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助推经济发展 贴心服务赢得赞誉――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纪实
2012-11-26 15:14:17 来源:王晓峰
A-
A+
电力18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用电无差别管理服务,全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的具体行动。
拉近与城市的距离
近年来,诸城市作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不断创新探索社区化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土墙社区就是其中之一。11月22日,笔者在这里不禁被一派新农村景象所吸引:一幢幢漂亮的宅院整齐划一,节能型路灯、电线杆交错排列在笔直的水泥路旁,靠路边院墙上统一规格安置的电表箱一字排开……找不到一点儿印象中农村的影子。
笔者信步走进一家小饭馆,几张桌子围坐着十几个食客。掌勺师傅在电磁炉、电饭煲前忙碌着。这是村民王丽萍的小店。她去年搬进聚合小区后,就用自家的门头房做起了小生意。因为小店位于工业园区附近,生意非常红火。
为节约资源,促进社区人口集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土墙社区被纳入农民居住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工程,社区内建成两层连体住宅楼120套,多层住宅楼12栋,安置居民480户。
土墙社区党委书记张玉国说:“现在,每户平均居住面积130多平方米,水、电、路一步到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电磁炉、洗衣机、空调、冰箱普及率在95%以上,每户村民每月用一百多度电很正常。”
龙都供电所所长王玉兵介绍说,土墙社区电力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完全参照城市小区配套标准,10千伏架空线路为绝缘线,400伏线路为电缆地埋,220伏线路直接进户,避免了树线矛盾,群众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线损率只有4.3%左右。
在服务居民聚合小区建设中,诸城市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供电所密切与街道政府沟通,做到早知情、早介入,按照城区用电标准规划,提前建好配电台区,在居民入住前将一户一表全部安装到位。同时,预留容量、线径走向空间,充分满足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把线路架到田间地头,方便群众排灌和养殖用电。
诸城市聚集融合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说:“未来社区居民能否拥有和城市市民同等水平的生活条件,电力建设先行一步至关重要。”他说,建设城乡一体新社区,能大大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便于电力集中规划和管理,早日实现村村电气化。在这个双赢的过程中,电力规划适度超前能让新社区建出质量和品位,确保广大农户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平稳过渡。
电网建设适度超前
诸城市工业基础很好,目前,全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诸城市供电公司经理韩金军说,为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对接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诸城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在《诸城“十二五”电网规划》基础上,开展电网发展诊断和电网规划修编工作,实行城乡电网同步规划,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注重高中低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
从2002年实施第二期农网改造到2011年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诸城电网累计投资23亿元。目前,诸城市拥有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1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了主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同时,城区21条10千伏线路形成“横向拉手、纵向联络”的“十横八纵”网格式供电模式,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诸城市供电公司逐年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力度,先后投入中低压电网建设资金2.25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51公里、低压线路371公里,新增农村配变391台;推广应用“密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绝缘化”的供电模式,建成7个电气化镇,500个电气化村。改造后,农村电压合格率和10千伏供电可靠率分别提高2.44和0.09个百分点,线损率降低2.6个百分点,充分满足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电力的需要。
电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密州街道十里社区辖6个村1861户,其中有1700多户养殖狐狸、貂等特种动物,建有占地2000多亩的养殖基地。诸城市供电公司为养殖区新上了4台变压器,并对社区的高低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充分满足了养殖业发展的用电需求。短短几年时间,户均收入从2007年的几万元发展到了现在的35万元,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家户户有小汽车,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目前,诸城城镇化率超过53%。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与2007年开始推行农村社区化改革时相比,增幅超过60%,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9:1,这远远低于山东省2.73:1和全国3.13:1的比例。在全省率先实现公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村村通”;率先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率先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
贴心服务惠农便民
“电工服务真好,也就一顿饭工夫,线路就改好啦!”11月24日,林家村镇西石门社区的王翠大嫂高兴地说。原来,她家前几天儿子结婚,女方陪送了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因为厨房线路线径细,电器不能同时启动,她就打电话请石门供电所员工帮忙。
诸城市直机关驻西石门社区工作组组长、西石门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朱文锋认为,规范的管理、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农民能够享受到城乡同质电气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服务跟不上,老百姓就不可能充分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带来的富裕生活。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诸城市供电公司坚持管理一体化,通过95598远程工作站向终端延伸,通过系统平台与基层供电所形成联动。
接到报装、报修电话后,通过信息平台,工作单能够直接发送到供电所的专用电脑上。同时,供电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专人管理,跟踪督办,将办理情况及时向95598反馈,系统能自动保留工作记录,并列入供电所月度考核。
诸城市供电公司还打破了电工分片包村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营配分离。另外,每个供电所都成立了国家电网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难题。该公司还将17个供电所划分为4个区域,便于突发情况下协同作战。
今年8月19日-22日,连续几场暴雨,造成密州街道普桥村3户居民家因室内线路漏电,智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跳闸。借助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密州供电所员工迅速锁定停电户,及时对故障进行了处理。
该所对452个用电村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将电卡表售电、远程预付费售电与低压集抄相结合,在部分用电村实现现场与远程售电、远程自动抄表、台区低压线损率统计分析、用电异常信息报警等多种功能,实现对客户的有序管理和远程抄表。
此外,诸城市供电公司还根据居民需求,精心打造“10分钟交费圈”,先后推出了社区代办网点、POS机交费、网银支付、流动售电服务车等10项多元化收费服务方式,既方便了客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居民客户非现金交费比例已达到96.4%。
目前,诸城城乡一体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旅游和文化产业上,力争把“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打造成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品牌,并大力开发工业游、山水游、新农村游,打造好诸城大旅游品牌。
