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扶余县农电局广大职工全心全意积极为农民服务
2006-01-06 10:28:44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A-
A+
电力18讯: 新华网吉林频道11月30日电(赵春江 赵庆雨 王立华 叶雪)在吉林省扶余县,常常听到广大农民兄弟对扶余县农电局广大职工的称赞,称赞他们在工作中,无论是份内工作还是份外工作,只要对农民兄弟有益,只要为农民兄弟服务,他们都会全心全意,不讲报酬,积极热情地去做。
2003年,扶余县旱情严重,广大农民为了春耕保苗保秋收,只好用柴油机抽水浇地。当时,由于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农民仅抽水浇地这一项每户农民每年就要多支出1600多元的柴油钱,有些农民已经到了承受不了的地步,广大农民兄弟急切呼吁“柴改电”(即将柴油机抽水改为电机抽水),时任主管生产的局领导贾树礼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所在乡镇农电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全县一个村一个村地进行调查摸底,一块地一块地的进行实际测量计算,他们经过周密调查和测量计算,决定以“抓大带小”的方案实施“柴改电”工程,即抓住水田和旱田连片的大户先进行“柴改电”工程,对分散地块尽量从连片的大户地里送电,这样做即保证了抗旱保苗保丰收,又降低了农民兄弟的投入。在施工中,资金不够,他们多方协商筹措资金,人手不够,局领导号召全局职工日夜不停地出义务工。在施工现场出现了一幕幕工人们挥汗施工,乡亲们送水送饭的动人场面。经过60多个日夜的奋战,全县当年就完成“柴改电”的抽水井1000多眼,用上电机井的农民兄弟每户当年就节省了1000元的抽水浇地费用。到2005年,全县“柴改电”的抽水井已经达到了6226眼,灌溉面积达7万多公顷,仅这一项,全县广大农民每年就能节省3000多万元。
1996年至1997年,正值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该县蔡家沟镇万家坨子村和四方台子村因土地纠纷,迟迟分不下去。两个村的领导和镇里领导找到了镇农电所所长王敬国,王敬国领受任务后,领着所里的职工在两个村子一户一户地做调解工作。由于他们多年来办事认真、公正、公平和热情,赢得了两个村子里农民兄弟的信赖,耕地很快就分了下去,直到今天,两个村子里的农民没有因为土地问题而发生过任何纠纷。
扶余县农电局广大农村电工还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每个电工都自备一套照明设备,即电线、插排、灯头、灯泡和开关。干什么用呢?是为农民家里办红白喜事用,农民兄弟无论谁家有事,当地电工都会早早地来接线、接电、安电灯,这样做即避免了农村用电乱接乱拉不安全,又暖了农民兄弟的心。二是在秋冬季节,广大农村电工都会走遍每一个农民家庭,了解谁家盖完新房要接电,谁家要买家用电器,他们知道后,会立即前去帮助这些家庭接好电,并利用这个机会为农民讲解农村安全用电常识。他们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免费义务为农民服务。在扶余县,不但广大农电职工与农民兄弟交上了朋友,而且农电局领导也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局长贾树礼由于经常到农村走访,结识了很多农民兄弟,2005年6月的一天,弓棚子镇一位农民找到了贾树礼,对他说,老贾,你帮我拿拿主意,我家里养的一头猪病了,直打晃,猪贩子要买,你说我卖不卖?贾树礼说,你不能卖,赶紧找兽医看,看不好就深埋,你要卖给猪贩子那就太缺德了,你想想,如果人吃了你家的病猪肉得了病怎么办?这位农民兄弟说,老贾,我听你的,看不好就深埋。
在扶余县广大农村,农民接电用电,第一个想到的是农电人,农民有心里话,第一个想找人诉说的是农电人,农民家有“红白喜事”,第一个想找给自己“壮脸”的人是农电人(注:壮脸,在当地农村叫有面子)。在扶余县,扶余农电局为什么会赢得广大农民兄弟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称赞?局长贾树礼说出了他的内涵。他说,扶余农电局之所以赢得了广大农民兄弟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主要是我们有一股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时时刻刻地全心全意为农民兄弟服务,为扶余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我们不但现在要做的好,以后我们会做的更好。
