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创和谐 改革创新促发展
2006-03-27 16:22: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铁山供电公司总经理 王芳俐
黄石铁山地处我国青铜文化发源地的中心,也是近代张之洞创办冶金工业的发轫基地。铁山供电公司现有职工158人,固定资产8278万元,年售电量11亿千瓦时。
近年来,铁山供电公司围绕“一强三优”发展战略,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通过改革建立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创新实现营销管理精细化,通过打造服务品牌营造双赢社会和谐氛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人为本,推行全员竞争上岗
2005年元月,公司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一批优秀的年轻员工走上了领导岗位,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出能进的人员流动机制。这一形式的推行,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现在,竞争上岗已固定为长效机制,并完善为考评结果公开化,考核过程规范化,强化考评的监督、激励效果。对员工实行“三工”管理,即设立20%左右的优秀员工,10%的试用员工,和70%的合格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运转。
创新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4年9月,公司在以农电工组成的郊区所率先试行了台区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铁山效应”。2005年9月,在总结郊区所台区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决定在公司管辖的线路与台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将营销管理责任和指标逐一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更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将员工收入与指标考核挂钩,并与员工反复宣讲考核体系的思路、愿望、目的,引导员工参与机制的建立,以达到与员工的意愿互动。在准备充足后实施了全面竞标,并一次发标成功。主业营销人员开始打破原有固定工资模式,采取岗位工资全额浮动。“责任田”式的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创新管理在多经方面成效更为明显。多经施工班组逐步改变了原有的与主业一样的岗位工资的分配方式,将工程效益和员工的收入更明确地挂钩,收入随工作量和产值的增减而变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的单项工程成本利润核算系统,强化资金管理和内部考核,规范材料管理,多经产值增长35%,再创历史新高,多经职工收入同时增长25%。
下一步,公司打算把营销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企业管理精细化中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业绩考核体系,细化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对中层管理干部实行月度工作、季度指标、年度目标三级考核兑现;对基层班站实施全方位的工效挂钩、绩效考核模式;对多经建立月度工作质量进度、季度产值、年度利润为层次的与效益挂钩考核体系,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特色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服务就是效益,服务就是质量,服务就是形象”的思想,牢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八字方针,认真落实“三个十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兑现服务承诺。通过推行“客户代理制绿卡服务”、“柜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具有特色、创新的优质服务举措,方便客户业务办理,与客户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客户与供电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使“光明使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取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好评,实现双赢局面。
一是成立报装工程中心,推行“客户代理制”。实现一口对外,方便客户办理用电手续,公司成立了报装工程中心,随后出台《黄石铁山供电公司报装工程客户代理制“绿卡”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行客户代理制“绿卡”服务,并在公司范围内新聘了客户代表,对业扩工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送电实行一站到底的“绿色通道”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二是设立大客户业务办理和咨询窗口。
三是发放“供电客户联系卡”。这是公司今年推出的又一项便民举措。此卡片除了印有企业精神外,还公开了用电查询、咨询电话,投诉举报、报修电话,各营业厅的办公电话以及对应台区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极大方便了客户在用电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进行报修、咨询和投诉。
四是实行“柜长负责制”。当营业厅负责人不在家时,柜长行使负责人的职权,负责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咨询工作。尽量对客户做好解释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中,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升级、扩大化。
多年来,铁山供电人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使公司的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如今,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铁山供电<
黄石铁山地处我国青铜文化发源地的中心,也是近代张之洞创办冶金工业的发轫基地。铁山供电公司现有职工158人,固定资产8278万元,年售电量11亿千瓦时。
近年来,铁山供电公司围绕“一强三优”发展战略,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通过改革建立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创新实现营销管理精细化,通过打造服务品牌营造双赢社会和谐氛围,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人为本,推行全员竞争上岗
2005年元月,公司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使一批优秀的年轻员工走上了领导岗位,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出能进的人员流动机制。这一形式的推行,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现在,竞争上岗已固定为长效机制,并完善为考评结果公开化,考核过程规范化,强化考评的监督、激励效果。对员工实行“三工”管理,即设立20%左右的优秀员工,10%的试用员工,和70%的合格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运转。
创新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4年9月,公司在以农电工组成的郊区所率先试行了台区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铁山效应”。2005年9月,在总结郊区所台区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决定在公司管辖的线路与台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将营销管理责任和指标逐一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更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将员工收入与指标考核挂钩,并与员工反复宣讲考核体系的思路、愿望、目的,引导员工参与机制的建立,以达到与员工的意愿互动。在准备充足后实施了全面竞标,并一次发标成功。主业营销人员开始打破原有固定工资模式,采取岗位工资全额浮动。“责任田”式的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创新管理在多经方面成效更为明显。多经施工班组逐步改变了原有的与主业一样的岗位工资的分配方式,将工程效益和员工的收入更明确地挂钩,收入随工作量和产值的增减而变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的单项工程成本利润核算系统,强化资金管理和内部考核,规范材料管理,多经产值增长35%,再创历史新高,多经职工收入同时增长25%。
下一步,公司打算把营销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企业管理精细化中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业绩考核体系,细化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对中层管理干部实行月度工作、季度指标、年度目标三级考核兑现;对基层班站实施全方位的工效挂钩、绩效考核模式;对多经建立月度工作质量进度、季度产值、年度利润为层次的与效益挂钩考核体系,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特色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服务就是效益,服务就是质量,服务就是形象”的思想,牢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八字方针,认真落实“三个十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兑现服务承诺。通过推行“客户代理制绿卡服务”、“柜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具有特色、创新的优质服务举措,方便客户业务办理,与客户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客户与供电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使“光明使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取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好评,实现双赢局面。
一是成立报装工程中心,推行“客户代理制”。实现一口对外,方便客户办理用电手续,公司成立了报装工程中心,随后出台《黄石铁山供电公司报装工程客户代理制“绿卡”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行客户代理制“绿卡”服务,并在公司范围内新聘了客户代表,对业扩工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送电实行一站到底的“绿色通道”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二是设立大客户业务办理和咨询窗口。
三是发放“供电客户联系卡”。这是公司今年推出的又一项便民举措。此卡片除了印有企业精神外,还公开了用电查询、咨询电话,投诉举报、报修电话,各营业厅的办公电话以及对应台区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极大方便了客户在用电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进行报修、咨询和投诉。
四是实行“柜长负责制”。当营业厅负责人不在家时,柜长行使负责人的职权,负责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咨询工作。尽量对客户做好解释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中,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升级、扩大化。
多年来,铁山供电人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使公司的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如今,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铁山供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