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弹奏为民曲――邢台县电力局服务“三农”纪实
2006-03-22 14:07:45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在河北省邢台县,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风里来,雨里走,足迹踏遍十里八乡的山山水水,把光明带给千家万户;他们无论寒冬酷暑,始终坚持奋战在电网建设和为民服务的第一线,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三农”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邢台县电力人。
将军墓镇庵峪桃垴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全村共五户人家14口人,由于线路老化线号细,供电距离远,电压质量低,村民生活用电极为不便。盼电、想电成了村民最大的心事。为解决村民用电难题,邢台县电力局决定为该村改造线路,供电职工翻山越岭,艰难施工,义务为该村架设了6000多米线路。村里一户居民因没钱安装电表,供电所职工凑钱为其安装了电表。村民们激动地说:“俺想都不敢想,电力局花这么大代价给俺村办电,现在可好了,灯亮了,电视能看了,能知道外边的事了,安了电磨也把俺祖祖辈辈吃面难给解决了,俺们感谢党、感谢电力局!”
这只是邢台县电力局助民发展、为民解忧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邢台县电力局一直重视农民负担问题,2005年,先后对电能表校验、电力器材销售等8个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同时,由局纪委牵头检查督促各有关收费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全年共计减轻农民负担400多万元。2005年10月12日,冀家村乡马庄沟村60多岁的村民李英祥带着锦旗来到县电力局,对电力部门减轻农民负担的做法一再表示感谢,感慨地说,电力部门给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邢台县面积大,特别是山区的群众居住分散,电力局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用电知识怎样让农民了解,怎样把电力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该局把加强宣传和监督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他们经常利用庙会、集市等时机,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村广泛宣传电力知识、政策等,并接受群众的咨询。仅2005年就开展电力宣传18次,散发宣传纸40000份,接受客户咨询3000余人次。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全县广大电力客户宣传电力知识、停电信息等内容。还在社会各界聘请了100名用电监督员,经常进行走访,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山里的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电离我们老百姓更近了。
2005年以来,邢台县电力局扎实开展了“热心为三农、争当好电工”优质服务活动,活动中,电力局员工自觉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三农”服务。该局投资4.2万元制做了725块“电力便民服务牌”,固定在全县每位农电工大门墙边醒目的位置。便民服务牌上印刷着95598客户服务电话、故障报修电话、农电工电话等信息,便民牌的留言栏上设有“便民服务受理卡”,方便客户随时留言,充分体现了方便、快捷、优质的供电服务,赢得了用电客户的交口称赞。
在采访当中,邢台县将军墓镇南沟门村村民王怀昌向笔者讲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2005年秋天的一天,他想第二天上午抽水浇地,准备让农电工一起到机井泵房帮助接水泵电线,然而电工家里没人,手机又联系不通,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电力便民服务牌的服务受理卡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要办事项。第二天早晨8点,农电工便按照约定时间赶到了机井泵房,给他接通了电线,使他顺利地浇上了水,“原以为只是电力部门在‘作秀’,真没想到电力便民服务牌这么灵,找不到人也能及时把事儿办了,你们供电部门替俺们想的真是周到……”
其实,这些年,为了给工农业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该局以局长赵中秋为首的班子成员经常带领部门科室负责人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就农业用电、企业生产用电等情况听取意见,针对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明确了服务的针对性。
位于该县宋家庄乡的河北兴盛机械厂,是一家与台湾、美国、新加坡合资的企业,其被列入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创汇技术改造项目、河北省招商引资项目的“亨特自动化铸造生产线项目”,需要新增10千伏输电线路、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接到任务后,该局高度重视,局长、党委书记赵中秋亲自带队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施工突击队,他们顶酷暑、冒高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工期比原定时间缩短了一半。优质高效的服务,感动了投资商,他们由衷地赞叹:邢台县电力局的服务是一流的,我们非常满意。并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电力局。
就是这样,邢台县电力人情系“三农”,把为民的每一件事都坚持做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2005年,完成为民的实事32件,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镜匾50多面、表扬信30多封,客户满意率进一步提高,被邢台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称号。在服务“三农”的“工程”上,邢台县电力人仍在不懈努力。
将军墓镇庵峪桃垴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全村共五户人家14口人,由于线路老化线号细,供电距离远,电压质量低,村民生活用电极为不便。盼电、想电成了村民最大的心事。为解决村民用电难题,邢台县电力局决定为该村改造线路,供电职工翻山越岭,艰难施工,义务为该村架设了6000多米线路。村里一户居民因没钱安装电表,供电所职工凑钱为其安装了电表。村民们激动地说:“俺想都不敢想,电力局花这么大代价给俺村办电,现在可好了,灯亮了,电视能看了,能知道外边的事了,安了电磨也把俺祖祖辈辈吃面难给解决了,俺们感谢党、感谢电力局!”
