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现代电力的“韶乐”――国家电网公司综合管理标杆单位济阳县供电公司发展纪实
2013-01-21 16:29:09 来源:宋伟 王丽萍
A-
A+
电力18讯: 古有济水。济水之南为济南,济水之北为济阳,济阳是2500年前孔子闻听韶乐而陶醉的地方。昔日的韶乐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在济阳这方圣地,济阳电力人以饱满的热情,在承传奉献光明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电力“韶乐”。
近年来,济阳供电公司始终将同业对标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创新考核机制,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持续提速,企业管理日益规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供电量首次突破7亿千瓦时,完成717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99%。供电可靠率完成城镇99.98%,农村99.93%,分别上升0.01和0.04个百分点。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先进基层党委”、“济南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2011年8月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夯实基石促发展 细致入微写辉煌
“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效益。”这是济阳供电人一直公认并遵从的管理规则。济阳县供电公司从严格各项基础管理入手,修订完善《济阳县供电公司绩效责任制考核办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联两必须”考核模式,形成了“职责明晰、要求明确、工作有序、考核量化”的管理模式。实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了公司“三大标准”。突出安全稳定、基础管理、标准化建设三个重点,强化班组管理,提升了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基层单位工作现场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抓好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定置、标准化配置,基层单位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在广大员工中树立起“零违章”的安全理念。建立安全性评价常态运行机制,完善了行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坚持按周期对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按标准进行系统评价,巩固和提高了安全性评价的效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完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扎实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查禁违章等专项活动,提高了全员反违章意识。开展大规模农村低压设备治理活动,有效改善了低压电网状况。
注重内部典型选树与标杆培育,深化内部对标,班组对标,实现了基层单位的共同进步,促进了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健全完善了计划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滚动实施计划,将公司所有工作都纳入计划管理进行全面监督、严格考核,增强了计划的刚性管理。建立岗位竞争激励机制,在加强职工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行岗位竞聘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组织专工、供电所长后备人才和大客户经理竞岗,为职工成长搭建了平台。深化农电工管理,健全完善了农电工考核、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教育培训等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劳动保险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加大投入筑强网 先进设备保运行
济阳县供电公司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兴企之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着力打造坚强电网。自2004年开始实施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先后投资8470余万元完成了110千伏新城变电站、220千伏中索变电站、110千伏崔寨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新城变电站配出工程、35千伏索柳变电站、35千伏店子变电站、曲堤变电站等工程的建设与改造任务,结束了济阳有简易变电站的历史。2012年,济阳供电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建设速度,积极促成市公司与县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济南(济阳)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县级层面协议的签订,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电网规划与项目审批工作。完成县域电网“十二五”规划文稿编制、项目库调整及电网图集绘制,并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新态势,对电网建设项目里程碑计划及时进行了调整。加强与省市公司相关专业部门和县直管理单位的沟通,积极完成220千伏回河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太平输变电工程、澄波湖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新城变第二电源线路工程的规划、批复等相关手续。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促请县政府召开2012年电力工程建设协调会。投资4004万元,稳步推进110千伏孙耿输变电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满足济阳西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为加强和改善西南部电网结构提供重要保障。加强配电网建设,投资2080万元,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线路设备巡视中采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提高了故障点的分析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公司所属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光纤通讯和变压器档位远方调整,公司调控主站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五遥功能。为提高电网科技和防护水平,变电站推广使用了真空开关和六氟化硫开关,送电线路使用了免维护绝缘子,部分使用了高压架空绝缘线。在送电线路上加装绝缘护套,在所有变电站加装直流防雷装置,在部分变电站加装过电压限制器,在调度机房安装了防雷设施,有效地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彩虹微笑乐万家 追求优质铸品牌
“优质服务不仅是客户对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随着济阳县招商引资企业的纷纷落户,其中不乏许多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强的龙头企业,保障这些大客户的用电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济阳供电公司以“政府放心,客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外来客商提供高效、优质的供用电服务。全力实践客户导向型“大营销”服务理念,开展“早用电、少停电、便利电”营销服务大讨论,站在客户角度,侧重客户感受,共征集改善建议83条。梳理业扩流程,将“串联流程”改进为“并联流程”,确保业扩流程高效、畅通。
全力打造“十分钟缴费圈”。积极推行多种缴费方式,现已开通120个邮政代收点,服务电力客户22080户,代收电费42354笔,代收电费总额199.06万元。努力构建“30分钟抢修圈”。加强急修力量和值班管理,2012年,共受理报修5549次,30分钟之内到达报修现场的占92.7%。推广带电作业,实施“零点工程”,确保把停电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建成并投入使用短信互动平台,共收集客户信息10万余条,随时向用电客户发布停送电、安全用电等信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成“爱琴巾帼建功工作室”,提出了“三电”管理模式、“六零”服务目标和一、三、五“点滴”关爱工作法,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营销服务理念,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12支彩虹党员服务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开展特色服务,山东卫视《新闻联播》、《齐鲁晚报》等媒体先后对彩虹党员服务队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加强“彩虹工程”常态运行管理,坚持“明察暗访”活动,坚持公司领导走访客户和接待客户制度,召开客户代表座谈会,查找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公司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2年保持全县行评第一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成绩和荣誉,济阳电力人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荣誉和成绩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电力事业当中。在新的征程上,济阳电力人正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工作、与时俱进,正以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宋伟 王丽萍)
