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局雨季抢修保民生
2012-08-08 16:32:52 来源:许志松
A-
A+
电力18讯: 云南久经干旱之后,适逢甘霖的滋润。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在雨水的淘洗、滋润下,越发灵动与生机。然而,富润的雨水为人们补给了充足的生活用水和庄稼的灌溉用水,却为线运班带来了艰巨的抢修任务。一场暴雨过后,110kV洛河变电站10kV双龙Ⅰ回因故障发生了跳闸。2012年8月1日,在接到抢修任务之后,红塔供电分局线运班马上成立了抢修小组,于早上9点出发,前往事故线路进行故障排查工作。
山重水复险遇阻 开山劈径赴现场
10kV双龙Ⅰ回位于洛河乡的群山之中,山路环绕,雾霭朦胧,加之天空中还飘着毛毛细雨,由于降雨量太大,在途中时而可以见到从山上滑落的土石,为了安全起见,抢修车只能慢速前行,然而,更加棘手的难题正悄然而至。当抢修车开至高鲁山水厂附近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有一大堆土石挡住了去路,经现场了解,才得知原来这是一个植被稀少的山坡,由于降雨量过大而导致了塌方。前方已经堆积了一大排车辆等待下山,按照目前的情况,最少还需要8个小时才能通车,然而,洛河乡的十几个村落正等着用电,如果今天不能消除故障并恢复供电,那就意味着洛河乡的十几个村落又要度过一个漆黑的夜晚,经过再三考虑,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消除故障,让洛河的老百姓能尽早用上电,工作负责人决定带上工具,步行至故障线路。
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加之山路泥滑,他们只能背着工具,手持砍刀,伴着青丝细雨,在林海中穿梭辟径,在风雨中寻找方向。由于山路太过泥泞,他们的鞋子上都沾满了泥土,曾经好几次,因陷泥过深而将鞋子埋在了泥土里面;尤其在路过荆棘区时,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大关,因为荆棘又硬又密,用砍刀很难将其砍断,稍不注意,将会反被荆棘所伤;但是,这又是必经之地,所以抢修人员只能迎刃而上,短短的一百多米路,耗费了半个多小时,好几个抢修人员也因此被荆棘划破了皮肤和衣服,经过了4个小时的跋山涉水,他们才到达故障线路所在地。
翻山越岭 查出故障
他们只能将线路上的每个开关逐一断开,并用绝缘电阻表进行绝缘电阻的检测。同一台断路器被断了又合,合了又断,那杂草丛生的山坡早已被走成了一条雏形显见的小道,抢修人员那干湿交替的背上已出现一片浅白,滴下的已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而那长达50公里的线路将会是一条漫长的征程,他们,将用双腿走出奉献的足迹,有汗水浇灌着“责任之花”。
经过二十多次绝缘电阻的检测之后,他们将故障点确定二十棵电杆之内,原本这是一件可喜之事,但是,他们的神情看起来却如此沉重,这到底是事出何因呢?然而,这条故障线路是位于几百米陡坡之上的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这条支线的前段只能沿着水泵站的管道向上攀爬,60多度的倾角,泥土松软易滑,加之毫无保护措施,稍不注意,将滚落山底;这般恶劣的环境,迫使他们只能将工具拴在身上,互相照应,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登。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攀爬,他们拖着酥软麻木的双腿和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了10kV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32号电杆杆下,当他们抬头一看,“避雷器坏啦”。10kV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32号杆的A相避雷器因遭受雷击而损坏,其中一名抢修员立即穿上安全带和脚扣,爬上电杆进行验电和装设接地线工作,紧接着更换受损的避雷器。
除尽故障 保障民生
原本以为更换完避雷器后,故障就被排除了,但是在检测绝缘电阻的时候,又出了问题。从摇表上的显示值可以看出线路上还存在其他的故障未被消除,然而,当时天色已晚,夜幕即将降临,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将这条支线隔离。负责人联系调度对主线进行试送电,不一会儿,洛河乡的村民们重获了光明,而抢修人员再一次跋山涉水,翻越了三个山头之后,才上车返程,当回到城里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
