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供电公司:十年光明路 电力谱新歌
2012-10-19 10:55:49 来源:孙佳美 张俊
A-
A+
电力18讯: 溧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新市。她坐拥江浙皖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欣欣向荣的产业基础,周到优越的服务环境,成为了长三角地区投资创业、安居生活的一方乐土。
电,让城市更璀璨
2001年-2011年,是溧阳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2002年溧阳总人口为78.4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02.12亿元。2011年,溧阳地区生产总值503.8亿元,同比增长17.3%,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第40位,城市现代化发展明显加快,外向型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溧阳市供电公司担负着溧阳全市的供电任务,现有营业客户32.9万户。在溧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溧阳电力人抓机遇、迎接挑战,奋勇拼搏,通过丰富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以可靠的供电、优质的服务为这座江南明珠赋予了光明的诗篇。2011年,完成供电量51.25亿千瓦时,售电量47.8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9.19%、19.25%。最高负荷102.91万千瓦,同比增长36.21%;最大日供电量1844.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61%。截至2011年底,溧阳地区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4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18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60台,容量362.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93条,总长1034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202条,总长2738公里;10千伏配变4521台。首座500千伏溧阳变也投运在即。基本实现电网发展与电力负荷同步发展,为溧阳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力需求。预计至"十二五"末,变电容量将达到759万千伏安,溧阳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220千伏双环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强网络结构。
2012年,溧阳电网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建设总投资突破15亿元,达到"十一五"期间溧阳市电力总投资的50%,溧阳市第一座500千伏溧阳输变电工程即将竣工、预计10月份启动投运;220千伏后周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晶阳输变电工程、110千伏社农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平陵输变电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施工过程中,建成后,溧阳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220千伏双环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强网络结构。在建设好主网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配网、农网改造工作,已完成配网项目投资1.07亿元、完成配网项目334个;完成农网建设投资3682万元、完成农网建设改造项目383个,年内将全面完成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100%建成电气化镇、电气化村。
10年来,溧阳供电把坚强电网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服务溧阳经济大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分阶段走访政府、走访企业,通过不断沟通和调研,让坚强电网成为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资本,让电力真正助推城市文明的升华。如今,当你走进这座灵秀的小城,你会惊叹作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她,如此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璀璨的灯光和现代化的生态旅游产业,又令她处处涌动着当代城市的时尚气息。
电,让旅游名片更闪亮
旅游,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溧阳年接待中外游客近1000万人次,目前拥有天目湖、南山竹海和御水温泉3家国家AAAA级旅游假景区,7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四星级旅游农庄,100多家农业观光示范园和旅游农庄星罗棋布在溧阳各个乡镇。近年,溧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引导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建设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并先后建立了"一村一品"专业村上百个,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副产品达10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江苏天目农业生态园"、"溧阳欣龙生态园"、"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江苏陶峰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上规模生态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30家,每年吸收7亿多元左右"三资"投身高效农业,目前已形成规模茶园67447亩,高效农业面积60多万亩。此外该市还拥有天目湖、南山竹海两个国家 4A级生态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5亿元。
