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企业风采 > 正文

为山区百姓铺一条致富路――山东电力公司实施电网升级扶贫专项工程侧记

  2012-11-30 11:10:22    来源:丁园园 
A- A+
电力18讯:    11月21日,我们从山东省沂水县城一路驱车到对崮峪村与小崮头村。车开到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停住了,村在山沟里,剩下的路都只能靠步行了。

  今年山东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沂水县沙沟镇对崮峪、张马庄等10个村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对口帮扶村。山东公司积极实施电网升级扶贫专项工程,对这些村庄的电网进行改造。崮峪村与小崮头村首批完成改造。

  同行的沙沟镇镇长王新伟告诉我:“这几天来镇里考察开加工厂的人不少。供电公司办的事不仅仅是电网改造升级,而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翻山越岭运送电杆

  沿着唯一一条进小崮头村的路,我爬上了海拔664米的村最高处。山路上多是碎石和泥沙,脚底很容易打滑,路崎岖又狭窄,赤手上来都如此吃力,施工材料是如何运上来的?

  沙沟镇供电所所长相其祥回忆说:“我一看也觉得挠头,都是山,太难了。为了运材料,真是遭了好几遍罪。”山上没有现成的路,都是一截一截的,只能是用挖掘机把施工材料运到半山腰,然后再用拖拉机运一段,等没路了,再用挖掘机。一遍一遍,每根电杆都是经过7次倒换才运到山顶。

  “更复杂的情况是,除了小崮头村的主村和咱往下能看到的两个自然村,还有两个自然村在山那边,材料却都得从这一侧的山顶运。”相其祥指着山下说,没别的办法,只能靠人力了。

  “十七八个人抬一基水泥线杆,一般情况下,一天能运上五六根,可是要翻山的话,一天最多只能运一根。”施工队队长李伟春说。20多个人愣是靠肩扛手推把83基水泥杆运到了施工地点。当时参与抬杆的刘瑞金说:“干完活回家就抬不起胳膊了,老婆就给我贴一溜膏药,第二天登山再接着干。”

  虽然觉得艰难,但李伟春、刘瑞金说,现在看着新电杆,听着村民的感慨,觉得很自豪。

  山村人家用上空调

  走进小崮头村村民李汉林的家里,我一眼就瞥见了靠墙桌子上崭新的电脑和他儿子穿军装的大照片。“4月份儿子给买的,就用了五六次。”李汉林说。

  李汉林的儿子在新疆当兵并且定居了,买电脑就是为了和父母在网上视频聊天。谁知道因为电压不稳,老李舍不得开了,怕跳闸跳坏了机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个月我就能安上网线。”他边说边指着新买的液晶电视机,“这是我刚给自己买的,电足了才敢换。”

  在小崮头村,以前因为电压低,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工作,电视图像不清晰,更多时候是“雪花纷飞”。村头的几位老大娘说,好几年都没看春晚了,电视上的“雪花”一直跳到半夜12点。所以当听说供电公司的人来进行农网改造,在家的村民都想搭把手。

  “原来是骑自行车,现在我们都开上了小汽车。”在小崮头村当了13年党支部书记的李新军十分感慨,“过去谁家要用电磨,全村都别用电了。现在就是家家用空调都没事,电网改造后就有十几户买了空调。”

  除了小崮头村,山东公司其他对口帮扶村位于沂水、沂源、临朐三县交汇处,地势复杂,多山地丘陵,住户分散,导致供电线路长,电压偏低,线路“卡脖子”等问题尤为突出。“不光要花费上百万元建设新线路,电网运行维护也需要成本。但能送沂蒙老区一片光明,让老百姓过上亮堂日子,就值!”沂水县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玉江说。

  集体走上致富之路

  对崮峪村东头竖着一块硕大的招工广告:招聘熟练裁剪工数名,试用期一个月……走进服装加工厂车间,二十几名女工正在忙碌地工作,由于4台空调都开着,车间里暖融融的。

  说起用电问题,老板娘韩光红算了一笔账:“原来电不足的时候,为了赶订单,我们就自备了一台柴油发电机,一天就得三四百块油钱,可比用电贵一倍。”正说着的工夫,外出谈生意的老板于奎亮回来了。他说,现在电足了,再多的订单也敢接了,现在厂里有60多台机器,准备再扩大规模。

  “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出钱小改,也就是换换线路。这会儿我们一分钱没投,供电公司给我们村整整改了两个月。”对崮峪村党支部书记胡青华说,除了这个服装加工厂,村里还有4个板厂、几个农业加工厂。原来在用电高峰期,机井抽不上水,现在24小时随用随抽。

  沿着对崮峪村的平安桥、和谐桥、幸福桥一直到村西,可以看到一台有载调压型美式箱变。“就看这设备,可不是简单的改造,可以说是重新建了电网。原来就打算在对崮峪村到小崮头村这一片发展黄烟经济,电不足也不敢行动。这次改造后,打算把3200亩提高到4000亩以上。仅此一项就能有250万的财政收入。”王新伟说,考虑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再也不是原来那个考虑法了,现在放开干吧,新电网给沙沟镇带来新思路、新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陕西地电六家供电所获评“最美供电所”
  • · 潼南供电职工荣获区微型团课竞赛一等奖
  • · 平罗供电渠口所荣获“最美供电所”称号
  • · 江都供电真武所获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
  • · 金湖塔集供电所喜获中国金牌最美供电所
  • · 新会供电局用行动谱写时代女性新乐章
  • · 吴忠供电荣获"金牌最美供电所"荣誉称号
  • · 希望因电越来越亮——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关内”农改纪实
  • · 营山县电力公司“三招”铸就核心竞争力
  • · 国网唐县供电公司抗洪抢险保供电侧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