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合中加速 天津滨海供电创服务品牌
2005-12-12 14:19:1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是一片即将迎来外资企业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沃土,是主要经济指标在中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首位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20余年的建设后,向西拓展的崭新的发展空间,其首期规划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自2003年筹建至今,开发区西区已吸引外资企业32家,协议投资额超过50亿美元。如今的西区已经成为滨海新区乃至环渤海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如果说“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使滨海新区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投资热点,那么开发区西区可以说是热点中的热点。2005年,这片土地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入驻的高潮期。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尽早适应西区的开发开放,超前开展电力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7月底,滨海供电公司遵照天津市电力公司属地化管理原则成立了开发区西区工作组,滨海公司决策层委派了一名公司管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牵头西区的工作。几天后,在滨海供电公司的某会议室中,刚刚组建的开发区西区工作组成员正在悉心聆听该公司总经理在他们进驻开发区西区前夕的谆谆嘱托:“优质服务态度真诚固然重要,能够把电力客户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如期送电,提供优质的电能才是根本,在开发区西区要打造天津电力深层次的优质服务品牌,在这件事上我们没有退路。”
由于历史原因,滨海供电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用电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工作节奏、电网基础建设等方面适应西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确实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面对开发区管委会和外资企业无意中表现出的怀疑态度,面对外资项目的不断涌入,如何按照开发区管委会的要求提供“一站式、怀抱式”的优质服务,营造符合国际惯例,具备国际水准的电力环境,在实践中打造天津电力的服务品牌,已经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形象,更关系到国务院开发滨海新区决策能否尽快实现和天津市改革开放的大局,此时此刻如何建立具有深层次的优质服务品牌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
优质服务磨合的热点是观念的碰撞
一边是电力企业主动开拓市场、改进管理、集约经营的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存在欠缺,一边是掌握丰富市场经验的国际跨国企业集团和为外资企业提供了20多年服务的开发区管委会,围绕电力服务这个核心问题,在工作中将会出现怎样的痛苦磨合?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然而,这种阵痛只有身在开发区西区的“滨海供电人”体会才越发深刻。
滨海供电公司开发区分公司筹备组负责人张万军通过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或许能让我们体会其中的难度:“外商来到开发区投资,他们的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做到最好,土地,电、水、气、路、通信、绿化等等生产要素必须完备,更重要的就是要能提供高效的服务,市场的参与者具备成熟的市场化观念。西区是天津市外资企业的重点投资区,在目前滨海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西区投资成为热点,发展非常迅速,这种发展大势不会受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要求制约,电力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做法,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外资企业的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十分强。电力公司的规章、规定和做法如果不能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中找到依据,国外投资方是不可能承认和遵守的。开发区管委会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讲求时效,看重结果。一次,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打断了分公司人员的解释和理由,毫不客气地说:“我不管在技术上,管理流程上你们有什么规定,投资商拿着供货订单,继续尽快生产,所以送电时间你们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办法你们去想。”在开发区,向客户承诺的送电时间和工程工期成为了不可动摇的红线,时刻检验着电力企业最基本的服务质量。
在开发区西区这样一个特殊的电力市场,面对着投资额动辄几亿乃至数十亿美元,未来能够为地区创造巨大利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海外企业,面对着能够为其它外资投资滨海起到极佳带头示范作用的海外企业,面对着对是否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业掌握着充分主动权和选择权海外企业,电力企业的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国际惯例的条条框框此时此地的处境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面向社会的供电服务承诺,很多时候是大大超越了承诺的标准进行服务的,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滨海公司开发区分公司负责人如是说。电力企业的市场角色和服务角度的改变无疑将非常痛苦,但正像在西区工作了3个多月,天天围着客户转的吉建军的话所说:“电力企业作为一个普通商品供应商,和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角色的转变是迟早要发生的,谁转变得快,谁就会更加主动,就会占有更大的电力市场份额,就能赢得更大的利润。”
优质服务加速的动力是对长期双赢的宿求
滨海供电公司积极应对在开发区西区电力服务上面临的挑战,他们将挑战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尽早适应西区的开发开放,超前开展电力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7月底,滨海供电公司遵照天津市电力公司属地化管理原则成立了开发区西区工作组,滨海公司决策层委派了一名公司管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牵头西区的工作。几天后,在滨海供电公司的某会议室中,刚刚组建的开发区西区工作组成员正在悉心聆听该公司总经理在他们进驻开发区西区前夕的谆谆嘱托:“优质服务态度真诚固然重要,能够把电力客户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如期送电,提供优质的电能才是根本,在开发区西区要打造天津电力深层次的优质服务品牌,在这件事上我们没有退路。”
由于历史原因,滨海供电公司是第一次进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用电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工作节奏、电网基础建设等方面适应西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确实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面对开发区管委会和外资企业无意中表现出的怀疑态度,面对外资项目的不断涌入,如何按照开发区管委会的要求提供“一站式、怀抱式”的优质服务,营造符合国际惯例,具备国际水准的电力环境,在实践中打造天津电力的服务品牌,已经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形象,更关系到国务院开发滨海新区决策能否尽快实现和天津市改革开放的大局,此时此刻如何建立具有深层次的优质服务品牌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
优质服务磨合的热点是观念的碰撞
一边是电力企业主动开拓市场、改进管理、集约经营的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存在欠缺,一边是掌握丰富市场经验的国际跨国企业集团和为外资企业提供了20多年服务的开发区管委会,围绕电力服务这个核心问题,在工作中将会出现怎样的痛苦磨合?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然而,这种阵痛只有身在开发区西区的“滨海供电人”体会才越发深刻。
滨海供电公司开发区分公司筹备组负责人张万军通过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或许能让我们体会其中的难度:“外商来到开发区投资,他们的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做到最好,土地,电、水、气、路、通信、绿化等等生产要素必须完备,更重要的就是要能提供高效的服务,市场的参与者具备成熟的市场化观念。西区是天津市外资企业的重点投资区,在目前滨海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西区投资成为热点,发展非常迅速,这种发展大势不会受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要求制约,电力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做法,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外资企业的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十分强。电力公司的规章、规定和做法如果不能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中找到依据,国外投资方是不可能承认和遵守的。开发区管委会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讲求时效,看重结果。一次,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打断了分公司人员的解释和理由,毫不客气地说:“我不管在技术上,管理流程上你们有什么规定,投资商拿着供货订单,继续尽快生产,所以送电时间你们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办法你们去想。”在开发区,向客户承诺的送电时间和工程工期成为了不可动摇的红线,时刻检验着电力企业最基本的服务质量。
在开发区西区这样一个特殊的电力市场,面对着投资额动辄几亿乃至数十亿美元,未来能够为地区创造巨大利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海外企业,面对着能够为其它外资投资滨海起到极佳带头示范作用的海外企业,面对着对是否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业掌握着充分主动权和选择权海外企业,电力企业的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国际惯例的条条框框此时此地的处境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面向社会的供电服务承诺,很多时候是大大超越了承诺的标准进行服务的,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滨海公司开发区分公司负责人如是说。电力企业的市场角色和服务角度的改变无疑将非常痛苦,但正像在西区工作了3个多月,天天围着客户转的吉建军的话所说:“电力企业作为一个普通商品供应商,和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角色的转变是迟早要发生的,谁转变得快,谁就会更加主动,就会占有更大的电力市场份额,就能赢得更大的利润。”
优质服务加速的动力是对长期双赢的宿求
滨海供电公司积极应对在开发区西区电力服务上面临的挑战,他们将挑战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