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守卫光明――府谷县供电分公司“7.2”1抗洪抢险工作纪实
2012-07-24 13:49:38 来源:朱军 甄鑫
A-
A+
电力18讯: 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在7月20日晚11时30分至21日下午2时许,府谷县出现了较大的强雨过程,最大降雨量为142毫米,这是府谷县自1995年以来遭受最严重的暴雨灾害。暴雨灾害导致多个乡镇以及煤矿、电厂等重点项目受灾严重。据了解,县境内局部道路被损、交通受阻、人员被困、农田水毁、房屋倒塌。
21日晚整夜暴雨如注,早上7时许,该公司经理张生智不等不靠,早早来到了办公室,查看调度报告,询问故障原因,此时已经有一条庙沟门捻沟的10千伏配网线路发生了接地故障。凭着对多年电力系统工作和府谷县在主汛期间天气灾害情况的经验,张生智立即启动了防汛保电应急预案,对人员、物资等作了统筹安排,带领全公司人员全力以赴抗洪救灾、抢险保电。此时距离榆林市气象台21日10时发布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2小时,为抢险保电赢得了保贵的时间。
21日9时10分大岔中铁六局六标500千伏安施工用配台区已被水围困,9时20分清水水源地一线2个抽水变让洪水冲走。
面对严重的洪水灾情,该公司整装待命的抢修队伍,经过1小时57分的奋力工作,妥善处理了洪水冲毁区的不安全设备,顺利的恢复了线路供电,保证了抗洪救灾工作的稳步推进。
21日10时府谷公司本部抢险队人员对包片防汛区域(高石崖2号排洪涵洞)进行了查看,泄流正常无堵塞。
21日12时城区部分街道积水已达10公分。省气象局中午12时20分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12时38分府谷县城区电网开始受到暴雨影响。由于城区配网大部分为电缆沟布线,城东电缆线路于12时38分高压分支箱烧毁,12时58分河西I回线电杆倾斜紧急停运。公司人员沉着冷静,核实灾情河西I回于13时58分恢复安全供电;城东电缆线路采取了切除故障点的方式由环网柜进行转供电。
截止发稿时间,“7.21”洪灾该公司所辖的35千伏变电站十座,18台主变, 56条全长284.78公里(其中局属35千伏线路15条,全长175.7千米)的35千伏线路、设备经过防汛前的检查消缺,全部线路、设备在本次强降雨过程中未发生故障及跳闸,能够安全运行。目前正在进行全线路特殊巡视,搜索新的缺陷特征以便防患于未然。
所辖141条全长为2522.77千米的10千伏配网(专线85条、833.25千米)共计停电8条次,对用户停电累计19.3小时,平均灾后恢复安全供电时间为2.41小时。“7.21”洪灾中,该公司对受灾线路、设备在暴雨中进行了巡视、检修、恢复送电,全公司上下做到了人员安全、电网安全,保证了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成功经受了大暴雨的考验。(朱军 甄鑫)
21日晚整夜暴雨如注,早上7时许,该公司经理张生智不等不靠,早早来到了办公室,查看调度报告,询问故障原因,此时已经有一条庙沟门捻沟的10千伏配网线路发生了接地故障。凭着对多年电力系统工作和府谷县在主汛期间天气灾害情况的经验,张生智立即启动了防汛保电应急预案,对人员、物资等作了统筹安排,带领全公司人员全力以赴抗洪救灾、抢险保电。此时距离榆林市气象台21日10时发布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2小时,为抢险保电赢得了保贵的时间。
21日9时10分大岔中铁六局六标500千伏安施工用配台区已被水围困,9时20分清水水源地一线2个抽水变让洪水冲走。
面对严重的洪水灾情,该公司整装待命的抢修队伍,经过1小时57分的奋力工作,妥善处理了洪水冲毁区的不安全设备,顺利的恢复了线路供电,保证了抗洪救灾工作的稳步推进。
21日10时府谷公司本部抢险队人员对包片防汛区域(高石崖2号排洪涵洞)进行了查看,泄流正常无堵塞。
21日12时城区部分街道积水已达10公分。省气象局中午12时20分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12时38分府谷县城区电网开始受到暴雨影响。由于城区配网大部分为电缆沟布线,城东电缆线路于12时38分高压分支箱烧毁,12时58分河西I回线电杆倾斜紧急停运。公司人员沉着冷静,核实灾情河西I回于13时58分恢复安全供电;城东电缆线路采取了切除故障点的方式由环网柜进行转供电。
截止发稿时间,“7.21”洪灾该公司所辖的35千伏变电站十座,18台主变, 56条全长284.78公里(其中局属35千伏线路15条,全长175.7千米)的35千伏线路、设备经过防汛前的检查消缺,全部线路、设备在本次强降雨过程中未发生故障及跳闸,能够安全运行。目前正在进行全线路特殊巡视,搜索新的缺陷特征以便防患于未然。
所辖141条全长为2522.77千米的10千伏配网(专线85条、833.25千米)共计停电8条次,对用户停电累计19.3小时,平均灾后恢复安全供电时间为2.41小时。“7.21”洪灾中,该公司对受灾线路、设备在暴雨中进行了巡视、检修、恢复送电,全公司上下做到了人员安全、电网安全,保证了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成功经受了大暴雨的考验。(朱军 甄鑫)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