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市电业公司发展30年记事(四)
2006-05-12 11:45:47 来源:工人日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杨明清 本报通讯员王锋 孙洪涛 邓瑞强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要点燃员工自主创新的热情,领导者必须以人为本,让管理走向和谐,管在理上才能管出效益。”这是平度市电业公司经理侯文焕的最大心得。不拘一格,鼓励创新
身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侯文焕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出许多独特的观点。
“野鸭精神”是侯文焕始终倡导的一种人才观。在他看来,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大都爱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讲的是真话。对这样的员工,该重用的就重用,不需要过多的犹豫。
“野鸭或许能被人们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的这句名言,时常被侯文焕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工程管理涉及到物资、财务、生产、施工等很多部门,涉及到计划、施工、材料供给、资金调度、剩余材料处理等很多环节,特别容易造成物资浪费,出现资金利用率低下的现象。
发现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位下属公司经理成了“野鸭”。他先对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提出质疑,并对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同时测试比较了市场上的多种相关软件。随后,这位经理从管理模式和现状、ERP的管理思想、业务流程的处理方式及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入手,写出了一份《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
看过这份可行性报告,侯文焕感受到了自己推崇的那种“野鸭精神”。他把报告拿到公司党委会上讨论,获得了更多的响应和赞同。2005年4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开始在公司试运行。仅仅在不到半年的试运行期里,节省下来的资金就达300多万元,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无私奉献,甘当支点
一个企业要走在行业的前列,不能指望靠引进来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问题,大量的还是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侯文焕就此提出了“支点精神”的概念,要求企业领导必须当好员工进行创新的支点。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风险一路相伴,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对于一位探索者而言,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他要不断承受失败的痛苦,要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孤独中耐得住寂寞。越是在这样的时候,领导者越应当及时伸出温暖的手,精神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关照,善待员工可能出现的失误。
侯文焕认为,领导者的“支点”作用不是成功后的发奖庆功,而是在困惑与探索阶段的助威鼓劲。创造与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员工们创新时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领导者的“支点”作用,就是要尽力减轻这种心理压力,鼓足探索的勇气,并且依照合情、合法、合理的原则,在需要投入的时候及时给予经费支持。
为了减少“误动”和“拒动”现象,乡村电管部开展了提高剩余电流动做保护器的灵敏度的QC成果研究。在可行性分析、现场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对策等前期环节完成以后,他们需要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和研究。公司领导层立即做出批示,批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确保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在侯文焕看来,当好“支点”离不开奉献精神,领导者要在自主创新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当伯乐的时候要当好伯乐,该当服务员的时候要当好服务员,该当无名英雄的时候要当好无名英雄。正确引导,激发活力
点燃员工的创新热情,要允许人说话,甚至是“怪论”。无论如何,都不能草率地把一些资历浅、职位低的员工提出的“怪论”视为幼稚之见。这是侯文焕提出的“保护精神”的核心内容。
侯文焕乐于倾听“怪论”,更善于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他说,任何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可能是不成熟的,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其中有益的成份,引导“怪论”不断走向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才能保护创新的活力,企业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尽最大可能降低线损,客户中心提出实施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变更非农业性质变损收取标准,规范电能计量装置。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很多人视为“怪论”的建议,竟然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最终予以采纳,每年可以多供电量100万千瓦时。
如今,平度市电业公司员工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以学习充实自我、以创新体现价值的理念广泛传播,企业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侯文焕认为,决策决定企业的兴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目不暇接,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不断涌现,增加着领导者实<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要点燃员工自主创新的热情,领导者必须以人为本,让管理走向和谐,管在理上才能管出效益。”这是平度市电业公司经理侯文焕的最大心得。不拘一格,鼓励创新
身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侯文焕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出许多独特的观点。
“野鸭精神”是侯文焕始终倡导的一种人才观。在他看来,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大都爱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讲的是真话。对这样的员工,该重用的就重用,不需要过多的犹豫。
“野鸭或许能被人们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丹麦哲学家哥尔科加德的这句名言,时常被侯文焕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工程管理涉及到物资、财务、生产、施工等很多部门,涉及到计划、施工、材料供给、资金调度、剩余材料处理等很多环节,特别容易造成物资浪费,出现资金利用率低下的现象。
发现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位下属公司经理成了“野鸭”。他先对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提出质疑,并对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同时测试比较了市场上的多种相关软件。随后,这位经理从管理模式和现状、ERP的管理思想、业务流程的处理方式及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入手,写出了一份《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可行性报告》。
看过这份可行性报告,侯文焕感受到了自己推崇的那种“野鸭精神”。他把报告拿到公司党委会上讨论,获得了更多的响应和赞同。2005年4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开始在公司试运行。仅仅在不到半年的试运行期里,节省下来的资金就达300多万元,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无私奉献,甘当支点
一个企业要走在行业的前列,不能指望靠引进来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问题,大量的还是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侯文焕就此提出了“支点精神”的概念,要求企业领导必须当好员工进行创新的支点。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风险一路相伴,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对于一位探索者而言,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他要不断承受失败的痛苦,要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的孤独中耐得住寂寞。越是在这样的时候,领导者越应当及时伸出温暖的手,精神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关照,善待员工可能出现的失误。
侯文焕认为,领导者的“支点”作用不是成功后的发奖庆功,而是在困惑与探索阶段的助威鼓劲。创造与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员工们创新时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领导者的“支点”作用,就是要尽力减轻这种心理压力,鼓足探索的勇气,并且依照合情、合法、合理的原则,在需要投入的时候及时给予经费支持。
为了减少“误动”和“拒动”现象,乡村电管部开展了提高剩余电流动做保护器的灵敏度的QC成果研究。在可行性分析、现场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对策等前期环节完成以后,他们需要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和研究。公司领导层立即做出批示,批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确保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在侯文焕看来,当好“支点”离不开奉献精神,领导者要在自主创新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当伯乐的时候要当好伯乐,该当服务员的时候要当好服务员,该当无名英雄的时候要当好无名英雄。正确引导,激发活力
点燃员工的创新热情,要允许人说话,甚至是“怪论”。无论如何,都不能草率地把一些资历浅、职位低的员工提出的“怪论”视为幼稚之见。这是侯文焕提出的“保护精神”的核心内容。
侯文焕乐于倾听“怪论”,更善于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他说,任何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可能是不成熟的,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其中有益的成份,引导“怪论”不断走向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样才能保护创新的活力,企业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尽最大可能降低线损,客户中心提出实施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变更非农业性质变损收取标准,规范电能计量装置。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很多人视为“怪论”的建议,竟然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最终予以采纳,每年可以多供电量100万千瓦时。
如今,平度市电业公司员工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以学习充实自我、以创新体现价值的理念广泛传播,企业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侯文焕认为,决策决定企业的兴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目不暇接,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不断涌现,增加着领导者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