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高原40春--写在榆林供电局成立40周年之际
2012-05-10 10:38:58 来源:高天宇
A-
A+
电力18讯: 40年风雨兼程,40年春华秋实。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企业,40年是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翻开厚重的榆电史,有许多值得铭记的先辈,有许多需要镌刻的瞬间。让我们一同走进榆林电力,缅怀那些充满奋斗激情、洒满艰辛汗水的岁月,感受榆电波澜壮阔的40年。
40年风雨铸辉煌
1972年5月10日榆林地区电业局成立。今天,榆林电力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榆电人以智慧创奇迹,以汗水竞风流,肩负使命奋力前行,用如椽巨笔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砥砺奋进快速崛起的40年。刚刚诞生的榆林地区电业局仅有的家底是榆林火电厂2台机组/2500千瓦,从电厂到红石峡10公里10千伏线路,榆林供电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上拼搏奋进、不断跨越的发展之路。
1973年建成第一条35KV线路-东白线;1974年建成第一条110KV线路--天神线;1975年建成第一座35KV变电站--石马洼变电站、第一座110KV变电站-神木变电站。
1977年9月1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载入榆电史册的日子,天桥水电站向榆林送电,天-神-榆110KV线路投运,榆、神、府、米、横实现联网供电。翌年,5县及神木、府谷、米脂电厂划归榆林地区电业局,全区结束了以县为区域、分散供电的局面,初步形成榆林电网的基本构架。
2007年4月20日,初夏的榆林风和日丽、繁花似锦、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榆林供电局召开电网跨越式发展动员大会,27亿元投资拉开了"十一五"电网跨越发展的序幕。2009年4月15日,榆林供电局第100座变电站-110KV沙河变投运。
2010年底,"十一五"电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成110KV变电站47座、35KV变电站4座。与"十五"末相比,变电站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供电能力实现了4个翻番,4年奋战再造了一个新的榆林电网。
这些历史片段,共同谱写了榆林电网创业奋进、跨越发展的宏篇巨章。今日之榆林供电局,已经发展成为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各类客户66.6万户,固定资产44.71亿元,年售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今日之榆林电网,管理运行121座变电站、调管43座水火电厂,供电能力4581MVA。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从区域孤立运行的小网到开放灵活的大网,背后蕴藏着是榆林电力的创业的艰难,折射出榆电人勇于进取、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胆识和智慧。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的40年。40年来,榆林电力体制从地方到行业几度变革、几经曲折。1972年,成立初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电业管理局,下管榆林火电厂。1978年,榆、神、府、米、横5县电业局及神木、府谷、米脂电厂交电业局统一管理,更名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电业局。1981年佳县电力局纳入网内管理。1982年电业局归西北电管局管理,易名榆林供电局。1989年3月1日,榆林供电局和所属6县电力局移交陕西省农电局管理。1997年底,榆林地区12县电力局全部划榆林供电局统一管理,区网实现统一调度。
2008年,为了建立现代公司体制、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榆林供电局改制为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并自上而下进行了公司化改制,通过变革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使体制更加合理,机制更加灵活,责权清晰,活力迸发。同时开展了以标准化内容的一流供电企业创建,一流创建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管理阶段。
多年来,榆林分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其中无功优化分析、稳控技术、接地告警装置、地表沉降研究等项目获省级科技创新奖。线路稳控、GPS线路巡检、35KV线路故障定位、故障录波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升了电网的科技含量。近年来,以把目光投向电网技术的最前沿--智能化电网,以创新推动着电网从传统技术领域向现代化迈进:
第一座无人值变--张家沟变电站
第一个户内变电站--沙河变
第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石马洼变电站
