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创先进 尽职履责争优秀----安康供电局开展全面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2012-06-29 17:26:02 来源:何希艳
A-
A+
电力18讯: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功勋集体……一项又一项殊荣,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瞩目于山城安康这面猎猎招展的鲜红的党旗。一个以光明为事业的现代企业,一群激情飞扬的国家电网人,正用拼搏与奉献唱响“创先争优”的赞歌!
巡线在山间
连接安康电网与陕西主网的唯一的330千伏输电线路――金柞线从绵延的大山和山间沟壑经过。常年从事这条线路维护工作的,是安康供电局送电工区330(一)班的13名巡线员。眼下正是电网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他们又在班长潘永龙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检。
金柞线全长260公里,是连接安康电网与陕西大电网的唯一供电通道,关系着300多万人口的生活、生产用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陕西电网将失去调峰、调频电源,整个安康也将成为“电力孤岛”。为了保障线路安全通畅,他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全线巡检。金柞线经过的地方多是无人区和原始森林,山路崎岖难走,大量器械只能靠肩挑背扛。山林里,野猪、马蜂、毒蛇随处可遇,在躲避这些的同时,巡线员还要避让村民捕获野物的猎夹。
一次巡检,队员们就要走上30多天,每晚住宿休息时他们才会注意到双脚磨起的血泡,脸颊和胳膊腿被荆棘刺破的伤痕。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又精神抖擞的出发了,仿佛从未有过昨日的艰辛。50多岁的潘永龙几十年如一日,奔走于一座又一座铁塔间,守护着安康电网的“大动脉”。他说:“我今生的工作就与铁塔为伴,与线路为伍了。”
变电站里的铿锵玫瑰
安康供电局有位唯一的女站长――韩黎黎,1995年从电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该局变电工区从事运行工作,一干就是17年。她从边远变电站最普通的值班员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现今管辖6座110千伏、1座35千伏变电站的石泉集控站站长。
2010年5月28日,是韩黎黎到任的第一天,本该激动兴奋的一天,却留给了他含泪的记忆。那天夜里,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妈妈,我难受,我要妈妈!”原来儿子半夜突发高烧,家距离医院比较远,年迈的爷爷不便送孩子去医院,只好给她打电话。一边是需要她密切守护的设备,一边是她视若珍宝的孩子。可是,她没有选择,不能回去,只能留下来。她在电话中让老父亲将高烧39度多的儿子反复放在澡盆里洗澡降温。
第二天,跟同事换班后,她匆忙带孩子上医院。“你怎么当母亲的,孩子烧成这样才送来!”医生的斥责,孩子的憔悴,老父亲的埋怨,让她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所幸的是,孩子经过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但作为一位母亲,她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她多。
17年过去,她与同事们扎根偏远小站,远离城市的繁华,在孤寂中坚守,确保了安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共同感受着工作的快乐,一起践行人生的价值。
霹雳电工
禹康作为安康供电局第一任带电班班长,参加了在山西临汾举办的国家电网公司首届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他从26个网省公司参赛队的15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西北第一的成绩冲进“十佳”,获得个人第七,为陕西代表队乃至西北电力同行争得了至高的荣誉。
他将娴熟的带电作业技术倾力传授给同事、运用于山城安康的带电抢修、检修工作。带电班累计实施带电作业300余次,多供电量2000万千瓦时,为提高山城安康配网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保证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用电做出了积极贡献。
更值得赞叹的是他在2010年夏天与洪水博弈,挽救群众生命和电力设施的英雄举动。7月18日晚,汉江边上的“库克号”观光大船已经底儿朝天在江水的翻滚中渐渐沉没,洪水已倒灌至居民区,积水在快速增高,防汛警报声响彻全城,数万民众开始撤离……万分危急的时刻,禹康抛下高烧住院的女儿,主动请缨投身抗洪抢险保供电。他带领保电队员,在洪水中不断的拉下快被淹没的刀闸,金川街26号电杆下部已浸入水中,禹康纵身扑过去双手死死抱住电杆,“屈师傅,踩着我的肩膀往上去拉闸!”。瞬间,他的大腿淹没了,腰部淹没了,肩膀淹没了……洪水汹涌,当屈师傅拉下刀闸,两人拉扯着逃离到廉租楼楼顶时,就再也看不见刚才拉闸的那根电杆了。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这样的奉献太多太多……“立足岗位创先进,尽职履责争优秀”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从机关部室到基层班组,从工作会议到现场施工,安康供电局内处处党旗高扬,呈现出一幕幕激荡人心的“创先”画面,涌现出一个个催人奋进的“争优”典型,焕发着全面“创先争优”的勃勃生机!
