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供电公司:明星画册引发三启示
2005-12-05 17:15:0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开展 “造星、追星、争星”活动打造独特企业文化品牌侧记
两本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明星画册成为2005年末马鞍山供电公司最吸引员工眼球最引发职工议论的精神食粮。什么样的明星什么样的画册具有如此的魅力?其实,画册上的明星既非“姚明”也非“周杰伦”,他们都只是马鞍山供电公司普普通通的员工,他们都只是因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出过突出的成绩,一不留神就成了明星,就上了画册。普通明星画册背后所蕴涵的是马鞍山供电公司独巨匠心、丰富厚重的企业文化,所倾注的是公司党委对普通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悉心培养,所锤炼的是一支不断争先进位、勇于开拓进取的员工队伍,所体现的是一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启示一:造星就是要挖掘平凡者的闪光点,激发普通人的上进心,把表现平平的职工激励成表现突出的明星。
翻开马鞍山供电公司群星璀璨和公司首届技能运动会最佳操作手画册,印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和一双双诚挚的眼眸。平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配电操作班的小伙子们走上画册竟如此帅气从容;工作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95598的姑娘们成为画中人亦这般动人妩媚;年过半百的老线路队长陈衍云在夕阳背景的烘托下深邃的眼神格外坚定执着;开朗热情的校表女工华云梅在大红绶带的映衬下甜美的笑容更加灿烂自信。这些整天工作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员工们定格在画册上竟如此具有“星光”。是啊,他们都曾是马鞍山供电公司的“明星”。
从“员工之星”到“团队之星”,从“每月双星”到“每季双先”,从“十佳员工”到“最佳操作手”,从“全国服务明星”到“全国劳模”,从宣传栏到网页视频,从供电报到画册,从劳模报告到明星讨论,马鞍山供电公司多年坚持开展的“造星、追星、争星”活动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浪潮,明星的种类、层次不断丰富深入,对明星的宣传攻势也越来越强大。
该活动第一轮高潮始于2000年元月开始的“每月一星”评选活动。在局党委的精心策划下,为了激发职工们的进取精神,在全局形成“学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局党委在全局范围开展了“每月一星”评比活动。即每月在局全民或集体职工中评选出当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或在某一方面具有闪光点的个人。由于评比范围较广,条件相对宽泛,影响大,“每月一星”评比活动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员工们对身边的人披红挂彩变成明星被隆重推出很感兴趣。2000年元月,当时车队的司机陈林同志因在工作途中及时举报重大交通逃逸事故、协助交警抓获肇事者的见义勇为的行为而成为该局首位“每月一星”。当领导为他批挂上鲜红夺目的“每月一星”绶带时,这位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小伙子激动地连声说:“没想到,没想到,我这么普通的一个行为也能当明星。”而挖掘平凡者的闪光点,激发普通人的上进心,把表现平平的职工激励成表现突出的明星,把表现好的激励成更好的正是开展“每月一星”活动的目的。 2003年,公司党委以学习型企业创建为契机,突出团队精神,将“每月一星”扩展到“每月双星”(员工之星、团队之星)的评选;2004年,公司党委结合“保证力、凝聚力、党员先锋工程”建设,在党组织内部又开展了“每季双先”的评选;2005年初,公司在开展员工学习标杆的建设中,开展了年度十佳员工的评选;2005年4月,公司配电工区王世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自主开展了“学习劳模王世祥,争做敬业供电人”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末该公司又将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中涌现出的岗位尖兵们命名为最佳操作手使学先争优的活动迈入了新的高潮。
启示二: 追星就是要追逐这些普通明星身上各自的闪光点和他们共同的敬业爱岗的精神。
在马鞍山供电公司的明星画册当中,有一些格外闪亮的明星:配电岗位的佼佼者--全国劳动模范王世祥、农电战线的女当家--全国服务明星王长征、安徽省先教活动典型李光明、省公司服务十佳集体黄绿红便民服务队等等。但更多群星的还是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
随便翻开群星画册中的几页:朱亚奇,刚刚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获得最佳操作手称号的调度班长。这位在公司地调工作了近10个年头的老调度班长被人誉为超负荷运行的老黄牛。这些年在迎峰度夏拉限电最为紧张的时间里,他几乎寸步不离调度台,他的脑海里只有负荷、电量,自己累病了却不敢松懈一下,叫一声苦,孩子病了也只能锁住焦急的脚步,因为电网的安全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这些年在马鞍山地区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用电形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带领调度员们在岗位上尽心尽职、无私奉献,保证了江东大地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