扶余农电人的真诚付出,赢来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2004年,扶余县农电局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最佳职工代表大会;被白城电业局和扶余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会、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3年,扶余县旱情严重,广大农民为了春耕保苗保秋收,只好用柴油机抽水浇地。当时,由于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农民仅抽水浇地这一项每户农民每年就要多支出1600多元的柴油钱,有些农民已经到了承受不了的地步,广大农民兄弟急切呼吁“柴改电”(即将柴油机抽水改为电机抽水),时任主管生产的局领导贾树礼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所在乡镇农电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全县一个村一个村地进行调查摸底,一块地一块地的进行实际测量计算,他们经过周密调查和测量计算,决定以“抓大带小”的方案实施“柴改电”工程,即抓住水田和旱田连片的大户先进行“柴改电”工程,对分散地块尽量从连片的大户地里送电,这样做即保证了抗旱保苗保丰收,又降低了农民兄弟的投入。在施工中,资金不够,他们多方协商筹措资金,人手不够,局领导号召全局职工日夜不停地出义务工。在施工现场出现了一幕幕工人们挥汗施工,乡亲们送水送饭的动人场面。经过60多个日夜的奋战,全县当年就完成“柴改电”的抽水井1000多眼,用上电机井的农民兄弟每户当年就节省了1000元的抽水浇地费用。到2005年,全县“柴改电”的抽水井已经达到了6226眼,灌溉面积达7万多公顷,仅这一项,全县广大农民每年就能节省3000多万元。
1996年至1997年,正值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该县蔡家沟镇万家坨子村和四方台子村因土地纠纷,迟迟分不下去。两个村的领导和镇里领导找到了镇农电所所长王敬国,王敬国领受任务后,领着所里的职工在两个村子一户一户地做调解工作。由于他们多年来办事认真、公正、公平和热情,赢得了两个村子里农民兄弟的信赖,耕地很快就分了下去,直到今天,两个村子里的农民没有因为土地问题而发生过任何纠纷。
扶余县农电局广大农村电工还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每个电工都自备一套照明设备,即电线、插排、灯头、灯泡和开关。干什么用呢?是为农民家里办红白喜事用,农民兄弟无论谁家有事,当地电工都会早早地来接线、接电、安电灯,这样做即避免了农村用电乱接乱拉不安全,又暖了农民兄弟的心。二是在秋冬季节,广大农村电工都会走遍每一个农民家庭,了解谁家盖完新房要接电,谁家要买家用电器,他们知道后,会立即前去帮助这些家庭接好电,并利用这个机会为农民讲解农村安全用电常识。他们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免费义务为农民服务。在扶余县,不但广大农电职工与农民兄弟交上了朋友,而且农电局领导也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局长贾树礼由于经常到农村走访,结识了很多农民兄弟,2005年6月的一天,弓棚子镇一位农民找到了贾树礼,对他说,老贾,你帮我拿拿主意,我家里养的一头猪病了,直打晃,猪贩子要买,你说我卖不卖?贾树礼说,你不能卖,赶紧找兽医看,看不好就深埋,你要卖给猪贩子那就太缺德了,你想想,如果人吃了你家的病猪肉得了病怎么办?这位农民兄弟说,老贾,我听你的,看不好就深埋。
在扶余县广大农村,农民接电用电,第一个想到的是农电人,农民有心里话,第一个想找人诉说的是农电人,农民家有“红白喜事”,第一个想找给自己“壮脸”的人是农电人(注:壮脸,在当地农村叫有面子)。在扶余县,扶余农电局为什么会赢得广大农民兄弟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称赞?局长贾树礼说出了他的内涵。他说,扶余农电局之所以赢得了广大农民兄弟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主要是我们有一股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时时刻刻地全心全意为农民兄弟服务,为扶余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我们不但现在要做的好,以后我们会做的更好。
扶余农电人的真诚付出,赢来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2004年,扶余县农电局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最佳职工代表大会;被白城电业局和扶余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会、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