近年来,济阳供电公司始终将同业对标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创新考核机制,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持续提速,企业管理日益规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供电量首次突破7亿千瓦时,完成717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99%。供电可靠率完成城镇99.98%,农村99.93%,分别上升0.01和0.04个百分点。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先进基层党委”、“济南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2011年8月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夯实基石促发展 细致入微写辉煌
“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效益。”这是济阳供电人一直公认并遵从的管理规则。济阳县供电公司从严格各项基础管理入手,修订完善《济阳县供电公司绩效责任制考核办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联两必须”考核模式,形成了“职责明晰、要求明确、工作有序、考核量化”的管理模式。实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了公司“三大标准”。突出安全稳定、基础管理、标准化建设三个重点,强化班组管理,提升了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基层单位工作现场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抓好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定置、标准化配置,基层单位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在广大员工中树立起“零违章”的安全理念。建立安全性评价常态运行机制,完善了行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坚持按周期对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按标准进行系统评价,巩固和提高了安全性评价的效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完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扎实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查禁违章等专项活动,提高了全员反违章意识。开展大规模农村低压设备治理活动,有效改善了低压电网状况。
注重内部典型选树与标杆培育,深化内部对标,班组对标,实现了基层单位的共同进步,促进了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健全完善了计划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滚动实施计划,将公司所有工作都纳入计划管理进行全面监督、严格考核,增强了计划的刚性管理。建立岗位竞争激励机制,在加强职工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行岗位竞聘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组织专工、供电所长后备人才和大客户经理竞岗,为职工成长搭建了平台。深化农电工管理,健全完善了农电工考核、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教育培训等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劳动保险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加大投入筑强网 先进设备保运行
济阳县供电公司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兴企之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着力打造坚强电网。自2004年开始实施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先后投资8470余万元完成了110千伏新城变电站、220千伏中索变电站、110千伏崔寨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新城变电站配出工程、35千伏索柳变电站、35千伏店子变电站、曲堤变电站等工程的建设与改造任务,结束了济阳有简易变电站的历史。2012年,济阳供电公司不断加快电网建设速度,积极促成市公司与县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济南(济阳)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县级层面协议的签订,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电网规划与项目审批工作。完成县域电网“十二五”规划文稿编制、项目库调整及电网图集绘制,并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新态势,对电网建设项目里程碑计划及时进行了调整。加强与省市公司相关专业部门和县直管理单位的沟通,积极完成220千伏回河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太平输变电工程、澄波湖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新城变第二电源线路工程的规划、批复等相关手续。提速重点项目建设,促请县政府召开2012年电力工程建设协调会。投资4004万元,稳步推进110千伏孙耿输变电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满足济阳西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为加强和改善西南部电网结构提供重要保障。加强配电网建设,投资2080万元,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线路设备巡视中采用了GPS卫星定位系统,提高了故障点的分析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公司所属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光纤通讯和变压器档位远方调整,公司调控主站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五遥功能。为提高电网科技和防护水平,变电站推广使用了真空开关和六氟化硫开关,送电线路使用了免维护绝缘子,部分使用了高压架空绝缘线。在送电线路上加装绝缘护套,在所有变电站加装直流防雷装置,在部分变电站加装过电压限制器,在调度机房安装了防雷设施,有效地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彩虹微笑乐万家 追求优质铸品牌
“优质服务不仅是客户对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随着济阳县招商引资企业的纷纷落户,其中不乏许多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强的龙头企业,保障这些大客户的用电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济阳供电公司以“政府放心,客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外来客商提供高效、优质的供用电服务。全力实践客户导向型“大营销”服务理念,开展“早用电、少停电、便利电”营销服务大讨论,站在客户角度,侧重客户感受,共征集改善建议83条。梳理业扩流程,将“串联流程”改进为“并联流程”,确保业扩流程高效、畅通。
全力打造“十分钟缴费圈”。积极推行多种缴费方式,现已开通120个邮政代收点,服务电力客户22080户,代收电费42354笔,代收电费总额199.06万元。努力构建“30分钟抢修圈”。加强急修力量和值班管理,2012年,共受理报修5549次,30分钟之内到达报修现场的占92.7%。推广带电作业,实施“零点工程”,确保把停电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建成并投入使用短信互动平台,共收集客户信息10万余条,随时向用电客户发布停送电、安全用电等信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成“爱琴巾帼建功工作室”,提出了“三电”管理模式、“六零”服务目标和一、三、五“点滴”关爱工作法,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营销服务理念,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12支彩虹党员服务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开展特色服务,山东卫视《新闻联播》、《齐鲁晚报》等媒体先后对彩虹党员服务队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加强“彩虹工程”常态运行管理,坚持“明察暗访”活动,坚持公司领导走访客户和接待客户制度,召开客户代表座谈会,查找服务短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公司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2年保持全县行评第一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成绩和荣誉,济阳电力人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荣誉和成绩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电力事业当中。在新的征程上,济阳电力人正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工作、与时俱进,正以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宋伟 王丽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