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供电分局:责任当先 啃下无电的“硬骨头”
2012-08-16 11:02:42 来源:王建 谭平
A-
A+
电力18讯: 随着云南电网公司"在9月30日前必须确保所有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竣工投运"的期限日益临近,作为红河州唯一还有49个无电自然村的县区,正在开展的项目都存在着不小的困难。为此,红河供电局金平分局展开了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攻坚战",用南网人的责任与担当,啃下这最后的"硬骨头",保证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按期完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无电人口通电工程进行到最后阶段,剩下的项目一个更比一个难!"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金平分局主持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殷子泽说,最难的就是道路不通,物资、设备运输困难,但金平分局全体员工发扬了"不怕苦、不畏难、勤思考、讲团结"的精神,硬是靠人扛马驮,将电杆等物资和设备运进了没有路的村寨,让电杆翻过了悬崖峭壁,将光明送进苗岭瑶乡。
金平县勐拉乡拉祜二队的无电通电项目,是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交通不便,人力运输的距离较大。由于连续降雨,道路损毁严重,项目所需的21棵电杆都还没运到位。由于进入雨季,车辆只能到达老乌寨村委会所在地,但就是这一段车辆能达到的路,也需要不断抢修才能勉强通行。
负责此项目的云南康鼎机电安装公司红河分公司金平项目部经理顾洪伟说,老乌寨村委会距勐拉乡政府也只是20公里。可就是这20公里路,拉电杆的车花了4天时间才到达老乌寨。而从老乌寨到拉祜二队还有13公里左右的山路,车辆已经无法通行,甚至还有四五公里就根本没有路,电杆等物资的运输就只能人力来完成了。
在老乌寨村委会所在地到拉祜二队的崎岖的山路上,近百名工人分成5个组,正分别用"炮车"拉着一截水泥电杆在艰难的前行。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身体尽量往前躬,牵引着700多公斤的电杆在只容得摩托车通行的崎岖陡峭山路上前行,一幅热火朝天的场面......
顾洪伟说,起初他们是用人力来抬,但人员劳累不说,且搬运效率极低,20人每天仅能搬半棵电杆两三公里。后来,他们引用了"炮车"这种运输工具,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近百人分成5个组,每个组每天能将半棵电杆运到13公里处的拉祜二队项目施工点。
所谓"炮车",其实就是两个中型汽车轮子上放上一个铁架子。将电杆放在铁架子上,十多人用绳子在前面拉,后面两三人在扶住电杆尾部的同时,将电杆拨往左右来控制前进的方向。正是通过这种运输方法,施工队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将项目所需的21棵电杆中的一半搬运到位。
而勐桥乡三岔河施工点,施工条件更是艰难。车辆只能到达距三岔河8公里的地方,剩下的8公里已经没有路了,还要翻越四座悬崖,物资与设备的运输,成了影响施工进度的"老大难"问题。但这样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建设者,没有路,就开出一条路来;有悬崖阻隔,就想方设法让电杆翻上悬崖。
为了尽快将电杆等大件物资搬运到位,确保三岔河村的通电工程按期完工,施工人员展开了大件物资搬运"接力赛"。从道路的尽头,一组人用人力将电杆抬到悬崖下,另一组人再用绞磨将电杆拖上悬崖,抬到另一个悬崖下,再将电杆拖上悬崖......如此反复,一截电杆要两天时间才能"走"完这8公里的行程,到指定的位置担负起电力输送的任务。
在者米乡的老白寨施工点,由于连续降雨,刚修通的乡村道路一片泥泞,别说车辆难以通行,就连人走上去都很难站稳。可是电杆还要运送四五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指定位置,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电杆送到指定位置,从而不影响整个通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呢?这让金平分局及施工单位的人员伤透了脑筋。
经过多次观察及试验,他们发现只有吉普车还能在这路上行驶。于是,有人提议将吉普车改装成运送电杆的车辆,加快电杆等大件物资的搬运速度。说干就干,撤掉了吉普车上除驾驶员以外的位子,加装上了运电杆的铁架,一辆不惧坡陡路滑的电杆运输车便诞生了。电杆等大件物资运输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老白寨施工点的工程进度很快就赶上了倒推节点......
