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党员先锋工程 为黄帝故里添光彩
2006-02-22 08:42:05 来源:经理日报
A-
A+
电力18讯: ――访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河南省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国正
●新华社记者马积才本报记者李代广
这是一项荣誉:2006年2月16日,河南省新郑市召开表彰大会,在会上,新郑市供电公司荣获“突出贡献奖”,被新郑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重奖76万元。
这是一次感动:2006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郑市供电公司历届已退休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已离休的老党员、老职工,自发地在早上7点钟,来到供电公司门口,敲锣打鼓地欢迎现任领导和职工上班。
这是一个奇迹:截至2005年底,新郑市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5934天,2005年,成为该公司发展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以全年售电量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6%,成为郑州市6县(市)6区增长量大、效益最好的公司。在这一年,职工收入较上年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创造这个奇迹、取得这项荣誉、让人为之感动的,是2004年11月调整、以公司总经理李新有、党委书记刘国正为首的新一届新郑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
“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2月17日,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国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正是这项工程的开展,解决了以往部分党员思想观念模糊、信仰不坚定的问题。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群情激昂,生产形势空前高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的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该馆藏文物居全国县级之首。早在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诞生、建都于此,并肇造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因此,新郑市又被赞誉为“黄帝故里”。
如今,在这个面积873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投资环境优越、闻名全国的枣乡大地上,新郑市供电公司正在深入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为黄帝故里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每一位党员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切实发挥?作为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新郑市供电公司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是如何进行的?取得了哪些成效?探索出了什么样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2月17日专程采访了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国正。
意义深远,“先锋工程”聚人心
记者:请问刘书记,新郑市供电公司是在什么观念时开始开展“党员先锋工程”的?开展这个工程的意义是什么?
刘国正:2005年初,为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在总经理李新有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党委结合公司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现状,研究确定了党委的工作目标,决定自2月22日正式启动“党员先锋工程”。
为此,公司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目的是使“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支忠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不可摧、与时俱进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培养和教育一支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坚定信心、坚忍不拔、鞠躬尽瘁的党员队伍;造就和壮大一支共产党员带领职工群众始终不渝地为新郑电业发展而拼搏的职工队伍。
措施得力,以人为本抓管理
记者:你们公司的“党员先锋工程”是如何进行的呢?
刘国正:我们公司自去年启动“党员先锋工程”后,专门邀请了郑州市委党校教授为党员干部进行了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参观了焦裕禄烈士陵园、创办了“党员先锋工程”网页,举行了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并在内部刊物《新郑供电》上开辟了“党员先锋工程”专栏。
公司党委印制了《共产党员手册》,全体党员人手一册,并要求党员干部随身携带,时刻对自己起到提示、告戒、鞭策和激励作用。
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活动要求,适时开展了党员帮带活动,在公司形成了“一位领导一个责任区,一名干部一个责任点,一个党员一个责任岗”的良好态势。
党委还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三百”活动要求,即公司党员干部一年下基层不少于100天,党员和基层职工交心交友不少于100人,办好人好事和解决问题不少于100件。
对共产党员提出了“一帮一,一助一,一对儿红”活动要求,即一名党员帮带一名非党职工,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
各支部围绕如何让“党的威信在企业树立起来”,让“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亮起来”,把活动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示范带动活动,“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十星变电站”、“每月一星”等评比如火如荼;交心交友、帮扶传带、彼此关心、相互信任等气象已在公司蔚然成风,既充分树立了党的威望和党员楷模,又营造了党员和群众之间水乳交融、清深意长、健康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每位党员办公桌的醒目位置,都摆放着由公司党委统一制作<
●新华社记者马积才本报记者李代广
这是一项荣誉:2006年2月16日,河南省新郑市召开表彰大会,在会上,新郑市供电公司荣获“突出贡献奖”,被新郑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重奖76万元。
这是一次感动:2006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郑市供电公司历届已退休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已离休的老党员、老职工,自发地在早上7点钟,来到供电公司门口,敲锣打鼓地欢迎现任领导和职工上班。
这是一个奇迹:截至2005年底,新郑市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5934天,2005年,成为该公司发展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以全年售电量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6%,成为郑州市6县(市)6区增长量大、效益最好的公司。在这一年,职工收入较上年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创造这个奇迹、取得这项荣誉、让人为之感动的,是2004年11月调整、以公司总经理李新有、党委书记刘国正为首的新一届新郑市供电公司领导班子。
“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2月17日,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国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正是这项工程的开展,解决了以往部分党员思想观念模糊、信仰不坚定的问题。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群情激昂,生产形势空前高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的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该馆藏文物居全国县级之首。早在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诞生、建都于此,并肇造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因此,新郑市又被赞誉为“黄帝故里”。
如今,在这个面积873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投资环境优越、闻名全国的枣乡大地上,新郑市供电公司正在深入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为黄帝故里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每一位党员都能在本职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切实发挥?作为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新郑市供电公司开展的“党员先锋工程”是如何进行的?取得了哪些成效?探索出了什么样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2月17日专程采访了新郑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国正。
意义深远,“先锋工程”聚人心
记者:请问刘书记,新郑市供电公司是在什么观念时开始开展“党员先锋工程”的?开展这个工程的意义是什么?
刘国正:2005年初,为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在总经理李新有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党委结合公司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现状,研究确定了党委的工作目标,决定自2月22日正式启动“党员先锋工程”。
为此,公司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目的是使“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支忠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不可摧、与时俱进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培养和教育一支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坚定信心、坚忍不拔、鞠躬尽瘁的党员队伍;造就和壮大一支共产党员带领职工群众始终不渝地为新郑电业发展而拼搏的职工队伍。
措施得力,以人为本抓管理
记者:你们公司的“党员先锋工程”是如何进行的呢?
刘国正:我们公司自去年启动“党员先锋工程”后,专门邀请了郑州市委党校教授为党员干部进行了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参观了焦裕禄烈士陵园、创办了“党员先锋工程”网页,举行了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并在内部刊物《新郑供电》上开辟了“党员先锋工程”专栏。
公司党委印制了《共产党员手册》,全体党员人手一册,并要求党员干部随身携带,时刻对自己起到提示、告戒、鞭策和激励作用。
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活动要求,适时开展了党员帮带活动,在公司形成了“一位领导一个责任区,一名干部一个责任点,一个党员一个责任岗”的良好态势。
党委还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三百”活动要求,即公司党员干部一年下基层不少于100天,党员和基层职工交心交友不少于100人,办好人好事和解决问题不少于100件。
对共产党员提出了“一帮一,一助一,一对儿红”活动要求,即一名党员帮带一名非党职工,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
各支部围绕如何让“党的威信在企业树立起来”,让“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亮起来”,把活动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示范带动活动,“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十星变电站”、“每月一星”等评比如火如荼;交心交友、帮扶传带、彼此关心、相互信任等气象已在公司蔚然成风,既充分树立了党的威望和党员楷模,又营造了党员和群众之间水乳交融、清深意长、健康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每位党员办公桌的醒目位置,都摆放着由公司党委统一制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