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海葵”――合肥供电公司全力抗击台风保供电工作侧记
2012-08-13 09:21:59 来源:朱志恒 张薇
A-
A+
电力18讯: 8月8日晚间,台风开始影响合肥地区,狂风肆虐,暴雨骤降,合肥电网受到侵袭。
合肥电网主网整体运行平稳,但受台风影响,包括四县公司在内,10千伏配网线路因树障导致跳闸91条,重合不成67条,9日上午已恢复64条, 19:55分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合肥供电公司于8月7日发布Ⅲ级黄色预警,启动ⅡA级应急值班,9日早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布置落实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全面迎战“海葵”。
马不停蹄查故障
“我们在芙蓉路上。” 8月9日上午9时,配电运检工区副主任杜中文接电话时简短的告诉笔者。当再追问具体位置时,他说:“我们在路上,正在找故障点……”就匆忙挂了电话。
当时,“海葵”还没离开合肥,车外依旧风雨交加,尽管雨刮器的速度调到最大了,采访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仍然满是雨水。
十几分钟后,杜中文他们终于查到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在芙蓉路西段一条只有两车道的支路――轿顶路上,原来在半空中的电缆,已经落到了地上。
“大风吹断了线路旁边的树,压在线路上,造成断线。”杜中文说。
雨,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更加肆意的拍打着路面,夹杂着一阵阵狂风,甚至将路面上的积水卷起来,横冲直撞。
虽然穿着雨衣,可只在风雨里站了几分钟,笔者的鞋子就潮透了,裤子也湿到了膝盖以上。杜中文和他的组员们没有打伞、没有穿雨衣,只戴了一顶安全帽,身上的工作服早就因雨水的浸泡变了色,可他们就像没有注意到,走近故障点,仔细查看了断线的情况,回到车里在详细记录下来,第一时间向工区报告故障点的具体情况。
“居民没有电,一定很着急,我们要尽快排查故障点。”杜中文说,“抢修人员已经随时待命了,但是现在风力有5级以上,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登杆作业,等雨小一点,我们就立即组织消除故障,恢复线路运行。”
说完,他们就赶往桐城路查找故障点去了,抢修车很快消失在风雨中……
有条不紊送电忙
“这里线被树枝挂断了……”
“大风把异物刮到了导线上……”
一个个现场电话汇集到了配电抢修指挥中心。
面对狂风暴雨,待命的抢修人员焦急万分又非常无奈,因为风雨中无法进行供电抢修工作。
配电运检工区的应急抢修队员们,冒雨对每一个故障点进行认真的实地检查。
8月9日下午2点,雨刚变得淅淅沥沥,醒目的供电抢修车闪着耀眼的黄灯沿着经开区轿顶路由南向北疾驰,接着高大的带电绝缘高架车也紧随而至。
“你们先清树障,我们来做断线处理的准备工作……”
在短线现场,线缆二班副班长王向阳和驾驶带电绝缘高架车的带电班副班长徐涛就相互配合的工作分工进行短暂的交流。
“吱吱吱……”在升起的带电绝缘高架车上徐涛操持着电锯穿行在稠密的树丛间。车下的抢修人员上前赶紧将锯下的树枝拉离现场。渐渐的原本被厚厚的树林包裹着的线路走廊露出了本来面目。
与此同时,线缆二班人员在为断线处理忙碌着,先是挂接地线,登杆人员小心翼翼的在湿滑的电杆上一步步攀登,现场监护的王向阳一再提醒:“慢一点,安全第一。”
此刻时大时小的雨伴随着故障处理始终。但故障处理中最大障碍却是来自于树。空中走廊虽在清障中变得开阔,而杆下依然被树木紧紧包围,登杆人员必须穿过茂密的树丛才能开展换线工作。
“123……”,在线缆二班人员喊出的号子声中,被处理过的电线在雨中高高拉起,此举意味着离恢复送电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轿顶路短线故障处理于当天下午5点恢复了供电。
待所有故障处理完毕,配电运检工区应急抢修队员们回到班组已是当晚10点多,随即他们又投入到应急值班工作中,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在两天的抢修抢险工作中,合肥供电公司共出动抢修人员1997人,抢修车辆217辆,发电机45台,抢修人员不畏艰难,冒雨登杆,连夜抢修,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承诺。