只要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勤于思考,团结协作,再大困难也能克服,金平分局党支部副书记殷子泽说,我们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众人划桨开大船
在金平采访的几天,发现金平分局从分局领导、到项目部人员、再到各供电所所长对自己范围内的每一项无电人口通电项目的进度、困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都了如指掌。就连在施工现场的施工队负责人手机坏了,而联系不上这样的问题,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殷子泽也是一清二楚。这是因为,金平分局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定向挂钩督办制度,每天跟踪工程进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内帮助解决。作为项目经理,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49个施工点殷子泽都去过,像三岔河、拉祜二队等施工难度很大的施工点,他去了不止一次。正因为如此,各施工点的基本情况他都了解。每天各施工点都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将各点的进度及存在的困难报送给分局领导及相关部门。因此,他能对各施工点的情况了如指掌。
殷子泽说,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施工难度大,到最后仅剩下的几个点,施工难度更是难上加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的经理,是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协调保证无电工程在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保质按期的完成,成了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此,针对三岔河、拉祜二队等自然村交通恶劣,工程进度相对较慢的事实,金平分局对三岔河等五个难度较大的项目,对每个施工点确定了定人、定时、定职责的"三定"保障措施。即一定专人负责各个台区建设现场跟踪督建;其二确定各项建设任务建设时间,要求对各建设点倒排工期按计划推进;其三确定职责,对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所属区域部门按分工不同,确定各方应负责任。"三定"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了艰险地区的建设按计划推进。同时在施工中采取边运输、边立杆、架线跟随的施工模式,10千伏与400伏线路同时施工等立体、多班组联合施工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按期完成。
金平分局规划建设部主任刘家林说,"三定"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了金平分局各部门参与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积极性。就以供电所为例,以前,各供电所并不参与到各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只是在工程竣工投运后接收运维。"三定"措施确定后,各供电所对自己辖区内的无电人口通电工程也负责监督协调的责任,必须有一名工地代表在各施工现场与施工队同吃、同住、同劳动,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实不仅是供电所,全分局相关部门的人员都按自己的职责全力投入到无电人口通电工程中来,保证了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顺利实施。
身为金平分局规划建设部副主任的龙强,天天奔波在各施工点上。今天是某个施工点需要砍伐电力通道,需要协调;第二天又是某个施工点需要相关设备,需要协调......他说,从6月初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攻坚战开始,他就几乎没去过个办公室,就连回家的次数也只是那么数得出来的几次。没法子,如果不去及时协调,几十上百号人的施工队就只能在那等待了。对于无电人口通电这个工期紧、任务重的工程来说,这时间耗不起。
天天奔波在各施工点的,当然不止龙强一个,金平分局的全体人员都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殷子泽说,年内消除无电人口是云南电网公司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和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正是在全分局员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让无电人口通电工程,顺利地向着既定目标推进!
未雨绸缪,将安全送进深山村寨
在9月30日前,金平还未通电的49个自然村将全部通电。对于这些久居深山,没用上电的群众来说,电在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但也给没有安全用电常识的他们带来了危险。