电,让这张名片更闪亮。每逢旅游旺季,溧阳市供电公司都会派遣员工对景区进行全面巡检,督促指导客户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游客和当地群众用电无忧。据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溧阳地区游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该公司做好了长假期间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了全市人民和来溧游客度过了一个美好的黄金周。此外,溧阳市供电公司在培育农电特色服务、品牌服务上下足功夫,从2006年起,在积极谋划,超前服务,着力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确保农网、城网、主网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自2008年至今,溧阳市供电公司又抓住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契机,已先后完成投资15.2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低电压改造。据悉,今年该公司也完成了投资8300万元,完成2个镇、22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低电压改造。同时,该公司为将服务山区农民的事办实办好,专门成立党员服务队,长年活跃在山区,为群众解决用电疑难。
10年来,溧阳供电始终把城市发展特色作为电力服务重点,使坚强的农村电网,优质的服务,为溧阳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及新型城乡形态的快速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电,让山区农民致富笑开花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曾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新四军将士浴血抗击日寇侵略的一方热土。如今,这里的供电人用真情,架银线,为当地老百姓走特种养殖发家致富添翼,使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竹箦镇竹墩村水产养殖户吕国文和他父亲共承包了150多亩养殖面积,主要从事鲫鱼、青鱼、鳊鱼等淡水鱼的养殖,有12个增氧泵供鱼塘增氧,每年用电达40000千瓦时左右。因为该地地处竹箦、前马、后周交界处,相对偏僻,鱼塘增氧用电一直困扰着他和附近100多户养殖户。有一年夏季,气候反常,100多户同时用电,电压跟不上,增氧泵工作不起来。因为缺氧,光他一家鱼塘就死亡近万公斤成鱼,损失达五、六万元。从此,这里的养殖户都不敢高密度养殖,收入也一直提不上来。2009年,溧阳市供电公司结合新一轮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网改造,把银线架到鱼塘,而且还给这里的养殖户专门架了一台200KVA的变压器。
"现在高密度养殖再也不用为电供不上,增氧泵转不动而犯愁了。"老吕还给在现场给我算了笔帐,"过去,他每亩只敢放养600公斤,就这还提心吊胆,生怕遇到恶劣天气,鱼儿缺氧。现在每亩可放养1200公斤,而且高枕无忧。如果现在按每亩1700元收益计算,比较电网改造前,光我们一家一年可多增加近13万元收益。这得感谢供电部门的送财神呀!"说到这里吕家父子都开心地笑了。
在该镇王渚村委,村委副书记杨玉娟介绍道:该村蒋家村农民杨金明一家原来靠种5亩薄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每到年关,还要指望着镇民政救济金。产业结构调整后,他发挥特长,承包了80多亩低洼地开垦养殖螃蟹,供电部门还特地帮他架设了十二档低压线通到他的蟹塘,每年净收入20万元以上,不仅脱了贫,还在城里买了房,买了小车,成了附近有名的致富专业户。
吕国文和杨金明的致富故事,只是溧阳农民走上小康道路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溧阳供电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把服务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馨的同时,把服务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让光明覆盖到山区、覆盖到农民的心头。 (孙佳美 张俊)
电,让城市更璀璨
2001年-2011年,是溧阳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2002年溧阳总人口为78.4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02.12亿元。2011年,溧阳地区生产总值503.8亿元,同比增长17.3%,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第40位,城市现代化发展明显加快,外向型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溧阳市供电公司担负着溧阳全市的供电任务,现有营业客户32.9万户。在溧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溧阳电力人抓机遇、迎接挑战,奋勇拼搏,通过丰富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以可靠的供电、优质的服务为这座江南明珠赋予了光明的诗篇。2011年,完成供电量51.25亿千瓦时,售电量47.8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9.19%、19.25%。最高负荷102.91万千瓦,同比增长36.21%;最大日供电量1844.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61%。截至2011年底,溧阳地区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4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18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60台,容量362.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93条,总长1034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202条,总长2738公里;10千伏配变4521台。首座500千伏溧阳变也投运在即。基本实现电网发展与电力负荷同步发展,为溧阳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力需求。预计至"十二五"末,变电容量将达到759万千伏安,溧阳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220千伏双环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强网络结构。
2012年,溧阳电网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建设总投资突破15亿元,达到"十一五"期间溧阳市电力总投资的50%,溧阳市第一座500千伏溧阳输变电工程即将竣工、预计10月份启动投运;220千伏后周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晶阳输变电工程、110千伏社农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平陵输变电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施工过程中,建成后,溧阳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变电所为中心、220千伏双环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强网络结构。在建设好主网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配网、农网改造工作,已完成配网项目投资1.07亿元、完成配网项目334个;完成农网建设投资3682万元、完成农网建设改造项目383个,年内将全面完成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100%建成电气化镇、电气化村。