(朱志恒 张薇)
安徽省合肥市宿松路133号合肥供电公司
合肥电网主网整体运行平稳,但受台风影响,包括四县公司在内,10千伏配网线路因树障导致跳闸91条,重合不成67条,9日上午已恢复64条, 19:55分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合肥供电公司于8月7日发布Ⅲ级黄色预警,启动ⅡA级应急值班,9日早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布置落实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全面迎战“海葵”。
马不停蹄查故障
“我们在芙蓉路上。” 8月9日上午9时,配电运检工区副主任杜中文接电话时简短的告诉笔者。当再追问具体位置时,他说:“我们在路上,正在找故障点……”就匆忙挂了电话。
当时,“海葵”还没离开合肥,车外依旧风雨交加,尽管雨刮器的速度调到最大了,采访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仍然满是雨水。
十几分钟后,杜中文他们终于查到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在芙蓉路西段一条只有两车道的支路――轿顶路上,原来在半空中的电缆,已经落到了地上。
“大风吹断了线路旁边的树,压在线路上,造成断线。”杜中文说。
雨,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更加肆意的拍打着路面,夹杂着一阵阵狂风,甚至将路面上的积水卷起来,横冲直撞。
虽然穿着雨衣,可只在风雨里站了几分钟,笔者的鞋子就潮透了,裤子也湿到了膝盖以上。杜中文和他的组员们没有打伞、没有穿雨衣,只戴了一顶安全帽,身上的工作服早就因雨水的浸泡变了色,可他们就像没有注意到,走近故障点,仔细查看了断线的情况,回到车里在详细记录下来,第一时间向工区报告故障点的具体情况。
“居民没有电,一定很着急,我们要尽快排查故障点。”杜中文说,“抢修人员已经随时待命了,但是现在风力有5级以上,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登杆作业,等雨小一点,我们就立即组织消除故障,恢复线路运行。”
说完,他们就赶往桐城路查找故障点去了,抢修车很快消失在风雨中……
有条不紊送电忙
“这里线被树枝挂断了……”
“大风把异物刮到了导线上……”
一个个现场电话汇集到了配电抢修指挥中心。
面对狂风暴雨,待命的抢修人员焦急万分又非常无奈,因为风雨中无法进行供电抢修工作。
配电运检工区的应急抢修队员们,冒雨对每一个故障点进行认真的实地检查。
8月9日下午2点,雨刚变得淅淅沥沥,醒目的供电抢修车闪着耀眼的黄灯沿着经开区轿顶路由南向北疾驰,接着高大的带电绝缘高架车也紧随而至。
“你们先清树障,我们来做断线处理的准备工作……”
在短线现场,线缆二班副班长王向阳和驾驶带电绝缘高架车的带电班副班长徐涛就相互配合的工作分工进行短暂的交流。
“吱吱吱……”在升起的带电绝缘高架车上徐涛操持着电锯穿行在稠密的树丛间。车下的抢修人员上前赶紧将锯下的树枝拉离现场。渐渐的原本被厚厚的树林包裹着的线路走廊露出了本来面目。
与此同时,线缆二班人员在为断线处理忙碌着,先是挂接地线,登杆人员小心翼翼的在湿滑的电杆上一步步攀登,现场监护的王向阳一再提醒:“慢一点,安全第一。”
此刻时大时小的雨伴随着故障处理始终。但故障处理中最大障碍却是来自于树。空中走廊虽在清障中变得开阔,而杆下依然被树木紧紧包围,登杆人员必须穿过茂密的树丛才能开展换线工作。
“123……”,在线缆二班人员喊出的号子声中,被处理过的电线在雨中高高拉起,此举意味着离恢复送电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轿顶路短线故障处理于当天下午5点恢复了供电。
待所有故障处理完毕,配电运检工区应急抢修队员们回到班组已是当晚10点多,随即他们又投入到应急值班工作中,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在两天的抢修抢险工作中,合肥供电公司共出动抢修人员1997人,抢修车辆217辆,发电机45台,抢修人员不畏艰难,冒雨登杆,连夜抢修,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承诺。
(朱志恒 张薇)
安徽省合肥市宿松路133号合肥供电公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