为了能让这些即将通电的群众对有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金平分局组织了安全用电宣传小组,深入到即将通电的各个村寨,通过通俗易懂的挂图、方言比喻,结合已安装好的户表、闸刀、空开等实物向村民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8月2日在金河镇牛栏冲村委会牛场村村民杨学明家院落,金平分局安全用电宣传小组人员,从高、低电源的区别与安全知识,到如何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了讲解。通过培训与宣传及参观通俗易懂的贴图,现场群众对电力有了一定了解,对通电后村民的安全用电意识有了一定促进。现场村民纷纷表示,这样的电力安全宣传活动很好!在以后的村子会议中,还要让会读书识字有文化村民组织大家学习,一定要好好安全用电。村小组长赵军院说,牛场村有58户人家约200余村民,由于近年香蕉、橡胶等热区经济作物的开发,迁移来此居住人口以随着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所以对电力的期盼很强烈,大家都希望电力部门早日向他们送电。电通后,村中大部份群众都想购置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有了电生活质量才会提高。
而8月3日在金河镇牛栏冲村委会龙塘坝村旁香蕉地间,安全用电宣传小组人员向前来参观的群众开展了安全用电及电力法规宣传,发放近300余份安全用电书籍、画册等宣传资料。宣传组人员与村民的交谈中,更加感受到了村民对电力的需求,再三叮嘱村民,一定要将发放宣传资料带回给未参加的家人、亲友学习,希望村民们在通电后安安全全用电。
目前,参与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施工人数有455人、19个施工队。截止8月14日,整个项目共有电杆1349根,已开挖杆洞1309基、完成率97.63%;搬运到位电杆1313根,完成率97.33%;完成立杆1238根,完成率91.77%。尚有36基电杆未搬运到位。铁塔75基,完成基础浇制74基,完成率98.67%;铁塔组立65基,完成率86.67%,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攻坚战战果斐然。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在9月30日消除金平境内的无电人口。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誓言。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殷子泽如是说。(王建 谭平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无电人口通电工程进行到最后阶段,剩下的项目一个更比一个难!"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金平分局主持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殷子泽说,最难的就是道路不通,物资、设备运输困难,但金平分局全体员工发扬了"不怕苦、不畏难、勤思考、讲团结"的精神,硬是靠人扛马驮,将电杆等物资和设备运进了没有路的村寨,让电杆翻过了悬崖峭壁,将光明送进苗岭瑶乡。
金平县勐拉乡拉祜二队的无电通电项目,是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交通不便,人力运输的距离较大。由于连续降雨,道路损毁严重,项目所需的21棵电杆都还没运到位。由于进入雨季,车辆只能到达老乌寨村委会所在地,但就是这一段车辆能达到的路,也需要不断抢修才能勉强通行。
负责此项目的云南康鼎机电安装公司红河分公司金平项目部经理顾洪伟说,老乌寨村委会距勐拉乡政府也只是20公里。可就是这20公里路,拉电杆的车花了4天时间才到达老乌寨。而从老乌寨到拉祜二队还有13公里左右的山路,车辆已经无法通行,甚至还有四五公里就根本没有路,电杆等物资的运输就只能人力来完成了。
在老乌寨村委会所在地到拉祜二队的崎岖的山路上,近百名工人分成5个组,正分别用"炮车"拉着一截水泥电杆在艰难的前行。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身体尽量往前躬,牵引着700多公斤的电杆在只容得摩托车通行的崎岖陡峭山路上前行,一幅热火朝天的场面......
顾洪伟说,起初他们是用人力来抬,但人员劳累不说,且搬运效率极低,20人每天仅能搬半棵电杆两三公里。后来,他们引用了"炮车"这种运输工具,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近百人分成5个组,每个组每天能将半棵电杆运到13公里处的拉祜二队项目施工点。
所谓"炮车",其实就是两个中型汽车轮子上放上一个铁架子。将电杆放在铁架子上,十多人用绳子在前面拉,后面两三人在扶住电杆尾部的同时,将电杆拨往左右来控制前进的方向。正是通过这种运输方法,施工队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将项目所需的21棵电杆中的一半搬运到位。
而勐桥乡三岔河施工点,施工条件更是艰难。车辆只能到达距三岔河8公里的地方,剩下的8公里已经没有路了,还要翻越四座悬崖,物资与设备的运输,成了影响施工进度的"老大难"问题。但这样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建设者,没有路,就开出一条路来;有悬崖阻隔,就想方设法让电杆翻上悬崖。
为了尽快将电杆等大件物资搬运到位,确保三岔河村的通电工程按期完工,施工人员展开了大件物资搬运"接力赛"。从道路的尽头,一组人用人力将电杆抬到悬崖下,另一组人再用绞磨将电杆拖上悬崖,抬到另一个悬崖下,再将电杆拖上悬崖......如此反复,一截电杆要两天时间才能"走"完这8公里的行程,到指定的位置担负起电力输送的任务。
在者米乡的老白寨施工点,由于连续降雨,刚修通的乡村道路一片泥泞,别说车辆难以通行,就连人走上去都很难站稳。可是电杆还要运送四五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指定位置,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电杆送到指定位置,从而不影响整个通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呢?这让金平分局及施工单位的人员伤透了脑筋。
经过多次观察及试验,他们发现只有吉普车还能在这路上行驶。于是,有人提议将吉普车改装成运送电杆的车辆,加快电杆等大件物资的搬运速度。说干就干,撤掉了吉普车上除驾驶员以外的位子,加装上了运电杆的铁架,一辆不惧坡陡路滑的电杆运输车便诞生了。电杆等大件物资运输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老白寨施工点的工程进度很快就赶上了倒推节点......