这只是邢台县电力局助民发展、为民解忧的一段小小的插曲。
邢台县电力局一直重视农民负担问题,2005年,先后对电能表校验、电力器材销售等8个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同时,由局纪委牵头检查督促各有关收费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全年共计减轻农民负担400多万元。2005年10月12日,冀家村乡马庄沟村60多岁的村民李英祥带着锦旗来到县电力局,对电力部门减轻农民负担的做法一再表示感谢,感慨地说,电力部门给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邢台县面积大,特别是山区的群众居住分散,电力局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用电知识怎样让农民了解,怎样把电力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该局把加强宣传和监督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他们经常利用庙会、集市等时机,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村广泛宣传电力知识、政策等,并接受群众的咨询。仅2005年就开展电力宣传18次,散发宣传纸40000份,接受客户咨询3000余人次。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向全县广大电力客户宣传电力知识、停电信息等内容。还在社会各界聘请了100名用电监督员,经常进行走访,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山里的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电离我们老百姓更近了。
2005年以来,邢台县电力局扎实开展了“热心为三农、争当好电工”优质服务活动,活动中,电力局员工自觉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三农”服务。该局投资4.2万元制做了725块“电力便民服务牌”,固定在全县每位农电工大门墙边醒目的位置。便民服务牌上印刷着95598客户服务电话、故障报修电话、农电工电话等信息,便民牌的留言栏上设有“便民服务受理卡”,方便客户随时留言,充分体现了方便、快捷、优质的供电服务,赢得了用电客户的交口称赞。
在采访当中,邢台县将军墓镇南沟门村村民王怀昌向笔者讲起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2005年秋天的一天,他想第二天上午抽水浇地,准备让农电工一起到机井泵房帮助接水泵电线,然而电工家里没人,手机又联系不通,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电力便民服务牌的服务受理卡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要办事项。第二天早晨8点,农电工便按照约定时间赶到了机井泵房,给他接通了电线,使他顺利地浇上了水,“原以为只是电力部门在‘作秀’,真没想到电力便民服务牌这么灵,找不到人也能及时把事儿办了,你们供电部门替俺们想的真是周到……”
其实,这些年,为了给工农业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该局以局长赵中秋为首的班子成员经常带领部门科室负责人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就农业用电、企业生产用电等情况听取意见,针对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明确了服务的针对性。
位于该县宋家庄乡的河北兴盛机械厂,是一家与台湾、美国、新加坡合资的企业,其被列入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创汇技术改造项目、河北省招商引资项目的“亨特自动化铸造生产线项目”,需要新增10千伏输电线路、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接到任务后,该局高度重视,局长、党委书记赵中秋亲自带队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施工突击队,他们顶酷暑、冒高温,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工期比原定时间缩短了一半。优质高效的服务,感动了投资商,他们由衷地赞叹:邢台县电力局的服务是一流的,我们非常满意。并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电力局。
就是这样,邢台县电力人情系“三农”,把为民的每一件事都坚持做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2005年,完成为民的实事32件,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镜匾50多面、表扬信30多封,客户满意率进一步提高,被邢台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称号。在服务“三农”的“工程”上,邢台县电力人仍在不懈努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