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谷金海湖供电所:为客户服务是我们的责任
2012-07-06 09:26: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畔有一个规模不大、名气不小的远郊供电所,当地农民像赞美金海湖的秀美风光一样,将赞美之词送给这个普通的供电所。
距北京市区70多千米的平谷区金海湖镇有一个仅有23名员工的供电所――金海湖供电所。该所规模不大,名气却不小。他们之所以有名气,靠的是员工们为当地农民可靠用电付出的真心和汗水。
祖务村告别低电压
平谷区东部美丽的金海湖畔,有一个300多户人家、占地1.5平方千米的村庄祖务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当地用电量不断攀升,低电压、设备老旧等问题困扰着村民。用空调时不能开电热水器,已是家家户户“不跳闸的窍门”。今年5月,金海湖供电所将祖务村确定为首个电力示范村,可靠用电算是有了盼头。
“金海湖供电所与祖务村的5名党员结成对子,设立村民代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了解村里的用电需求,实现信息同步。”金海湖供电所所长贾希阁说。在充分了解祖务村的用电需求后,员工们反复调查,最终查清楚了村里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了电力示范工程方案。
“我们不仅要切实解决村民的用电问题,而且要把祖务村打造为电力示范村。目前,所里正在进行物资招标。”贾希阁说。金海湖供电所计划在祖务村投资485万元,更换6台新型变压器,把低压裸导线全部换成大截面绝缘导线,安装智能电能表440只,真正让村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满意电。
美丽的金海湖畔有2个乡(镇)35个行政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用电市场正与城市化接轨,祖务村电气化建设只是金海湖地区电力服务网络建设的开始。
雕窝村用上满意电
6月22日,在金海湖畔民俗接待村雕窝村,何君义家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电饭锅里焖上米饭,高压锅里炖着牛肉,电磁炉上烧着开水,碗筷在洗碗机里消毒……他们正在为游客准备午餐。
“后厨、前厅、客房都少不了电,尤其是夏天,客人来了不开空调哪行!”何君义说。2000年,雕窝村成为民俗接待景点。他第一个盖起了二层楼,把自家院子改成了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院,但电不够用了。
“冰箱和电视不能一起开,生意也做不好。我想着抽空去金海湖供电所反映情况。”何君义说。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去,贾希阁和3名同事就来到村里。何君义至今记得,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逐基查看电杆,总共来了3次,每次都是天黑才回家。
没过几天,村里热闹起来,几名施工人员运来崭新的电力设备,引来村民驻足观看。“我看他们一会儿扛着设备走,一会儿爬上电线杆,真是很辛苦。”何君义说。
村里热闹了5天,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不同的是,家家户户再也不用担心跳闸了,村民们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娱乐设施越来越完善。有些农家院拉起了彩灯,为夜间娱乐项目做准备。
民俗接待越做越红火,雕窝村家家户户办起了餐饮、娱乐项目。金海湖供电所为随时监测村里的用电情况,安装了电压监测表,只要发现设备过负荷,就及时增容、改造。目前,金海湖供电所已为该村安装了7台315千伏安柱上变压器,将线路更换为大截面绝缘导线,1台80千伏安老旧变压器给全村供电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平谷大桃喝饱水
6月份,平谷大桃陆续成熟了。
6月24日,农民李娜家的桃园迎来几批采摘大桃的游客。看着枝叶间的粉嫩大桃,游客们异常欣喜,李娜心里也美滋滋的。她说,没有3月份的灌溉,就不会有6月的丰收。
3月份,桃树抽出嫩绿,李娜准备灌溉。同时,金海湖供电所安全员曹金良和5名同事开始检修灌溉设备。
“今年冬春之际,由于迟迟没有降雪,北京大桃种植基地平谷区受到干旱威胁。”曹金梁说。为确保桃树正常灌溉,金海湖供电所专门组织人员,与村电工沟通,以电力技术指导的方式,改造涉及大桃灌溉的计量箱、开关、电缆。
最初,看管桃园的李娜并不知道供电员工为什么围在地头的变压器前。但是她真实地感受到,水泵更有劲了,流水更顺畅了,桃树喝饱了。曹金良说:“对于村民来说,只要知道我们的工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够了。”村电工和村民都非常支持曹金良他们的工作,有时候还会招呼他们到地头休息,这让供电员工很感动。
“大桃是我们平谷的招牌水果,我们也要为大桃丰收作贡献。”贾希阁说。每年3月桃树灌溉用电高峰期间,金海湖供电所都会组织专项行动。今年,该所6名员工来到田间地头,维护春灌电力设施。他们利用3天时间,全面检查农业水利配电变压器、农业灌溉线路及用电设备,受到了百姓好评。目前,金海湖供电所检修配电变压器80台、农业灌溉设备近300套,发现、消除隐患15处。
