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500千伏盐都变:低处攀巅
2005-12-27 21:12:5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走进500千伏盐都变电所
现代社会,人们格外注重交际,而变电所值班员囿于围墙之内,连大多数本公司员工都不认识,外界熟悉的人更少,岗位认知度低。今年12月13日,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500千伏盐都变电所捧回华东电网“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特色成果奖,并夺得该省“彭城杯”50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双喜临门之际,我们带着“岗位认知度低”的话题走进了500千伏盐都变。
安全专职人王育飞认为,“岗位认知度低”是事实,但该所也有多种交际手段,比如通过网络等扩大交际范围。关键是要看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程度。一个军人独守孤岛靠热爱祖国的信念支撑,一个变电所值班员“岗位认知度低”不可怕,“低”处正好干扰少,可以赚取学习时间,进而攀登知识之巅。王育飞的观点,从我们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
初生牛犊当翻译
变电所500千伏部分及主变都是进口设备,图纸资料均为英文原版。如果交给专业公司翻译,需要近百万元费用。2002年,参与变电所安装调试的6位大学生,由六级英语底子的罗红兰、沈森领衔,主动向公司请缨,要求自己翻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公司领导被他们的激情所感动,决定放手让他们一试。6位小伙子一边参与设备安装调试,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翻译。由于参加工作不久,对一些电气方面的专业术语不太熟悉,每遇卡壳,他们就虚心向老师傅讨教,跨越了一个个拦路虎。为了保证投运前完工,他们根据各小组工作分量和难度量化计算出目标完成时间,并和各小组负责人讨论确定任务初稿及最终稿完成的具体时间。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无论是资料翻译,还是教材编写,一定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取长补短。大家不计劳苦,放弃许多休息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次进口设备和部分二次进口设备的图纸、资料的翻译、校对、审核、整理录入工作,确保了变电所的达标投产。
知识共享抓学习
根据需要,盐都变定期指定人员备课和出题,互相进行授课、讲解,并及时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深入进行讲评,提高了成员的学习主动性。还规定外出培训人员,回来后要结合实际反刍消化,并对其他成员进行再培训。外出培训人员都很自觉地填写《送出人员培训交流情况登记表》,将培训教材、资料等交与所内保管。变电所有一台价值80多万元的红外线成相仪,必须人人会使用。员工李悦东到上海培训后,将外文资料翻译出来,结合所内实际情况,整理出了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操作指导书,分期分批与所内职工交流、研讨,很快便达到了人人会操作的目的。每一个班在工作期间,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设备异常或者故障,对异常和故障的判断及处理过程,一般只要求在运行记录上记载。为了使今后再遇到同类情况的同事缩短判断和处理的时间,迅速排除,该所员工除在运行记录上记载外,还编制了一个软件,将历次对异常和故障的判断及处理过程详细录入。现在,凡遇异常和故障,当班人员首先点击这个软件进行查找,许多大同小异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立足华东争第一
传统的反事故演习系统仿真性差,效果一般。2004年,盐都变在遵循事故处理客观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网络等现代化的设施和手段,开发出了电子环境反事故演习仿真模拟系统,以逼真的效果,展现各种事故的语音、图像,展现一、二次设备的正常或异常及保护动作信息,方便参演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一次设备巡视、保护装置信息调阅、设备操作等模拟仿真,且各种信息和操作方法与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完全一致,使反事故演习的各个过程更加逼真、有效,最大限度地克隆实际运行系统方式,实现了反事故演习系统与正常的生产运行系统的可靠隔离,达到了既不影响现场任何实际工作,又能让所有演习人员能够逼真地进行演习的效果,连续取得2004、2005年华东电网反演习评价4个项目全优的成绩。在今年11月份华东电网500千伏运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中,该所11人参加考试,取得了平均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魏正加)
现代社会,人们格外注重交际,而变电所值班员囿于围墙之内,连大多数本公司员工都不认识,外界熟悉的人更少,岗位认知度低。今年12月13日,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500千伏盐都变电所捧回华东电网“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特色成果奖,并夺得该省“彭城杯”50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双喜临门之际,我们带着“岗位认知度低”的话题走进了500千伏盐都变。
安全专职人王育飞认为,“岗位认知度低”是事实,但该所也有多种交际手段,比如通过网络等扩大交际范围。关键是要看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程度。一个军人独守孤岛靠热爱祖国的信念支撑,一个变电所值班员“岗位认知度低”不可怕,“低”处正好干扰少,可以赚取学习时间,进而攀登知识之巅。王育飞的观点,从我们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
初生牛犊当翻译
变电所500千伏部分及主变都是进口设备,图纸资料均为英文原版。如果交给专业公司翻译,需要近百万元费用。2002年,参与变电所安装调试的6位大学生,由六级英语底子的罗红兰、沈森领衔,主动向公司请缨,要求自己翻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公司领导被他们的激情所感动,决定放手让他们一试。6位小伙子一边参与设备安装调试,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翻译。由于参加工作不久,对一些电气方面的专业术语不太熟悉,每遇卡壳,他们就虚心向老师傅讨教,跨越了一个个拦路虎。为了保证投运前完工,他们根据各小组工作分量和难度量化计算出目标完成时间,并和各小组负责人讨论确定任务初稿及最终稿完成的具体时间。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无论是资料翻译,还是教材编写,一定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取长补短。大家不计劳苦,放弃许多休息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次进口设备和部分二次进口设备的图纸、资料的翻译、校对、审核、整理录入工作,确保了变电所的达标投产。
知识共享抓学习
根据需要,盐都变定期指定人员备课和出题,互相进行授课、讲解,并及时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深入进行讲评,提高了成员的学习主动性。还规定外出培训人员,回来后要结合实际反刍消化,并对其他成员进行再培训。外出培训人员都很自觉地填写《送出人员培训交流情况登记表》,将培训教材、资料等交与所内保管。变电所有一台价值80多万元的红外线成相仪,必须人人会使用。员工李悦东到上海培训后,将外文资料翻译出来,结合所内实际情况,整理出了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操作指导书,分期分批与所内职工交流、研讨,很快便达到了人人会操作的目的。每一个班在工作期间,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设备异常或者故障,对异常和故障的判断及处理过程,一般只要求在运行记录上记载。为了使今后再遇到同类情况的同事缩短判断和处理的时间,迅速排除,该所员工除在运行记录上记载外,还编制了一个软件,将历次对异常和故障的判断及处理过程详细录入。现在,凡遇异常和故障,当班人员首先点击这个软件进行查找,许多大同小异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立足华东争第一
传统的反事故演习系统仿真性差,效果一般。2004年,盐都变在遵循事故处理客观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网络等现代化的设施和手段,开发出了电子环境反事故演习仿真模拟系统,以逼真的效果,展现各种事故的语音、图像,展现一、二次设备的正常或异常及保护动作信息,方便参演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一次设备巡视、保护装置信息调阅、设备操作等模拟仿真,且各种信息和操作方法与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完全一致,使反事故演习的各个过程更加逼真、有效,最大限度地克隆实际运行系统方式,实现了反事故演习系统与正常的生产运行系统的可靠隔离,达到了既不影响现场任何实际工作,又能让所有演习人员能够逼真地进行演习的效果,连续取得2004、2005年华东电网反演习评价4个项目全优的成绩。在今年11月份华东电网500千伏运行人员持证上岗考试中,该所11人参加考试,取得了平均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魏正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