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新角色――乳山电业以人为本纪事
2006-02-09 10:06:43 来源:经济日报
A-
A+
电力18讯: 对客户,甘当“服务员”
凌晨时分,夜黑星稀,寒气逼人,一队人马悄悄地进入了一家工厂,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山东省乳山市电力部门实施的“零点工程”。
为了确保安全,用电线路必须按时检修。检修往往要停电,影响企业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乳山市电业总公司推出了两招:一个是“零点工程”,一个是“带电作业”。所谓零点工程,就是将线路检修等需要停电的工程,安排在半夜凌晨以后,客户休息时进行。这样,电力检修的工作环境、人员安排、施工难度等都大大增加,但却给用电单位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他们还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带电作业设备,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工程实施带电作业,减少非故障停电次数。前不久,乳山市组织外商评议当地投资环境,其中最受外商称道的就是“零点工程”。
他们还主动与主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对准备新建、扩建企业,主动沟通,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去年7月,他们获悉一家外地企业来乳山市租赁了一家化工厂厂房,要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主动上门,拿出几套线路设计方案供企业选择,在获得厂方授权后,立即着手物资招投标采购以及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提前做好供电准备,使该企业投产日期提前了2个月,大大提高了投资效益。
优质服务,重在细节。乳山电业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十项承诺”,抓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计划停电,要求对用户通知三遍:提前一周在电视上公告;提前一天向客户代表电话通知;停电前用短信再通知一遍。打进来的热线电话,要求铃响三声前必须接起。客户打来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方便。
对职工,愿做“铺路石”
公司总经理于信友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高。职工素质对于企业和职工本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舍得投资抓好职工培训,实施素质工程,当好职工成长的铺路石。
他们实施素质工程的决心源于一次故障抢修。那是新班子上任不久的2004年初,一起并不复杂的停电故障,接报后8个小时抢修人员才赶到现场,抢修累计延续了近14个小时。这与优质服务的要求相差太远了。
于是,他们分批对600名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精英团队”集训。每天的训练,既有10公里沙滩越野跑、空中飞人、过电网等室外体能训练,也有技术培训、点评等室内业务学习。
素质工程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经过探索,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现亮点、突出亮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
从2004年开始,乳山电业总公司实行了“40+4”工作学习制度,即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4小时。专设了职工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对职工轮训。去年实现了岗位培训率、全员学习率、高中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教育率三个100%。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的胜出者,得到了提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职工素质的提高,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故障抢修中,再没有发生一起人为延误事件。他们通过攻关,使一种变压器损耗降低30%多,山东省科技厅在全省推广使用。他们将城市厢式变电站的金属外壳改造成非金属外壳,不仅防腐蚀,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也已大面积推广使用。两年来,全公司职工创造出新技术、新经验120多项。其中获得省级奖励7项,地市级奖励15项。
求发展,当好“筑路人”
近年来,随着乳山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用电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为了适应和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乳山电业超前谋划,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和“筑路人”,去年做出了两年投资1.5亿元、当年投资1亿元,对全市供电、供热网络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规划,涉及工程项目12个。全部完工后,可以初步建成结构合理的乳山电网网架,确保乳山今后5到10年的经济发展不因用电“卡脖子”。去年竣工的车道22万站升级改造工程,可提高全市整体供电量一倍多。他们按照市里的规划,确保工业园区发展到哪里,线路就延伸到哪里;项目落户哪里,电力服务就跟踪到哪里。
2004年以来,乳山电业总公司的产值、销售、利税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其中上缴税金两年增长一倍半以上。总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级文明单位称号。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复查验收。在威海市供电公司组织的第三届农电技术比武中,获得团体优胜奖,个人全能第一、二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文/本报记者 单保江
身怀技能去务工
&
凌晨时分,夜黑星稀,寒气逼人,一队人马悄悄地进入了一家工厂,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原来,这是山东省乳山市电力部门实施的“零点工程”。
为了确保安全,用电线路必须按时检修。检修往往要停电,影响企业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乳山市电业总公司推出了两招:一个是“零点工程”,一个是“带电作业”。所谓零点工程,就是将线路检修等需要停电的工程,安排在半夜凌晨以后,客户休息时进行。这样,电力检修的工作环境、人员安排、施工难度等都大大增加,但却给用电单位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他们还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带电作业设备,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工程实施带电作业,减少非故障停电次数。前不久,乳山市组织外商评议当地投资环境,其中最受外商称道的就是“零点工程”。
他们还主动与主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对准备新建、扩建企业,主动沟通,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去年7月,他们获悉一家外地企业来乳山市租赁了一家化工厂厂房,要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主动上门,拿出几套线路设计方案供企业选择,在获得厂方授权后,立即着手物资招投标采购以及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提前做好供电准备,使该企业投产日期提前了2个月,大大提高了投资效益。
优质服务,重在细节。乳山电业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十项承诺”,抓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计划停电,要求对用户通知三遍:提前一周在电视上公告;提前一天向客户代表电话通知;停电前用短信再通知一遍。打进来的热线电话,要求铃响三声前必须接起。客户打来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方便。
对职工,愿做“铺路石”
公司总经理于信友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高。职工素质对于企业和职工本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舍得投资抓好职工培训,实施素质工程,当好职工成长的铺路石。
他们实施素质工程的决心源于一次故障抢修。那是新班子上任不久的2004年初,一起并不复杂的停电故障,接报后8个小时抢修人员才赶到现场,抢修累计延续了近14个小时。这与优质服务的要求相差太远了。
于是,他们分批对600名干部职工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精英团队”集训。每天的训练,既有10公里沙滩越野跑、空中飞人、过电网等室外体能训练,也有技术培训、点评等室内业务学习。
素质工程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经过探索,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现亮点、突出亮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
从2004年开始,乳山电业总公司实行了“40+4”工作学习制度,即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4小时。专设了职工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对职工轮训。去年实现了岗位培训率、全员学习率、高中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教育率三个100%。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的胜出者,得到了提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职工素质的提高,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故障抢修中,再没有发生一起人为延误事件。他们通过攻关,使一种变压器损耗降低30%多,山东省科技厅在全省推广使用。他们将城市厢式变电站的金属外壳改造成非金属外壳,不仅防腐蚀,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也已大面积推广使用。两年来,全公司职工创造出新技术、新经验120多项。其中获得省级奖励7项,地市级奖励15项。
求发展,当好“筑路人”
近年来,随着乳山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用电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为了适应和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乳山电业超前谋划,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和“筑路人”,去年做出了两年投资1.5亿元、当年投资1亿元,对全市供电、供热网络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规划,涉及工程项目12个。全部完工后,可以初步建成结构合理的乳山电网网架,确保乳山今后5到10年的经济发展不因用电“卡脖子”。去年竣工的车道22万站升级改造工程,可提高全市整体供电量一倍多。他们按照市里的规划,确保工业园区发展到哪里,线路就延伸到哪里;项目落户哪里,电力服务就跟踪到哪里。
2004年以来,乳山电业总公司的产值、销售、利税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其中上缴税金两年增长一倍半以上。总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级文明单位称号。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复查验收。在威海市供电公司组织的第三届农电技术比武中,获得团体优胜奖,个人全能第一、二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文/本报记者 单保江
身怀技能去务工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