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电力局优质服务工作纪实
2006-02-20 08:59: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走进河北省盐山县境内,一幅幅醒目的电力服务标语映入眼帘,一条条银线伸向天际,一排排笔直的线杆犹如“凤凰”腾飞的骨架,一处处崛起的钢架结构厂房奏出了机器悦耳的乐章。据盐山县政府统计资料:2003年,盐山县GDP增长达到11%,进入了经济高位运行区,首次突破了该县自1996年GDP持续低迷徘徊的局面,跃入经济运行快车道。2004年GDP增长达到18.4%,进入经济增长宽运行区。2005年上半年,县域经济增长有了跨越式发展,增长达22.2%,进入了经济增长扩张期。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工业生产的不夜城,花繁叶茂。
一
提到盐山的发展,固定资产超亿元的省人大代表、中原钢管厂总经理张爱明无限感慨地说:“是电力给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99年隆冬,盐山县一期农网改造迎着飞舞的雪花拉开了序幕。全局400名干部职工和千余名农民雇用工在田间、村落、小巷里,换杆拉线,展开了会战。这项“德政工程”在广袤的盐山大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数九寒天,施工人员迎风踏雪、起早贪黑,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村头巷尾也出现了农民兄弟提壶送水,扶梯相助的感人场面。
冒酷暑,顶严寒,斗转星移,400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盐山电力局圆满完成了投资5000万元的一期农网改造工程。盐山的供电面貌焕然一新,贫穷古老的盐碱滩上焕发了生机。农网改造第一年,县城家电市场的老板们笑逐颜开,他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年。该县魏郭庄村76岁村民张树峰扳起手指满脸笑容地向人们说:“我家儿媳陪嫁的洗衣机转了,屋里的灯泡亮了。”老人那张笑脸刊登到了报纸上,把那份甜蜜洒向了人间。
盐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座110KV变电站,供电容量的限制和单臂电源缺陷像一匹蹩腿马,影响了盐山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盐山这匹俊马的腾飞。一、二期网改后,该县的工业发展是“暴发”式紧急提速,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兀。为争取110KV变电站立项,年轻的局长张红卫制定计划,绘制图纸,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他上省进市,反复向上级陈述,终于完成了该项工程的立项,一座新型的110KV变电站昂首屹立在该县工业开发区内。从站内源源不断供出的电能,变成了俊俏的管件产品,变成了硕大的花生、大豆和绿油油的蔬菜,变成了工厂老板、农民兄弟脸上满意的笑容。良好的供电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目前已有60余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盐山,其中有几家固家资产投入超亿元,中原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当我们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生产车间拔地而起,一车车优质钢管运往全国各地,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时,在庄稼地里折腾了半辈子的张爱明董事长发出的感慨是由衷的。
去年7月份当地气温高达40℃,热浪翻滚着向人们扑来,盐山县的城网改造工程进入到关键时刻。然而,居民们却普遍反映,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比往年少了,原来是电力职工在城网改造中为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特别是空调用电,采取了“零点”工程,夜幕间,当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劳累,挨过了一天高温酷暑进入甜蜜的梦乡时,电力职工却进入施工现场。当清晨居民们迎来电力送来的第一丝凉风时,熬了一夜的施工人员才打扫现场收工。2005年1至10月份,该局实施“零点”工程502次,减少用电1004小时,为居民多供上千万度电量。
二
一个企业的行风端正与否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2005年春,盐山电力局再一次公布了新的《优质服务承诺》,《承诺》进一步对服务的质量进行了量化提高。
《承诺》意味着责任。“全天24小时受理供电设施故障报修”是服务承诺中的首项。为此,电力局投巨资相继建立了八个客户服务中心,选拔具备高素质的报修服务人员,日夜坚守在通信台上,迅速传递着报修电话,监控报修的全过程。多辆装备精良的电力抢修车昼夜不停地穿行在县城和乡村的大街小巷,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2005年6月中旬的一个雨夜,县城商业街南端突然大面积停电。青春超市经理王秀琴望着价值近3万元的速冻食品,心急如焚。一名员工提醒她拨打了电力服务热线“95598”。不到五分钟,抢修人员就赶到了现场。故障排除了,王经理正要感谢时,电力抢修人员早已消失在雨夜中。电力职工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铮铮诺言!