陈秀珍,继保专
两本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明星画册成为2005年末马鞍山供电公司最吸引员工眼球最引发职工议论的精神食粮。什么样的明星什么样的画册具有如此的魅力?其实,画册上的明星既非“姚明”也非“周杰伦”,他们都只是马鞍山供电公司普普通通的员工,他们都只是因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付出过不懈的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出过突出的成绩,一不留神就成了明星,就上了画册。普通明星画册背后所蕴涵的是马鞍山供电公司独巨匠心、丰富厚重的企业文化,所倾注的是公司党委对普通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悉心培养,所锤炼的是一支不断争先进位、勇于开拓进取的员工队伍,所体现的是一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启示一:造星就是要挖掘平凡者的闪光点,激发普通人的上进心,把表现平平的职工激励成表现突出的明星。
翻开马鞍山供电公司群星璀璨和公司首届技能运动会最佳操作手画册,印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和一双双诚挚的眼眸。平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配电操作班的小伙子们走上画册竟如此帅气从容;工作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95598的姑娘们成为画中人亦这般动人妩媚;年过半百的老线路队长陈衍云在夕阳背景的烘托下深邃的眼神格外坚定执着;开朗热情的校表女工华云梅在大红绶带的映衬下甜美的笑容更加灿烂自信。这些整天工作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员工们定格在画册上竟如此具有“星光”。是啊,他们都曾是马鞍山供电公司的“明星”。
从“员工之星”到“团队之星”,从“每月双星”到“每季双先”,从“十佳员工”到“最佳操作手”,从“全国服务明星”到“全国劳模”,从宣传栏到网页视频,从供电报到画册,从劳模报告到明星讨论,马鞍山供电公司多年坚持开展的“造星、追星、争星”活动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浪潮,明星的种类、层次不断丰富深入,对明星的宣传攻势也越来越强大。
该活动第一轮高潮始于2000年元月开始的“每月一星”评选活动。在局党委的精心策划下,为了激发职工们的进取精神,在全局形成“学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局党委在全局范围开展了“每月一星”评比活动。即每月在局全民或集体职工中评选出当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或在某一方面具有闪光点的个人。由于评比范围较广,条件相对宽泛,影响大,“每月一星”评比活动受到了职工们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员工们对身边的人披红挂彩变成明星被隆重推出很感兴趣。2000年元月,当时车队的司机陈林同志因在工作途中及时举报重大交通逃逸事故、协助交警抓获肇事者的见义勇为的行为而成为该局首位“每月一星”。当领导为他批挂上鲜红夺目的“每月一星”绶带时,这位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小伙子激动地连声说:“没想到,没想到,我这么普通的一个行为也能当明星。”而挖掘平凡者的闪光点,激发普通人的上进心,把表现平平的职工激励成表现突出的明星,把表现好的激励成更好的正是开展“每月一星”活动的目的。 2003年,公司党委以学习型企业创建为契机,突出团队精神,将“每月一星”扩展到“每月双星”(员工之星、团队之星)的评选;2004年,公司党委结合“保证力、凝聚力、党员先锋工程”建设,在党组织内部又开展了“每季双先”的评选;2005年初,公司在开展员工学习标杆的建设中,开展了年度十佳员工的评选;2005年4月,公司配电工区王世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自主开展了“学习劳模王世祥,争做敬业供电人”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末该公司又将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中涌现出的岗位尖兵们命名为最佳操作手使学先争优的活动迈入了新的高潮。
启示二: 追星就是要追逐这些普通明星身上各自的闪光点和他们共同的敬业爱岗的精神。
在马鞍山供电公司的明星画册当中,有一些格外闪亮的明星:配电岗位的佼佼者--全国劳动模范王世祥、农电战线的女当家--全国服务明星王长征、安徽省先教活动典型李光明、省公司服务十佳集体黄绿红便民服务队等等。但更多群星的还是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
随便翻开群星画册中的几页:朱亚奇,刚刚在公司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获得最佳操作手称号的调度班长。这位在公司地调工作了近10个年头的老调度班长被人誉为超负荷运行的老黄牛。这些年在迎峰度夏拉限电最为紧张的时间里,他几乎寸步不离调度台,他的脑海里只有负荷、电量,自己累病了却不敢松懈一下,叫一声苦,孩子病了也只能锁住焦急的脚步,因为电网的安全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这些年在马鞍山地区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用电形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他带领调度员们在岗位上尽心尽职、无私奉献,保证了江东大地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
陈秀珍,继保专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