一流的市级调度--国内先进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预测、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自动电压控制、网络分析、调度计划等高级功能,为电网智能调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走进榆林电网调度中心,宽大的屏幕上电网结构清晰可见:121座变电站, 48座电厂,与236条高压线路相联,构成了与榆林市"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布局相匹配的主网架,支撑着榆林现代能源化工基地的崛起。
倾心服务温暖人心的40年。40年前,榆林供电局诞生于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40年来不管体制如何变化,她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践行着榆林电力为榆林的服务宗旨。
1992年,为实现全区村村通电的宏愿,榆林供电局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从1993年12月米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到1999年全市5855个行政村全部通电整整8年。
1998年,榆林供电局紧紧抓住"两改一同价"的历史机遇,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农网改造,历时8年完成投资24.14亿元,新建110KV变电站17座,35KV变电站20座,农网改造率达到83%。
2007年以来5年,榆林电力分公司投资11.8亿元,实施农网完善、和谐电力进农户、太阳-太阳工程,消灭了无电村、户,农网改造面达到92%,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8年通电、8年网改、5年完善,榆电人把足迹踏遍了榆林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村村通、户户通。让300万人口告别"磨面靠牛,点灯靠油、吃水下沟"的历史,为广大农村打开了致富门、拓宽了小康路,让千家万户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党的阳光和温暖。
在发展过程中,榆林供电局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推出服务新举措:热线96789-用心倾听客户的声音;客服中心--精心构建服务网络;满意站所--竭力打造最优的形象;建成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榆阳新农村电气化县、中国最美金牌供电所--榆阳区城关供电所、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总工人先锋号--送电处第一保线站、全国巾帼文明岗--西沙变电站。
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赞誉:近年来屡获市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百强企业、市行风免评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勇担责任无私奉献的40年。40年来,榆电人有情有爱、无私无畏,在一次次艰难险峻的考验面前,始终以高度彰显的责任感践行光明使命,把深沉壮阔的大爱送给危难中的人们:98年抗洪,榆电人慷慨解囊,一次捐款47万元,是榆林市个人捐款最多的单位; 2008年初,一场50年罕见的大雪侵袭大半个中国,电网经历着最严竣的考验,许多地区断电断水陷入黑暗之中。榆电人卧冰雪、斗严寒,冒着零下30度的寒冷抢修架线,以坚韧的毅力捍卫了电网安全,在罕见的雪灾中创造了安全供电的奇迹。也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榆电人紧急捐款63万元,并组织电力抢险队奔赴余震不断的汉中、宝鸡抢修受损电力设施。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在成立40周年之际,回望榆电40年非凡的开拓之旅和创业辉煌,缅怀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榆电人创造了70天建成一座110KV变电站的奇迹,创造了1年投运10座110KV变电站的新记录、实现了4年超过40年的跨越式发展。40年里,一代代榆电人为之拼搏奉献、为之夙兴夜寐、为之披肝沥胆,有村村通电时的奔走相告、彻夜难眠;有奔赴抢险一线的铮铮誓言、意气风发;有扶危济困的侠骨柔肠、慷慨解囊。2012年5月4日,网内1条最长的线路建成投运,强大的电流通向一个现代化新兴产业园,在合闸的那一瞬,那些为了工程累白了头、累弯了腰的建设者们忘情地拥抱着,紧紧地把手握在一起,热泪洒在这片流血流汗的土地上,那种激动与喜悦是局外人无法体味的。榆电人用真情智慧,用理想信念,点亮万家灯火,树起了座座丰碑,连结起塞上榆林的富裕、希望和文明。
在我们深情的回望中,榆林电力走向了一个新的征程。
30强蓝图启新程
未来10年是榆林强势奋进、赶超进位、全面推进现代化的10年。榆林电力分公司没有停留于昔日的辉煌,而是以独特的发展思路和广阔的视野绘就了发展的新蓝图-《跨入全国市级供电企业30强规划》:"十二五"末,公司规模效益位列省内同行业领先、全国地市级供电企业30强行列。这张蓝图是榆林电力改革与发展的蓝图,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实施五大战略:电网建设升级战略、同业对标推动战略、市场开发转型战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企业文化助动战略。大思路、大手笔将引领榆电走上新的征程、铸就新的辉煌。
初夏的塞上高原,群山苍翠田野丰腴,座座铁塔矗立长城内外,条条银线穿梭丘陵草滩,万家灯火镶嵌在城乡之间。暮色苍茫间驻足静立回首,随着岁月的变迁,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要将归于平淡,我们这些人,我们所做的工作,将慢慢被人们所遗忘。但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一定会永远载入榆林电力发展的史册!
