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电力局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工作纪实
2006-02-20 17:48: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银线根根谱新曲 铁塔巍巍树丰碑──邢台县电力局建设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工作纪实
题记:电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强劲的助推器和牵引机。没有电这个强大的动力,经济就不可能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将暗淡无光。地处冀南邢襄大地的邢台县电力局,在局长、党委书记赵中秋的引领下,2003年通过了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验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创建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上,不断更新观念,优化供电环境,用真情播撒光明。
邢台县电力局担负着全县1986平方公里、618个行政村、45万人口的供电任务。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49人、农电工725人,设有16个科室、19个供电所。近年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先行官的邢台县电力局,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使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为目标,积极构建和谐供电环境,全力为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当好服务兵,取得了骄人业绩。2005年该局完成购电4.84亿kWh,同比增长9.8%;完成售电4.56亿kWh,同比增长9.9%;实现利税1618万元,同比增长32%。连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年夺得便民利民优胜杯,在“创建文明行业”和创建“星级示范窗口”单位等活动中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市农电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河北省电力系统先进县(市)电力局、双文明单位,邢台市五一劳动奖状、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农电系统先进单位、实绩突出领导班子,供电系统行风建设红旗单位、模范纳税企业、模范职工之家、“三八”红旗集体、优秀星级职代会等诸多殊荣,成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电力明珠。
提升管理水平 创建一流常态机制
2003年12月18日,邢台县电力局顺利通过河北省创建一流县供电企业专家验收组的考核验收,标志着该局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但局长赵中秋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把前进的目标锁定在了更高的台阶上。他在全局响亮地提出,要从“创”字过渡到目标0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考核的“建”字上来,建立一流常态管理机制。在他的主持下,邢台县电力局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重点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构建一流管理体系,在全局实现了规范运作、协调互动、政令畅通的良好局面。
──全面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邢台县电力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三不伤害”为重点,从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强化落实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举办封闭式安全员培训班、农电工安全培训班、新进员工岗前安全培训班等,按照《新安规》、《装置性违章表现及控制措施》、《安全性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培训,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由安监部门牵头重点开展安全四查,即:查思想、查岗位、查制度、查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在确保春灌、防汛、三夏期间安全用电的同时,全面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反事故苗头活动。加强对设备管理的安全评价,对制度、设备、电力建设、电网等进行严格细致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夯实了安全基础;组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及“安全生产月”、春季夏季安全大检查、安规考试等活动,不断丰富安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设备零缺陷”为目标,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原则,强化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巡视检查和检修,主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100%。同时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设施被盗(割)等案件的发生。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57天。
──全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实现科学有序运行。邢台县电力局以农电长效管理机制为基础,把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在迎峰度夏期间,特别是在2005年6月底,河北南网首次启动电力供应黑色预警的情况下,树立“电网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千方百计保证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重要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搞好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停电事故,不断提高用电水平;线损管理形成每月6号线损分析例会、每月10日生产经营考评会制度,及时掌握线损率完成情况;对部分重要客户安装了远程抄表系统,有效提高了抄表收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05年将东汪供电所17个副业台区作为试点,实行抄核收分离管理,使综合线损由10%左右降为7.11%,效果明显;开展同业对标工作,重点在电网建设、优质服务、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向同行业最高标准看齐,运用标杆管理办法,通过同行业间的业绩比较,使企业不断瞄准和把握农电发展先进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企业自身完善和发展;制定了《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岗位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使管理更加规范化。2005年,共注册QC课题11个,取得QC成果8个,其中攻关型课题3个,管理型课题5个,对企业增收节支和提高管理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加强<
题记:电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强劲的助推器和牵引机。没有电这个强大的动力,经济就不可能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将暗淡无光。地处冀南邢襄大地的邢台县电力局,在局长、党委书记赵中秋的引领下,2003年通过了省级一流县供电企业验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创建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上,不断更新观念,优化供电环境,用真情播撒光明。
邢台县电力局担负着全县1986平方公里、618个行政村、45万人口的供电任务。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49人、农电工725人,设有16个科室、19个供电所。近年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先行官的邢台县电力局,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使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为目标,积极构建和谐供电环境,全力为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当好服务兵,取得了骄人业绩。2005年该局完成购电4.84亿kWh,同比增长9.8%;完成售电4.56亿kWh,同比增长9.9%;实现利税1618万元,同比增长32%。连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年夺得便民利民优胜杯,在“创建文明行业”和创建“星级示范窗口”单位等活动中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市农电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河北省电力系统先进县(市)电力局、双文明单位,邢台市五一劳动奖状、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农电系统先进单位、实绩突出领导班子,供电系统行风建设红旗单位、模范纳税企业、模范职工之家、“三八”红旗集体、优秀星级职代会等诸多殊荣,成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电力明珠。
提升管理水平 创建一流常态机制
2003年12月18日,邢台县电力局顺利通过河北省创建一流县供电企业专家验收组的考核验收,标志着该局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但局长赵中秋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把前进的目标锁定在了更高的台阶上。他在全局响亮地提出,要从“创”字过渡到目标0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考核的“建”字上来,建立一流常态管理机制。在他的主持下,邢台县电力局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重点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构建一流管理体系,在全局实现了规范运作、协调互动、政令畅通的良好局面。
──全面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邢台县电力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三不伤害”为重点,从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强化落实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举办封闭式安全员培训班、农电工安全培训班、新进员工岗前安全培训班等,按照《新安规》、《装置性违章表现及控制措施》、《安全性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培训,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由安监部门牵头重点开展安全四查,即:查思想、查岗位、查制度、查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在确保春灌、防汛、三夏期间安全用电的同时,全面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反事故苗头活动。加强对设备管理的安全评价,对制度、设备、电力建设、电网等进行严格细致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夯实了安全基础;组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及“安全生产月”、春季夏季安全大检查、安规考试等活动,不断丰富安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设备零缺陷”为目标,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原则,强化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巡视检查和检修,主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100%。同时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设施被盗(割)等案件的发生。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57天。
──全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实现科学有序运行。邢台县电力局以农电长效管理机制为基础,把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在迎峰度夏期间,特别是在2005年6月底,河北南网首次启动电力供应黑色预警的情况下,树立“电网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千方百计保证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重要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搞好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停电事故,不断提高用电水平;线损管理形成每月6号线损分析例会、每月10日生产经营考评会制度,及时掌握线损率完成情况;对部分重要客户安装了远程抄表系统,有效提高了抄表收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05年将东汪供电所17个副业台区作为试点,实行抄核收分离管理,使综合线损由10%左右降为7.11%,效果明显;开展同业对标工作,重点在电网建设、优质服务、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向同行业最高标准看齐,运用标杆管理办法,通过同行业间的业绩比较,使企业不断瞄准和把握农电发展先进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企业自身完善和发展;制定了《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岗位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使管理更加规范化。2005年,共注册QC课题11个,取得QC成果8个,其中攻关型课题3个,管理型课题5个,对企业增收节支和提高管理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加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