今年的3月12日,该局开始试行全新的《全面创先争优联动考核管理办法》既有侧重,又有互相衔接,层次分明、责任明确、运转协调、持续提高的运行机制为“创先争优”活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创先争优到岗位、文化落地到班组、优质服务到客户,反腐倡廉到站所、标准执行到现场、指标控制到源头、问责规定到干部、绩效考核到员工,“创先争优”的力量正在安康电网乃至安康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凸显出独有的魅力。(何希艳)
巡线在山间
连接安康电网与陕西主网的唯一的330千伏输电线路――金柞线从绵延的大山和山间沟壑经过。常年从事这条线路维护工作的,是安康供电局送电工区330(一)班的13名巡线员。眼下正是电网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他们又在班长潘永龙的带领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检。
金柞线全长260公里,是连接安康电网与陕西大电网的唯一供电通道,关系着300多万人口的生活、生产用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陕西电网将失去调峰、调频电源,整个安康也将成为“电力孤岛”。为了保障线路安全通畅,他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全线巡检。金柞线经过的地方多是无人区和原始森林,山路崎岖难走,大量器械只能靠肩挑背扛。山林里,野猪、马蜂、毒蛇随处可遇,在躲避这些的同时,巡线员还要避让村民捕获野物的猎夹。
一次巡检,队员们就要走上30多天,每晚住宿休息时他们才会注意到双脚磨起的血泡,脸颊和胳膊腿被荆棘刺破的伤痕。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又精神抖擞的出发了,仿佛从未有过昨日的艰辛。50多岁的潘永龙几十年如一日,奔走于一座又一座铁塔间,守护着安康电网的“大动脉”。他说:“我今生的工作就与铁塔为伴,与线路为伍了。”
变电站里的铿锵玫瑰
安康供电局有位唯一的女站长――韩黎黎,1995年从电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该局变电工区从事运行工作,一干就是17年。她从边远变电站最普通的值班员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现今管辖6座110千伏、1座35千伏变电站的石泉集控站站长。
2010年5月28日,是韩黎黎到任的第一天,本该激动兴奋的一天,却留给了他含泪的记忆。那天夜里,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妈妈,我难受,我要妈妈!”原来儿子半夜突发高烧,家距离医院比较远,年迈的爷爷不便送孩子去医院,只好给她打电话。一边是需要她密切守护的设备,一边是她视若珍宝的孩子。可是,她没有选择,不能回去,只能留下来。她在电话中让老父亲将高烧39度多的儿子反复放在澡盆里洗澡降温。
第二天,跟同事换班后,她匆忙带孩子上医院。“你怎么当母亲的,孩子烧成这样才送来!”医生的斥责,孩子的憔悴,老父亲的埋怨,让她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所幸的是,孩子经过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但作为一位母亲,她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她多。
17年过去,她与同事们扎根偏远小站,远离城市的繁华,在孤寂中坚守,确保了安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共同感受着工作的快乐,一起践行人生的价值。
霹雳电工
禹康作为安康供电局第一任带电班班长,参加了在山西临汾举办的国家电网公司首届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他从26个网省公司参赛队的15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西北第一的成绩冲进“十佳”,获得个人第七,为陕西代表队乃至西北电力同行争得了至高的荣誉。
他将娴熟的带电作业技术倾力传授给同事、运用于山城安康的带电抢修、检修工作。带电班累计实施带电作业300余次,多供电量2000万千瓦时,为提高山城安康配网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保证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用电做出了积极贡献。
更值得赞叹的是他在2010年夏天与洪水博弈,挽救群众生命和电力设施的英雄举动。7月18日晚,汉江边上的“库克号”观光大船已经底儿朝天在江水的翻滚中渐渐沉没,洪水已倒灌至居民区,积水在快速增高,防汛警报声响彻全城,数万民众开始撤离……万分危急的时刻,禹康抛下高烧住院的女儿,主动请缨投身抗洪抢险保供电。他带领保电队员,在洪水中不断的拉下快被淹没的刀闸,金川街26号电杆下部已浸入水中,禹康纵身扑过去双手死死抱住电杆,“屈师傅,踩着我的肩膀往上去拉闸!”。瞬间,他的大腿淹没了,腰部淹没了,肩膀淹没了……洪水汹涌,当屈师傅拉下刀闸,两人拉扯着逃离到廉租楼楼顶时,就再也看不见刚才拉闸的那根电杆了。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这样的奉献太多太多……“立足岗位创先进,尽职履责争优秀”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从机关部室到基层班组,从工作会议到现场施工,安康供电局内处处党旗高扬,呈现出一幕幕激荡人心的“创先”画面,涌现出一个个催人奋进的“争优”典型,焕发着全面“创先争优”的勃勃生机!
今年的3月12日,该局开始试行全新的《全面创先争优联动考核管理办法》既有侧重,又有互相衔接,层次分明、责任明确、运转协调、持续提高的运行机制为“创先争优”活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创先争优到岗位、文化落地到班组、优质服务到客户,反腐倡廉到站所、标准执行到现场、指标控制到源头、问责规定到干部、绩效考核到员工,“创先争优”的力量正在安康电网乃至安康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凸显出独有的魅力。(何希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