盐山电力局把行风建设作为树形象、强素质、促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办实事、求实效,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服务水平,把行风工作落到实处,该局研究制定了《盐山电力局2005年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
同时,该局还下发了《党员<
一
提到盐山的发展,固定资产超亿元的省人大代表、中原钢管厂总经理张爱明无限感慨地说:“是电力给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999年隆冬,盐山县一期农网改造迎着飞舞的雪花拉开了序幕。全局400名干部职工和千余名农民雇用工在田间、村落、小巷里,换杆拉线,展开了会战。这项“德政工程”在广袤的盐山大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数九寒天,施工人员迎风踏雪、起早贪黑,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村头巷尾也出现了农民兄弟提壶送水,扶梯相助的感人场面。
冒酷暑,顶严寒,斗转星移,400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盐山电力局圆满完成了投资5000万元的一期农网改造工程。盐山的供电面貌焕然一新,贫穷古老的盐碱滩上焕发了生机。农网改造第一年,县城家电市场的老板们笑逐颜开,他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年。该县魏郭庄村76岁村民张树峰扳起手指满脸笑容地向人们说:“我家儿媳陪嫁的洗衣机转了,屋里的灯泡亮了。”老人那张笑脸刊登到了报纸上,把那份甜蜜洒向了人间。
盐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座110KV变电站,供电容量的限制和单臂电源缺陷像一匹蹩腿马,影响了盐山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盐山这匹俊马的腾飞。一、二期网改后,该县的工业发展是“暴发”式紧急提速,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兀。为争取110KV变电站立项,年轻的局长张红卫制定计划,绘制图纸,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他上省进市,反复向上级陈述,终于完成了该项工程的立项,一座新型的110KV变电站昂首屹立在该县工业开发区内。从站内源源不断供出的电能,变成了俊俏的管件产品,变成了硕大的花生、大豆和绿油油的蔬菜,变成了工厂老板、农民兄弟脸上满意的笑容。良好的供电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目前已有60余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盐山,其中有几家固家资产投入超亿元,中原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当我们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生产车间拔地而起,一车车优质钢管运往全国各地,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时,在庄稼地里折腾了半辈子的张爱明董事长发出的感慨是由衷的。
去年7月份当地气温高达40℃,热浪翻滚着向人们扑来,盐山县的城网改造工程进入到关键时刻。然而,居民们却普遍反映,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比往年少了,原来是电力职工在城网改造中为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特别是空调用电,采取了“零点”工程,夜幕间,当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劳累,挨过了一天高温酷暑进入甜蜜的梦乡时,电力职工却进入施工现场。当清晨居民们迎来电力送来的第一丝凉风时,熬了一夜的施工人员才打扫现场收工。2005年1至10月份,该局实施“零点”工程502次,减少用电1004小时,为居民多供上千万度电量。
二
一个企业的行风端正与否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2005年春,盐山电力局再一次公布了新的《优质服务承诺》,《承诺》进一步对服务的质量进行了量化提高。
《承诺》意味着责任。“全天24小时受理供电设施故障报修”是服务承诺中的首项。为此,电力局投巨资相继建立了八个客户服务中心,选拔具备高素质的报修服务人员,日夜坚守在通信台上,迅速传递着报修电话,监控报修的全过程。多辆装备精良的电力抢修车昼夜不停地穿行在县城和乡村的大街小巷,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2005年6月中旬的一个雨夜,县城商业街南端突然大面积停电。青春超市经理王秀琴望着价值近3万元的速冻食品,心急如焚。一名员工提醒她拨打了电力服务热线“95598”。不到五分钟,抢修人员就赶到了现场。故障排除了,王经理正要感谢时,电力抢修人员早已消失在雨夜中。电力职工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铮铮诺言!
盐山电力局把行风建设作为树形象、强素质、促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办实事、求实效,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服务水平,把行风工作落到实处,该局研究制定了《盐山电力局2005年行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
同时,该局还下发了《党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