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天水供电公司真诚惠三农 爱心花开满园春
2006-03-28 11:17:1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大力实施,天水供电公司提出把搞好农电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三农,电力先行”的口号,沁人心脾,犹如一缕春风,吹绿了天水的山山水水,为振兴天水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农民的负担轻多了
农网改造以前,天水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网架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电价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电气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国家“两改一同价”决策的推出,为构建坚强天水农网、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改造前的农村电网,健康状况极差,线路运行可靠性难以保证,遇到刮风下雨等灾害天气,倒杆断线、危及人身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本无法保证农村客户的正常供电。改造后,农村电网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可靠性明显提高,有效保证了人身和设备安全,使农村电网面貌焕然一新。
农改前,村管电现象严重,不少地方生活照明和非普工业电价分别在1元以上和2元以上,个别地方非普工业电价高达3元多。“两改一同价”的实施大大改变了这一局面。例如秦州区,居民照明与农村中小学用电执行居民电价后,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和各学校负担204.3万元。甘谷县经农网改造,农村电网结构布局合理,供电能力提高了1.5倍,供电量平均年递增率达12.5%,供电可靠率由原先的86%提高到了现在的96.5%。特别是2001年该县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后,农民生活用电电价大幅降低,截至2005年11月,全县共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累计884.3万元,累计户均减轻76.2元。
农网改造惠泽三农
近年来,“电价降了,电灯亮了,电话响了,电视唱了……”成为天水农村广大农民的口头禅。
农网改造后的天水农村,处处生机盎然,家用电器有了,发展生产的信心足了,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麦积区花牛镇以盛产花牛苹果著称,如今,这里的农民搞起了产品深加工,有了电力的强力支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箱箱苹果远销海内外,一户又一户的农民致富了,什么热水器啦、电磁炉啦,这些过去只有城里人才有的家当,如今也不是稀罕东西了。农村电气化,已不是遥远的梦。
奉献爱心情系万家
“制度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微笑更加真诚……”,一句话道出了天水老百姓的肺腑之言。
天水供电公司始终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在服务”的理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上门服务,及时解决弱势群体用电困难,用优质服务的诚心和爱心感化用户,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赞誉。
3月6日,秦安县映南村村委会来到秦安分公司,郑重地将一面绣有“开展保先教育,真诚服务农户”的锦旗送到分公司领导手里,表达了全村村民对电力员工的感激之情。
映南村是秦安县兴国镇的一个村子,由于县城改造,有20多户村民拆迁,并于去年10月份搬至新居,因该地段处于分公司配网尚未到达区域,并且居住分散,致使电源没有解决。该分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动与村委会联系,共同协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为了尽快通电,职工加班加点进行线路勘测、架设与安装工程,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共新建低压线路500米,安装电能表26块,彻底解决了映南村电力供应问题。在竣工送电的当日,村民们在施工现场燃放鞭炮表达自己欢欣喜悦的感情并送来了锦旗。锦旗并不耀眼,却承载着乡亲们的深情厚意。
爱心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司以企业、部门、个人、团支部、青年志愿者等形式,分别开展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不久前,该公司总经理一行来到秦州区藉口镇王家河村嘘寒问暖送真情,将扶贫资金和物品送给了该村10户特困人家。该公司团委则组织天水、秦安、陇西三片团员青年分别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给当地10余户贫困居民、学生送上粮、油、棉被等一批生活用品和钱物,将电力工作者的颗颗爱心奉献给社会。
如果说电力事业的发展是振兴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那么,天水电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必将成为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恒动力,这一缕缕承载着希望与生机的春风,正吹过天水大地扑面而来……(郭继雄)
农民的负担轻多了
农网改造以前,天水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网架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电价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电气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国家“两改一同价”决策的推出,为构建坚强天水农网、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改造前的农村电网,健康状况极差,线路运行可靠性难以保证,遇到刮风下雨等灾害天气,倒杆断线、危及人身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本无法保证农村客户的正常供电。改造后,农村电网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可靠性明显提高,有效保证了人身和设备安全,使农村电网面貌焕然一新。
农改前,村管电现象严重,不少地方生活照明和非普工业电价分别在1元以上和2元以上,个别地方非普工业电价高达3元多。“两改一同价”的实施大大改变了这一局面。例如秦州区,居民照明与农村中小学用电执行居民电价后,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和各学校负担204.3万元。甘谷县经农网改造,农村电网结构布局合理,供电能力提高了1.5倍,供电量平均年递增率达12.5%,供电可靠率由原先的86%提高到了现在的96.5%。特别是2001年该县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后,农民生活用电电价大幅降低,截至2005年11月,全县共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累计884.3万元,累计户均减轻76.2元。
农网改造惠泽三农
近年来,“电价降了,电灯亮了,电话响了,电视唱了……”成为天水农村广大农民的口头禅。
农网改造后的天水农村,处处生机盎然,家用电器有了,发展生产的信心足了,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麦积区花牛镇以盛产花牛苹果著称,如今,这里的农民搞起了产品深加工,有了电力的强力支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箱箱苹果远销海内外,一户又一户的农民致富了,什么热水器啦、电磁炉啦,这些过去只有城里人才有的家当,如今也不是稀罕东西了。农村电气化,已不是遥远的梦。
奉献爱心情系万家
“制度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微笑更加真诚……”,一句话道出了天水老百姓的肺腑之言。
天水供电公司始终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在服务”的理念,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上门服务,及时解决弱势群体用电困难,用优质服务的诚心和爱心感化用户,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赞誉。
3月6日,秦安县映南村村委会来到秦安分公司,郑重地将一面绣有“开展保先教育,真诚服务农户”的锦旗送到分公司领导手里,表达了全村村民对电力员工的感激之情。
映南村是秦安县兴国镇的一个村子,由于县城改造,有20多户村民拆迁,并于去年10月份搬至新居,因该地段处于分公司配网尚未到达区域,并且居住分散,致使电源没有解决。该分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动与村委会联系,共同协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为了尽快通电,职工加班加点进行线路勘测、架设与安装工程,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共新建低压线路500米,安装电能表26块,彻底解决了映南村电力供应问题。在竣工送电的当日,村民们在施工现场燃放鞭炮表达自己欢欣喜悦的感情并送来了锦旗。锦旗并不耀眼,却承载着乡亲们的深情厚意。
爱心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司以企业、部门、个人、团支部、青年志愿者等形式,分别开展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不久前,该公司总经理一行来到秦州区藉口镇王家河村嘘寒问暖送真情,将扶贫资金和物品送给了该村10户特困人家。该公司团委则组织天水、秦安、陇西三片团员青年分别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给当地10余户贫困居民、学生送上粮、油、棉被等一批生活用品和钱物,将电力工作者的颗颗爱心奉献给社会。
如果说电力事业的发展是振兴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那么,天水电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必将成为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恒动力,这一缕缕承载着希望与生机的春风,正吹过天水大地扑面而来……(郭继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