在成立4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福充满希望的榆林电力分公司!
40年风雨铸辉煌
1972年5月10日榆林地区电业局成立。今天,榆林电力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榆电人以智慧创奇迹,以汗水竞风流,肩负使命奋力前行,用如椽巨笔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砥砺奋进快速崛起的40年。刚刚诞生的榆林地区电业局仅有的家底是榆林火电厂2台机组/2500千瓦,从电厂到红石峡10公里10千伏线路,榆林供电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上拼搏奋进、不断跨越的发展之路。
1973年建成第一条35KV线路-东白线;1974年建成第一条110KV线路--天神线;1975年建成第一座35KV变电站--石马洼变电站、第一座110KV变电站-神木变电站。
1977年9月1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载入榆电史册的日子,天桥水电站向榆林送电,天-神-榆110KV线路投运,榆、神、府、米、横实现联网供电。翌年,5县及神木、府谷、米脂电厂划归榆林地区电业局,全区结束了以县为区域、分散供电的局面,初步形成榆林电网的基本构架。
2007年4月20日,初夏的榆林风和日丽、繁花似锦、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榆林供电局召开电网跨越式发展动员大会,27亿元投资拉开了"十一五"电网跨越发展的序幕。2009年4月15日,榆林供电局第100座变电站-110KV沙河变投运。
2010年底,"十一五"电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成110KV变电站47座、35KV变电站4座。与"十五"末相比,变电站数、变电容量、线路长度、供电能力实现了4个翻番,4年奋战再造了一个新的榆林电网。
这些历史片段,共同谱写了榆林电网创业奋进、跨越发展的宏篇巨章。今日之榆林供电局,已经发展成为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各类客户66.6万户,固定资产44.71亿元,年售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今日之榆林电网,管理运行121座变电站、调管43座水火电厂,供电能力4581MVA。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从区域孤立运行的小网到开放灵活的大网,背后蕴藏着是榆林电力的创业的艰难,折射出榆电人勇于进取、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胆识和智慧。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的40年。40年来,榆林电力体制从地方到行业几度变革、几经曲折。1972年,成立初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电业管理局,下管榆林火电厂。1978年,榆、神、府、米、横5县电业局及神木、府谷、米脂电厂交电业局统一管理,更名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电业局。1981年佳县电力局纳入网内管理。1982年电业局归西北电管局管理,易名榆林供电局。1989年3月1日,榆林供电局和所属6县电力局移交陕西省农电局管理。1997年底,榆林地区12县电力局全部划榆林供电局统一管理,区网实现统一调度。
2008年,为了建立现代公司体制、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榆林供电局改制为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并自上而下进行了公司化改制,通过变革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使体制更加合理,机制更加灵活,责权清晰,活力迸发。同时开展了以标准化内容的一流供电企业创建,一流创建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管理阶段。
多年来,榆林分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其中无功优化分析、稳控技术、接地告警装置、地表沉降研究等项目获省级科技创新奖。线路稳控、GPS线路巡检、35KV线路故障定位、故障录波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升了电网的科技含量。近年来,以把目光投向电网技术的最前沿--智能化电网,以创新推动着电网从传统技术领域向现代化迈进:
第一座无人值变--张家沟变电站
第一个户内变电站--沙河变
第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石马洼变电站
一流的市级调度--国内先进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预测、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自动电压控制、网络分析、调度计划等高级功能,为电网智能调度提供了技术平台。
走进榆林电网调度中心,宽大的屏幕上电网结构清晰可见:121座变电站, 48座电厂,与236条高压线路相联,构成了与榆林市"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布局相匹配的主网架,支撑着榆林现代能源化工基地的崛起。
