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供电局12小时“雷电”抢修记
2012-05-28 09:32:39 来源:卢关文
A-
A+
电力18讯: 5月22日凌晨1点左右,一场特大雷雨袭击贵州省晴隆县,晴隆电网遭受了严重考验,10余条线路相继跳闸。灾情发生后,晴隆供电局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有序应对,落实人力物资展开紧急抢修工作。其中,35千伏碧紫线10号杆塔(三连杆)5根拉线被雷击断,其现场情况让人不可思议,让线路抢修人员在深山野岭中连续折腾了12个小时。
“我们在电力战线上工作已经20多年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同组杆塔的5根拉线会同时被雷齐齐的横截击断,真是出乎意料,折腾了我们一整天......”晴隆供电局线路管理所主任向兴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
5月22日凌晨1点的一场暴雷雨中,晴隆县110千伏碧康变电站值班人员发现35千伏碧紫线有故障信号反馈,在值班员准备上报调度的同时,主变开关突然越级跳闸了,后经过对该变电站的一、二次侧作全面巡视检查均无发现异常。但能导致主变越级跳闸的就不会是一般的线路、设备故障了,当时雷雨还在持续加大,鉴于电力运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在故障未查明,未排除之前,是不允许作强送电操作的。
直到凌晨7点,雷雨小了以后,晴隆供电局输电线路管理所主任向兴宏带领7个队员,穿着雨衣,背着安全工具器就出发了。
他们首先到变电站间隔出线处,用“摇表”对35千伏碧紫线进行摇测,发现线路连通正常,但考虑到能引起主变跳闸的线路故障一定很严重,向主任现场汇报调度后,立即把抢修人员分成两组,4个人一组分别从线路的两头展开巡检工作。
35千伏碧紫线是晴隆县南部大厂镇境内110千伏碧康变架向紫马乡35千伏紫马变的主要输电枢纽,这条线路共计36组杆塔,总长13公里。因线路走向横跨深山野岭,加之现在是草木生长高峰期盛夏时节,山间巡线小道都已被草木覆盖,给抢修人员巡线带来了难度,但为了尽快查处线路故障,及时恢复一方用户供电,线路所向主任带领大家,拿着一把镰刀在前面开道,一边斩棘刺,一边沿着35千伏线路的走向,对每基杆塔进行上杆巡检,他们查横担、查瓷瓶、查拉线,几个人轮流上,几个回合下来,全体抢修人员身上都雨衣渐渐都被磨破,大家依然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到中午12点,2个组抢修队共计完成了对15余组杆塔的巡检工作,但没有发现故障点。
“中午我们就不回镇上吃饭了,可能对面的山坡上就是故障点了.....”抢修人员黄元虎一边脱下被磨破的雨衣一边跟大家队友说着。
“好,来回跑也很浪费时间!”队员易波一边从干粮袋里拿出3袋方便面(干粮)分发给大家一边回答道。
“那我们继续吧,一定要尽快找出故障点,及时抢修出来,不能让我们的线路停电过夜,不能让用户在汛期长时间没电用.......”向兴宏主任理一理肩上背着的登高板边走边说。
直到下午16点40分左右,1组抢修队人员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发现前面10号杆塔(三连杆)有4根拉线断挂在杆塔上,当时抢修队员还以为拉线可能被人为损害了,大家纷纷打起了精神,加快了步伐,赶到10三连杆塔前,对掉在地上的4根拉线断头处进行检查,同时安排蹬杆人员上杆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悬挂在杆上的4根拉线也都长一米左右,另外还有一根拉线也严重断股,95的钢绞拉线就只剩下2股了支撑挂着。大家对现场的线头进行观察又发现,每根拉线的接头都似乎被电焊凝固过的一样,地上还发现有很多被熔化的铁颗粒。经过大家现场会诊,并电话向电力专家咨询,排除了人为损害的可能,最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拉线被雷电横截击断,使整条线路对地短路,导致主变开关越级跳闸。
确认故障原因后,2组抢修人员集结到了一起,立即调配线材工具到现场,展开对5根受损拉线进行更换修复工作,为了能赶在天色全黑前完成抢修工作,他们又把原有的2组人马分成安装组、监护组、照明组、蹬杆操作组4组,通过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努力奋战,在深山野岭中摸爬整整12个小时之后,于当晚19点10分,圆满完成对5条拉线的抢修工作,排除了线路故障,第一时间恢复了供电。