今年4月27日,金海湖供电所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状”。在北京市电力公司2012年劳模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贾希阁说出了全所员工的心声:“我们将秉承‘为客户服务是我们的责任,让客户满意是我们的追求’这一理念,尽全力服务公共事业、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距北京市区70多千米的平谷区金海湖镇有一个仅有23名员工的供电所――金海湖供电所。该所规模不大,名气却不小。他们之所以有名气,靠的是员工们为当地农民可靠用电付出的真心和汗水。
祖务村告别低电压
平谷区东部美丽的金海湖畔,有一个300多户人家、占地1.5平方千米的村庄祖务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当地用电量不断攀升,低电压、设备老旧等问题困扰着村民。用空调时不能开电热水器,已是家家户户“不跳闸的窍门”。今年5月,金海湖供电所将祖务村确定为首个电力示范村,可靠用电算是有了盼头。
“金海湖供电所与祖务村的5名党员结成对子,设立村民代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了解村里的用电需求,实现信息同步。”金海湖供电所所长贾希阁说。在充分了解祖务村的用电需求后,员工们反复调查,最终查清楚了村里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了电力示范工程方案。
“我们不仅要切实解决村民的用电问题,而且要把祖务村打造为电力示范村。目前,所里正在进行物资招标。”贾希阁说。金海湖供电所计划在祖务村投资485万元,更换6台新型变压器,把低压裸导线全部换成大截面绝缘导线,安装智能电能表440只,真正让村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满意电。
美丽的金海湖畔有2个乡(镇)35个行政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用电市场正与城市化接轨,祖务村电气化建设只是金海湖地区电力服务网络建设的开始。
雕窝村用上满意电
6月22日,在金海湖畔民俗接待村雕窝村,何君义家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了。电饭锅里焖上米饭,高压锅里炖着牛肉,电磁炉上烧着开水,碗筷在洗碗机里消毒……他们正在为游客准备午餐。
“后厨、前厅、客房都少不了电,尤其是夏天,客人来了不开空调哪行!”何君义说。2000年,雕窝村成为民俗接待景点。他第一个盖起了二层楼,把自家院子改成了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院,但电不够用了。
“冰箱和电视不能一起开,生意也做不好。我想着抽空去金海湖供电所反映情况。”何君义说。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去,贾希阁和3名同事就来到村里。何君义至今记得,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逐基查看电杆,总共来了3次,每次都是天黑才回家。
没过几天,村里热闹起来,几名施工人员运来崭新的电力设备,引来村民驻足观看。“我看他们一会儿扛着设备走,一会儿爬上电线杆,真是很辛苦。”何君义说。
村里热闹了5天,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不同的是,家家户户再也不用担心跳闸了,村民们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娱乐设施越来越完善。有些农家院拉起了彩灯,为夜间娱乐项目做准备。
民俗接待越做越红火,雕窝村家家户户办起了餐饮、娱乐项目。金海湖供电所为随时监测村里的用电情况,安装了电压监测表,只要发现设备过负荷,就及时增容、改造。目前,金海湖供电所已为该村安装了7台315千伏安柱上变压器,将线路更换为大截面绝缘导线,1台80千伏安老旧变压器给全村供电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平谷大桃喝饱水
6月份,平谷大桃陆续成熟了。
6月24日,农民李娜家的桃园迎来几批采摘大桃的游客。看着枝叶间的粉嫩大桃,游客们异常欣喜,李娜心里也美滋滋的。她说,没有3月份的灌溉,就不会有6月的丰收。
3月份,桃树抽出嫩绿,李娜准备灌溉。同时,金海湖供电所安全员曹金良和5名同事开始检修灌溉设备。
“今年冬春之际,由于迟迟没有降雪,北京大桃种植基地平谷区受到干旱威胁。”曹金梁说。为确保桃树正常灌溉,金海湖供电所专门组织人员,与村电工沟通,以电力技术指导的方式,改造涉及大桃灌溉的计量箱、开关、电缆。
最初,看管桃园的李娜并不知道供电员工为什么围在地头的变压器前。但是她真实地感受到,水泵更有劲了,流水更顺畅了,桃树喝饱了。曹金良说:“对于村民来说,只要知道我们的工作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够了。”村电工和村民都非常支持曹金良他们的工作,有时候还会招呼他们到地头休息,这让供电员工很感动。
“大桃是我们平谷的招牌水果,我们也要为大桃丰收作贡献。”贾希阁说。每年3月桃树灌溉用电高峰期间,金海湖供电所都会组织专项行动。今年,该所6名员工来到田间地头,维护春灌电力设施。他们利用3天时间,全面检查农业水利配电变压器、农业灌溉线路及用电设备,受到了百姓好评。目前,金海湖供电所检修配电变压器80台、农业灌溉设备近300套,发现、消除隐患15处。
今年4月27日,金海湖供电所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状”。在北京市电力公司2012年劳模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贾希阁说出了全所员工的心声:“我们将秉承‘为客户服务是我们的责任,让客户满意是我们的追求’这一理念,尽全力服务公共事业、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