倾心服务温暖人心的40年。40年前,榆林供电局诞生于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40年来不管体制如何变化,她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践行着榆林电力为榆林的服务宗旨。
1992年,为实现全区村村通电的宏愿,榆林供电局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从1993年12月米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到1999年全市5855个行政村全部通电整整8年。
1998年,榆林供电局紧紧抓住"两改一同价"的历史机遇,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农网改造,历时8年完成投资24.14亿元,新建110KV变电站17座,35KV变电站20座,农网改造率达到83%。
2007年以来5年,榆林电力分公司投资11.8亿元,实施农网完善、和谐电力进农户、太阳-太阳工程,消灭了无电村、户,农网改造面达到92%,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8年通电、8年网改、5年完善,榆电人把足迹踏遍了榆林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村村通、户户通。让300万人口告别"磨面靠牛,点灯靠油、吃水下沟"的历史,为广大农村打开了致富门、拓宽了小康路,让千家万户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党的阳光和温暖。
在发展过程中,榆林供电局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推出服务新举措:热线96789-用心倾听客户的声音;客服中心--精心构建服务网络;满意站所--竭力打造最优的形象;建成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榆阳新农村电气化县、中国最美金牌供电所--榆阳区城关供电所、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总工人先锋号--送电处第一保线站、全国巾帼文明岗--西沙变电站。
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赞誉:近年来屡获市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百强企业、市行风免评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勇担责任无私奉献的40年。40年来,榆电人有情有爱、无私无畏,在一次次艰难险峻的考验面前,始终以高度彰显的责任感践行光明使命,把深沉壮阔的大爱送给危难中的人们:98年抗洪,榆电人慷慨解囊,一次捐款47万元,是榆林市个人捐款最多的单位; 2008年初,一场50年罕见的大雪侵袭大半个中国,电网经历着最严竣的考验,许多地区断电断水陷入黑暗之中。榆电人卧冰雪、斗严寒,冒着零下30度的寒冷抢修架线,以坚韧的毅力捍卫了电网安全,在罕见的雪灾中创造了安全供电的奇迹。也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榆电人紧急捐款63万元,并组织电力抢险队奔赴余震不断的汉中、宝鸡抢修受损电力设施。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在成立40周年之际,回望榆电40年非凡的开拓之旅和创业辉煌,缅怀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榆电人创造了70天建成一座110KV变电站的奇迹,创造了1年投运10座110KV变电站的新记录、实现了4年超过40年的跨越式发展。40年里,一代代榆电人为之拼搏奉献、为之夙兴夜寐、为之披肝沥胆,有村村通电时的奔走相告、彻夜难眠;有奔赴抢险一线的铮铮誓言、意气风发;有扶危济困的侠骨柔肠、慷慨解囊。2012年5月4日,网内1条最长的线路建成投运,强大的电流通向一个现代化新兴产业园,在合闸的那一瞬,那些为了工程累白了头、累弯了腰的建设者们忘情地拥抱着,紧紧地把手握在一起,热泪洒在这片流血流汗的土地上,那种激动与喜悦是局外人无法体味的。榆电人用真情智慧,用理想信念,点亮万家灯火,树起了座座丰碑,连结起塞上榆林的富裕、希望和文明。
在我们深情的回望中,榆林电力走向了一个新的征程。
30强蓝图启新程
未来10年是榆林强势奋进、赶超进位、全面推进现代化的10年。榆林电力分公司没有停留于昔日的辉煌,而是以独特的发展思路和广阔的视野绘就了发展的新蓝图-《跨入全国市级供电企业30强规划》:"十二五"末,公司规模效益位列省内同行业领先、全国地市级供电企业30强行列。这张蓝图是榆林电力改革与发展的蓝图,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实施五大战略:电网建设升级战略、同业对标推动战略、市场开发转型战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企业文化助动战略。大思路、大手笔将引领榆电走上新的征程、铸就新的辉煌。
初夏的塞上高原,群山苍翠田野丰腴,座座铁塔矗立长城内外,条条银线穿梭丘陵草滩,万家灯火镶嵌在城乡之间。暮色苍茫间驻足静立回首,随着岁月的变迁,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要将归于平淡,我们这些人,我们所做的工作,将慢慢被人们所遗忘。但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一定会永远载入榆林电力发展的史册!
在成立4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福充满希望的榆林电力分公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