只要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勤于思考,团结协作,再大困难也能克服,金平分局党支部副书记殷子泽说,我们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众人划桨开大船
在金平采访的几天,发现金平分局从分局领导、到项目部人员、再到各供电所所长对自己范围内的每一项无电人口通电项目的进度、困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都了如指掌。就连在施工现场的施工队负责人手机坏了,而联系不上这样的问题,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殷子泽也是一清二楚。这是因为,金平分局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定向挂钩督办制度,每天跟踪工程进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内帮助解决。作为项目经理,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49个施工点殷子泽都去过,像三岔河、拉祜二队等施工难度很大的施工点,他去了不止一次。正因为如此,各施工点的基本情况他都了解。每天各施工点都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将各点的进度及存在的困难报送给分局领导及相关部门。因此,他能对各施工点的情况了如指掌。
殷子泽说,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施工难度大,到最后仅剩下的几个点,施工难度更是难上加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的经理,是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协调保证无电工程在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保质按期的完成,成了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此,针对三岔河、拉祜二队等自然村交通恶劣,工程进度相对较慢的事实,金平分局对三岔河等五个难度较大的项目,对每个施工点确定了定人、定时、定职责的"三定"保障措施。即一定专人负责各个台区建设现场跟踪督建;其二确定各项建设任务建设时间,要求对各建设点倒排工期按计划推进;其三确定职责,对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所属区域部门按分工不同,确定各方应负责任。"三定"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了艰险地区的建设按计划推进。同时在施工中采取边运输、边立杆、架线跟随的施工模式,10千伏与400伏线路同时施工等立体、多班组联合施工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按期完成。
金平分局规划建设部主任刘家林说,"三定"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了金平分局各部门参与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积极性。就以供电所为例,以前,各供电所并不参与到各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只是在工程竣工投运后接收运维。"三定"措施确定后,各供电所对自己辖区内的无电人口通电工程也负责监督协调的责任,必须有一名工地代表在各施工现场与施工队同吃、同住、同劳动,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实不仅是供电所,全分局相关部门的人员都按自己的职责全力投入到无电人口通电工程中来,保证了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顺利实施。
身为金平分局规划建设部副主任的龙强,天天奔波在各施工点上。今天是某个施工点需要砍伐电力通道,需要协调;第二天又是某个施工点需要相关设备,需要协调......他说,从6月初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攻坚战开始,他就几乎没去过个办公室,就连回家的次数也只是那么数得出来的几次。没法子,如果不去及时协调,几十上百号人的施工队就只能在那等待了。对于无电人口通电这个工期紧、任务重的工程来说,这时间耗不起。
天天奔波在各施工点的,当然不止龙强一个,金平分局的全体人员都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殷子泽说,年内消除无电人口是云南电网公司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和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正是在全分局员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让无电人口通电工程,顺利地向着既定目标推进!
未雨绸缪,将安全送进深山村寨
在9月30日前,金平还未通电的49个自然村将全部通电。对于这些久居深山,没用上电的群众来说,电在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但也给没有安全用电常识的他们带来了危险。
为了能让这些即将通电的群众对有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金平分局组织了安全用电宣传小组,深入到即将通电的各个村寨,通过通俗易懂的挂图、方言比喻,结合已安装好的户表、闸刀、空开等实物向村民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8月2日在金河镇牛栏冲村委会牛场村村民杨学明家院落,金平分局安全用电宣传小组人员,从高、低电源的区别与安全知识,到如何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了讲解。通过培训与宣传及参观通俗易懂的贴图,现场群众对电力有了一定了解,对通电后村民的安全用电意识有了一定促进。现场村民纷纷表示,这样的电力安全宣传活动很好!在以后的村子会议中,还要让会读书识字有文化村民组织大家学习,一定要好好安全用电。村小组长赵军院说,牛场村有58户人家约200余村民,由于近年香蕉、橡胶等热区经济作物的开发,迁移来此居住人口以随着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所以对电力的期盼很强烈,大家都希望电力部门早日向他们送电。电通后,村中大部份群众都想购置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有了电生活质量才会提高。
而8月3日在金河镇牛栏冲村委会龙塘坝村旁香蕉地间,安全用电宣传小组人员向前来参观的群众开展了安全用电及电力法规宣传,发放近300余份安全用电书籍、画册等宣传资料。宣传组人员与村民的交谈中,更加感受到了村民对电力的需求,再三叮嘱村民,一定要将发放宣传资料带回给未参加的家人、亲友学习,希望村民们在通电后安安全全用电。
目前,参与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施工人数有455人、19个施工队。截止8月14日,整个项目共有电杆1349根,已开挖杆洞1309基、完成率97.63%;搬运到位电杆1313根,完成率97.33%;完成立杆1238根,完成率91.77%。尚有36基电杆未搬运到位。铁塔75基,完成基础浇制74基,完成率98.67%;铁塔组立65基,完成率86.67%,金平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攻坚战战果斐然。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在9月30日消除金平境内的无电人口。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誓言。红河供电局金平第一项目部经理殷子泽如是说。(王建 谭平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