诸城市供电公司经理韩金军说,用更好的服务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发展成果,依然是该公司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拉近与城市的距离
近年来,诸城市作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不断创新探索社区化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08个农村社区,土墙社区就是其中之一。11月22日,笔者在这里不禁被一派新农村景象所吸引:一幢幢漂亮的宅院整齐划一,节能型路灯、电线杆交错排列在笔直的水泥路旁,靠路边院墙上统一规格安置的电表箱一字排开……找不到一点儿印象中农村的影子。
笔者信步走进一家小饭馆,几张桌子围坐着十几个食客。掌勺师傅在电磁炉、电饭煲前忙碌着。这是村民王丽萍的小店。她去年搬进聚合小区后,就用自家的门头房做起了小生意。因为小店位于工业园区附近,生意非常红火。
为节约资源,促进社区人口集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土墙社区被纳入农民居住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工程,社区内建成两层连体住宅楼120套,多层住宅楼12栋,安置居民480户。
土墙社区党委书记张玉国说:“现在,每户平均居住面积130多平方米,水、电、路一步到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电磁炉、洗衣机、空调、冰箱普及率在95%以上,每户村民每月用一百多度电很正常。”
龙都供电所所长王玉兵介绍说,土墙社区电力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完全参照城市小区配套标准,10千伏架空线路为绝缘线,400伏线路为电缆地埋,220伏线路直接进户,避免了树线矛盾,群众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线损率只有4.3%左右。
在服务居民聚合小区建设中,诸城市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供电所密切与街道政府沟通,做到早知情、早介入,按照城区用电标准规划,提前建好配电台区,在居民入住前将一户一表全部安装到位。同时,预留容量、线径走向空间,充分满足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把线路架到田间地头,方便群众排灌和养殖用电。
诸城市聚集融合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说:“未来社区居民能否拥有和城市市民同等水平的生活条件,电力建设先行一步至关重要。”他说,建设城乡一体新社区,能大大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便于电力集中规划和管理,早日实现村村电气化。在这个双赢的过程中,电力规划适度超前能让新社区建出质量和品位,确保广大农户实现从村民到居民的平稳过渡。
电网建设适度超前
诸城市工业基础很好,目前,全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诸城市供电公司经理韩金军说,为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对接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诸城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在《诸城“十二五”电网规划》基础上,开展电网发展诊断和电网规划修编工作,实行城乡电网同步规划,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注重高中低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
从2002年实施第二期农网改造到2011年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诸城电网累计投资23亿元。目前,诸城市拥有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1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了主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同时,城区21条10千伏线路形成“横向拉手、纵向联络”的“十横八纵”网格式供电模式,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诸城市供电公司逐年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力度,先后投入中低压电网建设资金2.25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51公里、低压线路371公里,新增农村配变391台;推广应用“密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绝缘化”的供电模式,建成7个电气化镇,500个电气化村。改造后,农村电压合格率和10千伏供电可靠率分别提高2.44和0.09个百分点,线损率降低2.6个百分点,充分满足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电力的需要。
电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密州街道十里社区辖6个村1861户,其中有1700多户养殖狐狸、貂等特种动物,建有占地2000多亩的养殖基地。诸城市供电公司为养殖区新上了4台变压器,并对社区的高低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充分满足了养殖业发展的用电需求。短短几年时间,户均收入从2007年的几万元发展到了现在的35万元,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家户户有小汽车,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目前,诸城城镇化率超过53%。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与2007年开始推行农村社区化改革时相比,增幅超过60%,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9:1,这远远低于山东省2.73:1和全国3.13:1的比例。在全省率先实现公路、自来水、有线电视“村村通”;率先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率先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
贴心服务惠农便民
“电工服务真好,也就一顿饭工夫,线路就改好啦!”11月24日,林家村镇西石门社区的王翠大嫂高兴地说。原来,她家前几天儿子结婚,女方陪送了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因为厨房线路线径细,电器不能同时启动,她就打电话请石门供电所员工帮忙。
诸城市直机关驻西石门社区工作组组长、西石门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朱文锋认为,规范的管理、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农民能够享受到城乡同质电气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服务跟不上,老百姓就不可能充分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带来的富裕生活。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诸城市供电公司坚持管理一体化,通过95598远程工作站向终端延伸,通过系统平台与基层供电所形成联动。
接到报装、报修电话后,通过信息平台,工作单能够直接发送到供电所的专用电脑上。同时,供电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专人管理,跟踪督办,将办理情况及时向95598反馈,系统能自动保留工作记录,并列入供电所月度考核。
诸城市供电公司还打破了电工分片包村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营配分离。另外,每个供电所都成立了国家电网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解决用电难题。该公司还将17个供电所划分为4个区域,便于突发情况下协同作战。
今年8月19日-22日,连续几场暴雨,造成密州街道普桥村3户居民家因室内线路漏电,智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跳闸。借助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密州供电所员工迅速锁定停电户,及时对故障进行了处理。
该所对452个用电村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将电卡表售电、远程预付费售电与低压集抄相结合,在部分用电村实现现场与远程售电、远程自动抄表、台区低压线损率统计分析、用电异常信息报警等多种功能,实现对客户的有序管理和远程抄表。
此外,诸城市供电公司还根据居民需求,精心打造“10分钟交费圈”,先后推出了社区代办网点、POS机交费、网银支付、流动售电服务车等10项多元化收费服务方式,既方便了客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居民客户非现金交费比例已达到96.4%。
目前,诸城城乡一体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旅游和文化产业上,力争把“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打造成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品牌,并大力开发工业游、山水游、新农村游,打造好诸城大旅游品牌。
诸城市供电公司经理韩金军说,用更好的服务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发展成果,依然是该公司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