮助南街村建起了35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保证了南街村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南街村实现一个又一个重大转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对南街村进一步招商引资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内田贸易株式会社总裁到南街村考察后对王宏斌说:“南街村先进的电力设施、充足的电力供应是一大优势。我们决定在南街村投资办厂。”不到一个月,内田贸易株式会社与南街村正式签订了联合建立麦恩食品有限公司的协议。随后,日本TOM株式会社等外资企业也相继投巨资在南街村办厂,使南街村的麦恩食品、鲜湿面、拉拉面等迅速在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登陆。
村办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南街村用电量的激增。2005年南街村全村用电量达到4976.7万千瓦时,与2004年4127.1万千瓦时相比增长了21%。实现供电可靠率99.72%,综合电压合格率97.12%,综合线损率5.1%,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明显提高。
新形势下,在南街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临颍县电业局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以“电网坚强、持续发展、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供用和谐”为目标,不断加强对南街村的电力支持,当好南街村发展的先行官。目前,一座占地140亩,投资2.766亿元,年发电量为1.44亿千瓦时的秸秆发电厂即将落户南街村。电厂建成后,将以玉米、小麦秸秆为燃料,年节约标准煤5万吨,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灰渣还可为农田提供优质钾肥,从而大大减轻秸秆废料的污染。临颍县电业局积极为电厂电量的送出做好准备,加紧电网规划与建设,为南街村早日用上绿色电作出新贡献。
采访临近结束时,我们向全国人大代表、南街村党委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