看到山脚下的村寨电灯亮起时,大家才开始收拾工具器返回。一路上,他们踏着夜色,遥望深山里的万家灯火,大家即兴高声齐唱《打靶归来》,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把胜利的歌声和微笑带回了温柔家。
“我们在电力战线上工作已经20多年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同组杆塔的5根拉线会同时被雷齐齐的横截击断,真是出乎意料,折腾了我们一整天......”晴隆供电局线路管理所主任向兴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
5月22日凌晨1点的一场暴雷雨中,晴隆县110千伏碧康变电站值班人员发现35千伏碧紫线有故障信号反馈,在值班员准备上报调度的同时,主变开关突然越级跳闸了,后经过对该变电站的一、二次侧作全面巡视检查均无发现异常。但能导致主变越级跳闸的就不会是一般的线路、设备故障了,当时雷雨还在持续加大,鉴于电力运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在故障未查明,未排除之前,是不允许作强送电操作的。
直到凌晨7点,雷雨小了以后,晴隆供电局输电线路管理所主任向兴宏带领7个队员,穿着雨衣,背着安全工具器就出发了。
他们首先到变电站间隔出线处,用“摇表”对35千伏碧紫线进行摇测,发现线路连通正常,但考虑到能引起主变跳闸的线路故障一定很严重,向主任现场汇报调度后,立即把抢修人员分成两组,4个人一组分别从线路的两头展开巡检工作。
35千伏碧紫线是晴隆县南部大厂镇境内110千伏碧康变架向紫马乡35千伏紫马变的主要输电枢纽,这条线路共计36组杆塔,总长13公里。因线路走向横跨深山野岭,加之现在是草木生长高峰期盛夏时节,山间巡线小道都已被草木覆盖,给抢修人员巡线带来了难度,但为了尽快查处线路故障,及时恢复一方用户供电,线路所向主任带领大家,拿着一把镰刀在前面开道,一边斩棘刺,一边沿着35千伏线路的走向,对每基杆塔进行上杆巡检,他们查横担、查瓷瓶、查拉线,几个人轮流上,几个回合下来,全体抢修人员身上都雨衣渐渐都被磨破,大家依然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到中午12点,2个组抢修队共计完成了对15余组杆塔的巡检工作,但没有发现故障点。
“中午我们就不回镇上吃饭了,可能对面的山坡上就是故障点了.....”抢修人员黄元虎一边脱下被磨破的雨衣一边跟大家队友说着。
“好,来回跑也很浪费时间!”队员易波一边从干粮袋里拿出3袋方便面(干粮)分发给大家一边回答道。
“那我们继续吧,一定要尽快找出故障点,及时抢修出来,不能让我们的线路停电过夜,不能让用户在汛期长时间没电用.......”向兴宏主任理一理肩上背着的登高板边走边说。
直到下午16点40分左右,1组抢修队人员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发现前面10号杆塔(三连杆)有4根拉线断挂在杆塔上,当时抢修队员还以为拉线可能被人为损害了,大家纷纷打起了精神,加快了步伐,赶到10三连杆塔前,对掉在地上的4根拉线断头处进行检查,同时安排蹬杆人员上杆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悬挂在杆上的4根拉线也都长一米左右,另外还有一根拉线也严重断股,95的钢绞拉线就只剩下2股了支撑挂着。大家对现场的线头进行观察又发现,每根拉线的接头都似乎被电焊凝固过的一样,地上还发现有很多被熔化的铁颗粒。经过大家现场会诊,并电话向电力专家咨询,排除了人为损害的可能,最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拉线被雷电横截击断,使整条线路对地短路,导致主变开关越级跳闸。
确认故障原因后,2组抢修人员集结到了一起,立即调配线材工具到现场,展开对5根受损拉线进行更换修复工作,为了能赶在天色全黑前完成抢修工作,他们又把原有的2组人马分成安装组、监护组、照明组、蹬杆操作组4组,通过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努力奋战,在深山野岭中摸爬整整12个小时之后,于当晚19点10分,圆满完成对5条拉线的抢修工作,排除了线路故障,第一时间恢复了供电。
看到山脚下的村寨电灯亮起时,大家才开始收拾工具器返回。一路上,他们踏着夜色,遥望深山里的万家灯火,大家即兴高声齐唱《打靶归来》,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把胜利的歌声和微笑带回了温柔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