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写意太阳事业的人们――朝阳供电局巡礼
2006-03-16 18:35:1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大凌河,润泽了一部辉煌灿烂的红山文化,使之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托起中华文明曙光的,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女神,携文明之火站立成一部巍峨的历史社会,才有了征服自然的骄傲和胜利的荣光!
三燕古都的朝阳,东方女神的故乡,人杰地灵。
白云之下,山峦之上,一座座输电的铁塔,成为朝阳电力工人阻击风雪的群像化身,在大凌河的波光映衬下,带着火一样的潮汐,迎着远古任性的世纪风,矗立成辽西的雄性山梁。
从远古文明之火,演绎成现代雄浑而博大的光电奏呜。在辽西的山水之间,这些现代化的意像群,构成了只有朝阳供电公司所独有的大写意,是朝电人通过创造的过程走向日趋完美的史诗与丰碑。
40年,是可以用沧桑来形容的岁月,而对朝阳供电事业来说,40年的发展史,颇具凝重而又悲壮的色彩。
朝阳供电公司是在这样一种电网状况下起步的:供电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输电线路1700公里,配电线路400公里,变电所25座。从供电面积上看,朝电在辽宁省公司各分公司中居首位,但由于售电量等因素的影响却非省公司重点投资地区; 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多丘陵、山地,气候亦较复杂,多风沙、雷害,输电线路运行多年,对目前国内最高等级,亘长340公里的两条500千伏送电线路,在投运初期由于没先例,只能在运行中摸索经验;配电线路运行不合理,部分区段老化严重,急需改造:变电所配置不尽合理,有的主变还是从网内兄弟局“退役”后调来的“二手货”;设备科技含量差别较大;尤其严重的是,由于用户两个多亿的巨额欠费,造成生产、改造资金不足。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电人所面对的真实。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997年的春天,朝阳供电公司迎来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第四届经理――刘忠。这位从基层扎扎实实的工作中走来的新经理,给处于困境的朝阳供电系统全体职工,带来了这个春天里的希望。
对于朝阳供电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面临的工作局面,刘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他的务实作风,有了施展的平台,再加上一位有智慧、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党委书记曹占洪,便形成了朝阳供电公司最合理的班子。
没有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只有淳厚的务实之举。
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让刘总意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责任心和自豪感,一个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坚冰已破,便有新的局面诞生。
以刘忠为首的朝阳供电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把“以人为本”当作口号来喊,而是在全公司上下认真地实施。结合公司发展的客观实际,他们设计了“两考、三评、一公开”的用人制度改革。首先是两个考核,即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和一般管理岗年度考核,按领导测评、职工测评、骨干测评、机关基层互评四个板块进行。与此同时,实行中层干部尾数淘汰,一般干部末位调整等制度。三年来,已先后有22名中层干部被尾数淘汰,12名一般干部被末位调整。有20名干部被黄牌戒勉。开展三评,在生产岗位中评聘内部技师,在基层一线评选标兵班组长,在中青年职工中,评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三年多以来,共评出内部技师170人次,标兵班组长23人,优秀毕业生75人次,都分别给予了固定奖励和津贴。并对22名连续被评为内部技师的职工,进行了特殊表奖。一公开,就是公开实施竞聘上岗,全局自1997年以来至今,朝电公司连续组织了两轮全员竞聘上岗,第一轮全公司共有2100人次参加了1527个岗位的竞争;第二轮全公司共有1862人次参加了1512个岗位的竞争。对营业、稽查和供电局营销岗位,进行了定期交流。2001年,全年轮换交流了20人,对强化敏感部位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开竞聘上岗,拓宽了人才成长之路。竞聘者深有感触地说:真的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干不好工作,就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了。
他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不是天才,许多人才都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在注重丈化素养提高的同时,又加强了专业技能培训,侧重对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精什么,对人才的培养不搞短期行为,让每一位干部职工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比如骨干队伍再培训以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等。每次培训刘
托起中华文明曙光的,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女神,携文明之火站立成一部巍峨的历史社会,才有了征服自然的骄傲和胜利的荣光!
三燕古都的朝阳,东方女神的故乡,人杰地灵。
白云之下,山峦之上,一座座输电的铁塔,成为朝阳电力工人阻击风雪的群像化身,在大凌河的波光映衬下,带着火一样的潮汐,迎着远古任性的世纪风,矗立成辽西的雄性山梁。
从远古文明之火,演绎成现代雄浑而博大的光电奏呜。在辽西的山水之间,这些现代化的意像群,构成了只有朝阳供电公司所独有的大写意,是朝电人通过创造的过程走向日趋完美的史诗与丰碑。
40年,是可以用沧桑来形容的岁月,而对朝阳供电事业来说,40年的发展史,颇具凝重而又悲壮的色彩。
朝阳供电公司是在这样一种电网状况下起步的:供电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输电线路1700公里,配电线路400公里,变电所25座。从供电面积上看,朝电在辽宁省公司各分公司中居首位,但由于售电量等因素的影响却非省公司重点投资地区; 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多丘陵、山地,气候亦较复杂,多风沙、雷害,输电线路运行多年,对目前国内最高等级,亘长340公里的两条500千伏送电线路,在投运初期由于没先例,只能在运行中摸索经验;配电线路运行不合理,部分区段老化严重,急需改造:变电所配置不尽合理,有的主变还是从网内兄弟局“退役”后调来的“二手货”;设备科技含量差别较大;尤其严重的是,由于用户两个多亿的巨额欠费,造成生产、改造资金不足。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电人所面对的真实。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997年的春天,朝阳供电公司迎来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第四届经理――刘忠。这位从基层扎扎实实的工作中走来的新经理,给处于困境的朝阳供电系统全体职工,带来了这个春天里的希望。
对于朝阳供电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面临的工作局面,刘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他的务实作风,有了施展的平台,再加上一位有智慧、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党委书记曹占洪,便形成了朝阳供电公司最合理的班子。
没有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只有淳厚的务实之举。
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让刘总意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责任心和自豪感,一个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坚冰已破,便有新的局面诞生。
以刘忠为首的朝阳供电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把“以人为本”当作口号来喊,而是在全公司上下认真地实施。结合公司发展的客观实际,他们设计了“两考、三评、一公开”的用人制度改革。首先是两个考核,即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和一般管理岗年度考核,按领导测评、职工测评、骨干测评、机关基层互评四个板块进行。与此同时,实行中层干部尾数淘汰,一般干部末位调整等制度。三年来,已先后有22名中层干部被尾数淘汰,12名一般干部被末位调整。有20名干部被黄牌戒勉。开展三评,在生产岗位中评聘内部技师,在基层一线评选标兵班组长,在中青年职工中,评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三年多以来,共评出内部技师170人次,标兵班组长23人,优秀毕业生75人次,都分别给予了固定奖励和津贴。并对22名连续被评为内部技师的职工,进行了特殊表奖。一公开,就是公开实施竞聘上岗,全局自1997年以来至今,朝电公司连续组织了两轮全员竞聘上岗,第一轮全公司共有2100人次参加了1527个岗位的竞争;第二轮全公司共有1862人次参加了1512个岗位的竞争。对营业、稽查和供电局营销岗位,进行了定期交流。2001年,全年轮换交流了20人,对强化敏感部位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开竞聘上岗,拓宽了人才成长之路。竞聘者深有感触地说:真的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干不好工作,就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了。
他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不是天才,许多人才都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在注重丈化素养提高的同时,又加强了专业技能培训,侧重对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精什么,对人才的培养不搞短期行为,让每一位干部职工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比如骨干队伍再培训以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等。每次培训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