2012年8月2日上午8时,线运班的的抢修小组继续前往清水河提水泵站进行故障排查工作。经过抢修,于当天下午3时,10kV双龙Ⅰ回T清水河提水泵支线恢复供电。
山重水复险遇阻 开山劈径赴现场
10kV双龙Ⅰ回位于洛河乡的群山之中,山路环绕,雾霭朦胧,加之天空中还飘着毛毛细雨,由于降雨量太大,在途中时而可以见到从山上滑落的土石,为了安全起见,抢修车只能慢速前行,然而,更加棘手的难题正悄然而至。当抢修车开至高鲁山水厂附近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有一大堆土石挡住了去路,经现场了解,才得知原来这是一个植被稀少的山坡,由于降雨量过大而导致了塌方。前方已经堆积了一大排车辆等待下山,按照目前的情况,最少还需要8个小时才能通车,然而,洛河乡的十几个村落正等着用电,如果今天不能消除故障并恢复供电,那就意味着洛河乡的十几个村落又要度过一个漆黑的夜晚,经过再三考虑,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消除故障,让洛河的老百姓能尽早用上电,工作负责人决定带上工具,步行至故障线路。
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加之山路泥滑,他们只能背着工具,手持砍刀,伴着青丝细雨,在林海中穿梭辟径,在风雨中寻找方向。由于山路太过泥泞,他们的鞋子上都沾满了泥土,曾经好几次,因陷泥过深而将鞋子埋在了泥土里面;尤其在路过荆棘区时,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大关,因为荆棘又硬又密,用砍刀很难将其砍断,稍不注意,将会反被荆棘所伤;但是,这又是必经之地,所以抢修人员只能迎刃而上,短短的一百多米路,耗费了半个多小时,好几个抢修人员也因此被荆棘划破了皮肤和衣服,经过了4个小时的跋山涉水,他们才到达故障线路所在地。
翻山越岭 查出故障
他们只能将线路上的每个开关逐一断开,并用绝缘电阻表进行绝缘电阻的检测。同一台断路器被断了又合,合了又断,那杂草丛生的山坡早已被走成了一条雏形显见的小道,抢修人员那干湿交替的背上已出现一片浅白,滴下的已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而那长达50公里的线路将会是一条漫长的征程,他们,将用双腿走出奉献的足迹,有汗水浇灌着“责任之花”。
经过二十多次绝缘电阻的检测之后,他们将故障点确定二十棵电杆之内,原本这是一件可喜之事,但是,他们的神情看起来却如此沉重,这到底是事出何因呢?然而,这条故障线路是位于几百米陡坡之上的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这条支线的前段只能沿着水泵站的管道向上攀爬,60多度的倾角,泥土松软易滑,加之毫无保护措施,稍不注意,将滚落山底;这般恶劣的环境,迫使他们只能将工具拴在身上,互相照应,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登。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攀爬,他们拖着酥软麻木的双腿和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了10kV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32号电杆杆下,当他们抬头一看,“避雷器坏啦”。10kV清水河提水泵站支线32号杆的A相避雷器因遭受雷击而损坏,其中一名抢修员立即穿上安全带和脚扣,爬上电杆进行验电和装设接地线工作,紧接着更换受损的避雷器。
除尽故障 保障民生
原本以为更换完避雷器后,故障就被排除了,但是在检测绝缘电阻的时候,又出了问题。从摇表上的显示值可以看出线路上还存在其他的故障未被消除,然而,当时天色已晚,夜幕即将降临,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将这条支线隔离。负责人联系调度对主线进行试送电,不一会儿,洛河乡的村民们重获了光明,而抢修人员再一次跋山涉水,翻越了三个山头之后,才上车返程,当回到城里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
2012年8月2日上午8时,线运班的的抢修小组继续前往清水河提水泵站进行故障排查工作。经过抢修,于当天下午3时,10kV双龙Ⅰ回T清水河提水泵支线恢复供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