10年来,溧阳供电把坚强电网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服务溧阳经济大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分阶段走访政府、走访企业,通过不断沟通和调研,让坚强电网成为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资本,让电力真正助推城市文明的升华。如今,当你走进这座灵秀的小城,你会惊叹作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她,如此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璀璨的灯光和现代化的生态旅游产业,又令她处处涌动着当代城市的时尚气息。
电,让旅游名片更闪亮
旅游,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溧阳年接待中外游客近1000万人次,目前拥有天目湖、南山竹海和御水温泉3家国家AAAA级旅游假景区,7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四星级旅游农庄,100多家农业观光示范园和旅游农庄星罗棋布在溧阳各个乡镇。近年,溧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引导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建设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并先后建立了"一村一品"专业村上百个,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副产品达10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江苏天目农业生态园"、"溧阳欣龙生态园"、"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江苏陶峰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上规模生态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30家,每年吸收7亿多元左右"三资"投身高效农业,目前已形成规模茶园67447亩,高效农业面积60多万亩。此外该市还拥有天目湖、南山竹海两个国家 4A级生态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5亿元。
电,让这张名片更闪亮。每逢旅游旺季,溧阳市供电公司都会派遣员工对景区进行全面巡检,督促指导客户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游客和当地群众用电无忧。据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溧阳地区游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该公司做好了长假期间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了全市人民和来溧游客度过了一个美好的黄金周。此外,溧阳市供电公司在培育农电特色服务、品牌服务上下足功夫,从2006年起,在积极谋划,超前服务,着力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确保农网、城网、主网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自2008年至今,溧阳市供电公司又抓住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契机,已先后完成投资15.2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低电压改造。据悉,今年该公司也完成了投资8300万元,完成2个镇、22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低电压改造。同时,该公司为将服务山区农民的事办实办好,专门成立党员服务队,长年活跃在山区,为群众解决用电疑难。
10年来,溧阳供电始终把城市发展特色作为电力服务重点,使坚强的农村电网,优质的服务,为溧阳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及新型城乡形态的快速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电,让山区农民致富笑开花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曾是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新四军将士浴血抗击日寇侵略的一方热土。如今,这里的供电人用真情,架银线,为当地老百姓走特种养殖发家致富添翼,使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竹箦镇竹墩村水产养殖户吕国文和他父亲共承包了150多亩养殖面积,主要从事鲫鱼、青鱼、鳊鱼等淡水鱼的养殖,有12个增氧泵供鱼塘增氧,每年用电达40000千瓦时左右。因为该地地处竹箦、前马、后周交界处,相对偏僻,鱼塘增氧用电一直困扰着他和附近100多户养殖户。有一年夏季,气候反常,100多户同时用电,电压跟不上,增氧泵工作不起来。因为缺氧,光他一家鱼塘就死亡近万公斤成鱼,损失达五、六万元。从此,这里的养殖户都不敢高密度养殖,收入也一直提不上来。2009年,溧阳市供电公司结合新一轮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网改造,把银线架到鱼塘,而且还给这里的养殖户专门架了一台200KVA的变压器。
"现在高密度养殖再也不用为电供不上,增氧泵转不动而犯愁了。"老吕还给在现场给我算了笔帐,"过去,他每亩只敢放养600公斤,就这还提心吊胆,生怕遇到恶劣天气,鱼儿缺氧。现在每亩可放养1200公斤,而且高枕无忧。如果现在按每亩1700元收益计算,比较电网改造前,光我们一家一年可多增加近13万元收益。这得感谢供电部门的送财神呀!"说到这里吕家父子都开心地笑了。
在该镇王渚村委,村委副书记杨玉娟介绍道:该村蒋家村农民杨金明一家原来靠种5亩薄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每到年关,还要指望着镇民政救济金。产业结构调整后,他发挥特长,承包了80多亩低洼地开垦养殖螃蟹,供电部门还特地帮他架设了十二档低压线通到他的蟹塘,每年净收入20万元以上,不仅脱了贫,还在城里买了房,买了小车,成了附近有名的致富专业户。
吕国文和杨金明的致富故事,只是溧阳农民走上小康道路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溧阳供电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把服务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馨的同时,把服务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让光明覆盖到山区、覆盖到农民的心头。 (孙佳美 张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